3月23日,武汉市江夏灵山生态文化旅游区“矿花苑”景区一期工程试运营。图为景区核心区。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朱熙勇 摄)
3月23日,武汉市江夏灵山生态文化旅游区“矿花苑”景区一期工程试运营。一期灵山矿坑公园建设面积约700亩,重点打造灵岭寻梅、荷塘月色、层林尽染、樱园春晓、丛林叠翠、湿地惊鸿等生态景点。这是武汉市破损山体生态修复的又一成功案例。
据悉,武汉是“百山之市”,有大大小小466座山体(系),山体面积占市域面积9.04%。但从上世纪90年代起,因过度开山采矿、采石取土,有约20%的山体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不少青山满目疮痍、面目全非。
2013年至今,武汉市持续投入,对全市破损山体进行生态修复。修复规模、效果及范围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均居首位。
记者在“矿花苑”景区看到,落差40多米的瀑布倾泻而下,山水呼应,空气清新。
上世纪50年代末,灵山石材质量好,武汉水泥厂在这里开设采石厂。此后30多年,灵山聚集20多家采石厂,大部分村民“靠山吃山”,灵山成了“灰山”,空气中弥漫着灰尘。
2014年灵山周边所有采石厂全部关停。2019年,灵山山体修复工程启动,目前一期工程进入试运营阶段。2021年8月,二期治理工程已启动,预期2022年9月二期治理工程完工。2023年底,灵山生态文化旅游区将全部建成。
据悉,结合乡村振兴方略,灵山矿周边乡村采取一湾一景、一湾一业、一湾一念的理念发展。与景观再造相融合,周边村湾乡士建筑保留湖北乡村民居典型特征;结合实际,发展定制农业、生态养殖、果蔬采摘等,打造矿业文化、渔业文化、农耕文化、稻田文化等,让游客留下念想,记得乡愁。(湖北日报 记者汤炜玮、通讯员王夫之、田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