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县域剧种,阳新采茶戏近年频频跨出幕阜山:2019年,阳新采茶剧团凭《腊米树下》斩获全国优秀小戏小品展优秀参演剧目奖、优秀导演奖等4项大奖,2020年,其展演新剧《龙港秋夜》也摘得湖北省屈原文艺奖……
与许多或囿于当地,或走向式微,或艰难维持的小剧种相比,阳新采茶戏为何能屡屡“破圈”?近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山茶花”熬过苦冬
“一杯酒敬给我的梁兄,表一表兄弟离别情……”11月8日,阳新采茶戏传承中心,演员们正在练习《梁祝》选段。台下,剧团团长、省级非遗传承人费丽君不时给予指导。
阳新采茶戏脱胎于采茶歌,并于明清时期糅合当地花灯调和黄梅采茶戏的特色,另辟一门,至今传承已逾两百年。
“上个月,作为湖北省唯一代表,我们刚受邀参加第二届中国采茶戏汇演。”费丽君回忆,自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阳新采茶戏走进了上海世博会,也登上了央视戏曲春晚。
对她而言,即便有如今的成功,剧团昔日的举步维艰仿佛仍在眼前。
“80年代我刚入团时,一个月工资只有30多元,根本满足不了日常开销。”费丽君说,剧团经常要到不通公路的乡镇演出,演员常常要带着戏服和道具徒步走几十里地,“早出晚归,很难兼顾家庭”。
微薄的待遇最终令不少人选择出走,人才断层的问题也因此持续困扰着剧团,“这30多年,我们招了不下100名演员,最终留下的不过五六个”。
近年来阳新采茶戏的发展境遇发生了巨大变化:2015年,阳新建起采茶戏传承中心,剧团的排练、演出有了专属舞台;2017年,演员全部纳入财政供养,不用再为生计发愁。
“目前共有49名在编成员,临时工12人,以80后、90后为主。”费丽君介绍,剧团正着力为年轻演员提供广阔天地。
抓住了青年就得到了未来
传统地方戏剧依然沿袭“师徒制”,培养周期长、规模小,而当下它的人才梯队构建又是等不起、慢不得。如何让年轻演员接好这一棒?
“扩大选材队伍是当务之急。”费丽君介绍,阳新采茶戏传承艺术学校于2012年挂牌招生。同时,阳新县委、县政府现在也会每十年给阳新采茶戏传承中心30个财政编制,用以吸引学员加入。
17岁的明政文是团里的学员,也是今年剧团大戏《富川霜叶红》的男主角。
“团里的领导、老师很关照我们,对我们的期望也很高。”明政文说,人生第一次登台就是演大剧、做主角,心理负担本来很重,但在排练中,前辈们的悉心指点和不断鼓励,帮助他逐渐克服了身形上的懈怠,唱腔也被打磨得富含韵味。
2017年,他与29名同学踏入黄冈艺校阳新采茶戏班,开启戏曲生涯。在长达5年的培训中,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既要打磨唱念做打等戏曲基本功,还要修习文化课。另外的学员则专门学习中阮、琵琶等传统乐器,服务未来的剧目配乐。
而同在《富川霜叶红》中出演的“90后”程聪,已成长为剧团的中坚力量。她在2007年正式入团,并已在《恩仇记》《莲花湖畔》等经典大戏中担纲主演,舞台经历丰富。
“阳新采茶剧团一向注重对年轻人的培养。”程聪说,即便不再登台,剧团内老一辈的戏曲人才仍然坚持向团里的年轻演员授课,无私提供技术支持,并在事业发展上为他们指路引航。
小戏走上大学讲台
“对任何剧种来说,有观众,才会有活力。”阳新采茶剧团作曲李文斌说,阳新采茶戏成型晚,限制较少,历史上也从其它剧种引入了许多经典剧目,并在此基础上塑造出了自己的特点。
面对新时代的冲击,阳新采茶戏依旧“腾挪自如”——
音乐上,针对当下年轻观众的口味,引入现代音乐元素,在传统的四大声腔以外,拓展了节奏、强弱上的变化;视觉上,灯光、舞美等均按舞台大剧要求落地;创作上,由编剧、导演等8人组成的专业团队,已为观众奉上《龙港秋夜》《富川霜叶红》等原创佳作。
如此贴近现代审美,会否剥离阳新采茶戏的经典内核?
李文斌认为,阳新采茶戏的发展,不仅要保留“三十二大本、七十二小曲”的历史精华,也要在追求精品化的同时,拥抱观众的需求。“从10月开始到年底,剧团将开展送戏下基层活动100多场,给老百姓表演他们爱看的戏。”
舞台之外,阳新采茶戏也随“戏曲进校园”活动深入全县300多所学校,并在湖北师范大学和湖北理工学院开设了阳新采茶戏课堂;短视频平台上,各类唱段表演层出不穷,互动丰富,民间大号的粉丝不在少数。
“现在全县大小剧团有七、八十个,群众基础非常好。未来剧团将与阳新县融媒体中心合作,在各平台上推介阳新采茶戏,让地方小戏种登上更大的舞台!”费丽君说。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马文俊 通讯员 易相志 刘纯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