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版《洪湖赤卫队》首演现场
9月25日,作为第四届“湖北艺术节”特邀重头剧目,湖北省歌剧舞剧院带着这部民族歌剧经典进入汉秀剧场。
当《洪湖赤卫队》遇见这个比传统剧场空间大足足三倍的秀场时,现场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
演了63年,把“洪湖水浪打浪”唱到了世界各地的《洪湖赤卫队》再迎新篇。
现场
63年来首度泛舟水上
25日下午,时长两个多小时的《洪湖赤卫队》赢得观众多次掌声。极目新闻记者现场统计发现,除了谢幕和该剧经典的歌咏段落,掌声主要为三个片段响起——特技演员从27米高空速降还原“神兵天降”情景;“韩英”泛舟“洪湖水面”唱响《洪湖水浪打浪》的段落;赤卫队队员返回彭家墩、击毙朝着芦苇荡逃窜的彭霸天的一幕。
掌声响起,是基于“科技版”《洪湖赤卫队》赋予观众的全新感官体验——
在洪湖赤卫队传统剧场版中,“神兵天降”的情节是运用写意手法来展示赤卫队队员趁黑夜翻进院墙,到了“科技版”,4名赤卫队队员依靠威亚真正从天而降;
《洪湖水浪打浪》唱响部分,以前是运用云幕造出“波浪”的感觉,演员在舞台上靠步伐穿行;汉秀“科技版”借助汉秀水舞台,63年来首次让“泛舟”成为真实场景:渔家汉子如飞鱼一样跃入水中,小船荡漾水面,从湖中采来的荷花映着赤卫队员的笑脸,“清早船儿去呀去撒网,晚上回来鱼满舱”的画面跃然台上。
不一样的感受还有大片芦苇丛营造出的“洪湖岸边是家乡”的地域特色,而眼尖的观众也能看到隐身芦苇丛后的交响乐团与民乐乐团——据悉,这也是《洪湖赤卫队》首度将乐团从舞台下方的乐池转移到舞台之上;而民族管弦首度以乐团方式加盟演奏,与交响乐团一起丰富了“科技版”《洪湖赤卫队》的配乐。
幕后
女主角需要狂奔绕场大半圈
但同时,比传统舞台大上三倍的“科技版”舞台,给演员们带来了新的挑战。
首演结束后,《洪湖赤卫队》女主角、第四代“韩英”扮演者马娅琴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因为汉秀剧场的空间实在太大,所以她从声线控制、体能储备和表演细节上都做了调整。
马娅琴提到,“在传统剧场,前几排的观众能看到演员的表情,但这个剧场第一排也未必能看见。”她说,空间的巨大,让《洪湖赤卫队》真正回到了歌剧范畴,“只能靠声音表现力去还原故事、传递情感,这对我们如何运用嗓子,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考验的还有体能。在传统舞台上,《洪湖水浪打浪》唱响前,“韩英”只需要从后台左侧穿到右侧再出场演唱,直线距离最多不过二十米。但在汉秀,“韩英”需要从主舞台转移到水舞台再泛舟出场,而这中间的距离几乎要绕汉秀剧场半圈,至少有几百米,“给我做准备的音乐时长只有那么长,我只能边跑边换衣服,一口气不歇紧接着上船开唱,挑战还是挺大的。”(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张聪 通讯员 鄂文旅 刘晨 摄影: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萧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