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晚,第十七届中国戏剧节闭幕。本届戏剧节期间,有来自全国23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31台剧目登台展演,涵盖京剧、昆剧、评剧等14个戏曲剧种及话剧、歌剧、儿童剧等,让江城市民大饱眼福。
连续多天,武汉市民李先生“赶场”观演,意犹未尽。“从戏剧节的展演剧目中,我真切感受到时代脉搏。”
湖北精品剧目闪耀戏剧节
“识别带,牺牲带,戴在儿身盼归来。壮士去兮英名在,条条连着娘心怀。”10月11日,湖北省京剧院现代京剧《连心带》作为第十七届中国戏剧节入选剧目,在京韵大舞台精彩上演。
《连心带》采用浪漫主义的手法,热情讴歌了以黄菊英为代表的湘鄂赣人民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的巨大牺牲。该剧自2019年初开始筹备创作,编剧多次赴湖北通山县、崇阳县、通城县等地采风。这部作品用逼真大气的舞台场景、细腻入微的人物刻画、扣人心弦的唱词唱腔再现当年红军英勇感人故事;湖北民歌与京剧唱腔巧妙结合,以声传情,依情化腔,气势磅礴,旋律激昂;现代舞蹈、令人震撼的声光电音效,以及表现红军战场厮杀时的精彩武戏,让观众大呼过瘾。
本届戏剧节中,一系列湖北精品剧目成为闪耀舞台的明珠。
由武汉楚剧院创排的现代楚剧《向警予》,由著名剧作家赵瑞泰改编,梅花奖、文华奖获得者夏青玲主演,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唯一的女创始人、第一任中央妇女部长向警予追求理想、忠于信仰、至死不渝的革命精神和高尚品格。
由武汉京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创作的京剧《母亲》,讲述了“小脚母亲”葛健豪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将一生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的感人故事。
红色基因,穿越历史,传承至今。
武汉人民艺术剧院创作演出的话剧《逆行》,通过武汉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刘宇先和他的老师江凌云以及外卖小哥陈汉生三家人在疫情中的情感纠葛,全景展现武汉人民在抗疫中的巨大付出和牺牲,以“突如其来”“未雨绸缪”“抢救生命”“全民抗疫”“全国驰援”“迎接曙光”等震撼人心的戏剧情节,诠释出生命的价值和不认输的奋战精神。
各地名剧荟萃诠释家国情怀
本届戏剧节,除了湖北剧目闪耀,各地名剧也群英荟萃,共同诠释家国情怀。
20日晚,由广东省话剧院有限公司出品的话剧《深海》再次来到黄旭华的工作地武汉,在琴台大剧院亮相第十七届中国戏剧节。该剧由著名剧作家周振天、陈萱编剧,著名导演黄定山执导,“梅花奖”获得者杨春荣、国家一级演员鞠月斌领衔主演,讲述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为国离家30年,潜心攻关60年的感人事迹。
2小时的演出结束后,随着灯光渐渐亮起,人们惊喜地发现,黄旭华院士正坐在观众席中,默默地为正在谢幕的演员们鼓掌。观众们纷纷站起身来,用掌声向黄旭华院士致敬,簇拥着他的轮椅缓缓离开剧场。
由湖南省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创作的湖南花鼓戏《蔡坤山耕田》,作为湖南省唯一入选本次戏剧节的作品亮相武汉。在革命题材满台生辉的当下,作为湖南省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近年来精心打造的首部新编古装“喜剧”,《蔡坤山耕田》成为大家关注亮点之一。
“岛在国土就在,楝树花开红旗飘。”现实题材京剧《楝树花》在汉亮相第十七届中国戏剧节。130分钟的剧目,“唱、念、做、舞”兼备,生旦净丑行当齐全,讲述了江苏省灌云县开山岛民兵哨所原所长王继才和妻子王仕花驻卫黄海前哨开山岛32年的故事。
齐齐哈尔市话剧团大型原创话剧《卜奎风云》,以齐齐哈尔两次遭遇外敌入侵、两次奋起抗争的真实历史为背景,展现了1900年庚子之变、寿山将军赴死、俄军进城、“九一八事变”、马占山江桥抗战、日寇入侵等30年间卜奎老城里发生的故事。
更多是艺术观点的碰撞
本届戏剧节开幕以来,不仅成为全国优秀剧目的展演舞台,也成为戏剧理论研讨的交流平台。
10月15日,构建中国戏剧导演体系——第十七届中国戏剧节·中国戏剧导演艺术高峰论坛,在武汉举办。任鸣、王晓鹰等数十位戏剧导演艺术家、戏剧评论家参加论坛,近百名涉及编剧、导演、音乐、舞美、评论、院团管理等各个领域的一线骨干戏剧工作者聆听了论坛研讨。
舞台上的人物有点缺点就成了“突破”,这种现象如何克服?如何破解作品不丰富、不深刻,没想象力、没感染力的难题?与会导演艺术家围绕“戏剧的本质与当代导演实践观”进行主题发言,围绕“戏剧与时代·剧场与观众”“当代戏剧导演的创作意识与追求”进行交流对谈。
10月19日,“守正·创新——第十七届中国戏剧节·中国戏剧表演艺术高峰论坛”在武汉举行。多个领域的艺术家、专家、学者在汉纵论戏剧艺术的守正与创新。
武汉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本届中国戏剧节在汉成功举办,展示出了全国各地戏剧艺术的魅力,希望这场艺术盛宴能继续传承发扬中国戏剧。(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严芳婷 通讯员 武文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