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独臂村医”王文艮:随叫随到的“120”

A-   A+
发表时间:2021-09-22 14:18    来源:湖北文明网

  

出诊路上的王文艮。(视界网 邹斌 摄)

  阅读提要

  57岁的随县厉山镇东方村村医王文艮,因患骨癌截去右臂,仅靠左臂打针行医,为方圆14平方公里内889户3112名乡亲守护健康。 

  33年巡医路,他累计出诊行程超8万公里,日均行程7公里,骑坏12辆自行车,用坏4个医药箱。

  “王医生,随叫随到。”“他是我们的‘120’。”百姓交口称赞。

  两腿夹稳输液瓶,用牙撕开输液管袋,左手将穿刺器插入橡胶瓶口后,起身挂起输液瓶,再下蹲打针。

  这一串娴熟流畅的动作,出自随县厉山镇东方村“独臂村医”王文艮。

  57岁的他,因患骨癌截去右臂,仅靠左臂打针行医,为方圆14平方公里的889户3112名乡亲守护健康。

  33年巡医路,他日均行程7公里,出诊行程超8万公里,骑坏12辆自行车,用坏4个医药箱。

  “王医生,随叫随到。”“他是我们的‘120’。”

  9月17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赶赴东方村,跟着王文艮出诊,零距离观察这位百姓交口称赞的好村医。

  练就单手打针技术,骑坏12辆自行车

  1988年,王文艮从部队复员,放弃留城镇,回到东方村成为一名村医。

  “东方村养育了我,那里缺医少药,很多乡亲有病就在家撑着拖着,太苦了。我在部队入了党,还是卫生员,村民需要村医,我有这个技术,应该回报乡亲。”这是他朴实的初衷。

  为方便村民看病,1990年,王文艮买了第一辆自行车。从此,村里多了一个穿白大褂迎风骑行、入户行医的身影。

  村民就医条件一天天变好,王文艮却迎来人生艰难时刻。

  1995年春,王文艮骑车出诊途中摔了一跤,一阵钻心的疼痛从右臂传来。他的第一反应是:坏了,胳膊骨折了。没想到,确诊为“成骨肉瘤”(俗称骨癌)晚期,只能截肢。 没了右臂,王文艮用左手练习穿衣、吃饭、写字等,生活可以继续,但怎么给乡亲们看病打针呢?一想到这,王文艮就很沮丧。

  信心,源于一次求助。

  1995年冬天,东方村四组的老廖已是皮肤癌晚期,疼痛难忍。他执意要儿子请王文艮去给他打针。王文艮到了后,老廖对他说:“王医生,你随便打,我信任你。”王文艮被深深感动,“这句话鼓励了我,我不能辜负乡亲们的信任。”

  一只手能完成注射动作吗?他开始在自己身上做实验。一针、两针……一天、两天……一个多月后,他能熟练地用左手打针了。

  王文艮甩着左臂,又回到村医岗位上。慢慢的,他还学会了用左手骑自行车。

  这一骑,就是30年。

  东方村由3个行政村合并而来,是厉山镇面积最大的村。有时病人多了,他一天要骑行40多公里,骑坏的自行车都有12辆。山路崎岖,他骑车摔了多少跤已记不清楚,光摔坏的医药箱就有4个。

  2019年底,在央视资助下,他换上残疾人专用电动三轮车。不到2年时间,小三轮跑坏了6个轮子。

  “独臂医生”远近闻名,邻村乡亲也找他看病

  “王医生,你来啦!”

  王文艮刚停稳车,73岁的李少华迎了出来。

  测体温、量血压、测血糖、送药……王文艮忙碌时,李少华拉着记者的手,动情地说:“我半夜12点、凌晨3点,给王医生打电话,他随叫随到。”

  83岁的甘清英是孤寡老人,前段时间收玉米摔了一跤,右臂骨折。

  王文艮上门为她打针。一见针头,甘清英突然紧张起来。“不怕,把脸转过去,一下就好。”王文艮轻声宽慰。

  “疼不疼?”打完后,王文艮问。“打完了?”甘清英一惊,转头一看嘿嘿笑,“不疼!”

  东方村老人多,留守儿童多。65岁以上老年人402人,空巢老人有60多人。

  老年患者行走不便,是王文艮重点服务对象。

  十三组的雷桂英老人,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多种疾病。每次去给老人看病,王文艮先要骑行一段距离的通村公路,然后放下自行车步行翻过一座山,才能到达老人家中。这样的送医服务,他一直坚持到前年老人去世。

  五组的程和清老人,10年前因为腰椎问题导致偏瘫,王文艮不论打雷下雨、白天黑夜,坚持上门为老人打针换药、理疗按摩,长达半年多。如今,78岁的老人能下地慢慢行走。

  外出巡诊时,王文艮的自行车前篓里,总是放着治疗感冒、炎症、肠胃等常用药,行医看病途中,方便乡亲们。

  他一边看病问诊,一边教乡亲们如何预防疾病。“管住嘴,迈开腿,心情舒畅多喝水。”“送药到手,看服到口,喝完再走。”……这些年,王文艮把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一些常见病的预防编成顺口溜,方便乡亲们记住。

  “他人随和,对病人态度又好,乡亲们喜欢找他看病。”王文艮的同事刘红梅说,“相邻的高城镇卸甲村、三清观村,附近的同心村、宇宙村、双心村的乡亲们也常来找他。”

  同心村的村民杨飞燕,口腔溃疡反复不见好,跑十几里路,专程找王医生看病。“跑十几里路真不算什么,好多人开车来找王医生看病。我父母生病,都是王医生看。”杨飞燕说。

  “病情就是命令,治病形同打仗,用药如同用兵!”王文艮说,他的手机通讯录里,存了1128个电话号码,大多是找他看病的村民。

  自己死里逃生,更要守护他人健康

  东方村九间屋卫生室位于村党群服务中心院子里,三房六室,宽敞明亮。

  卫生室共有4名医生,王文艮年龄最大,也是唯一的男性,几乎每天都是他值夜班。

  新医改中,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深入推进,王文艮又多了一项工作,为乡亲们建立健康档案。

  他和同事一起把3000多名乡亲的健康档案建了起来。档案资料在档案盒里,在电脑里,也在他心里。哪位老人有啥病,哪位小孩要打预防针,他一清二楚。

  最近,除了给村民看病,他还要动员村民去接种新冠疫苗。全村疫苗接种情况都在他的脑海里,只要碰到没有接种的村民,他就会耐心劝说。

  守护好乡亲们的健康,却没能守护好妻子的健康。

  2016年,妻子李文平前往集镇卖鸡途中,高血压导致脑出血昏倒在地,正在出诊的王文艮得知消息,深深懊悔没每天叮嘱妻子服药。“我匆忙赶去,打120抢救,人是活过来了,却落下脑中风后遗症,至今说话不清楚,走路不稳当。”王文艮说,女儿以前常埋怨他,心里只有病人,没有家人。如今,女儿成了一名医生,才懂得他的难处。

  33年行医,王文艮家中没有几件像样的家具,两间平房还是上世纪90年代建的。因为漏水严重,今年才加盖了一层。为补贴家用,王文艮还种了几亩地。

  王文艮是清贫的,也是幸运的。

  患“成骨肉瘤”晚期的病人,5年内存活率只有千分之五。县里跟他患同样病的3个人,只有他活了下来。

  王文艮说,自己死里逃生,更懂得生命的宝贵,也更愿意守护他人健康。

  “疾病像弹簧,你强他就弱。”在他的鼓励和守护下,邻村一个患癌小伙子从丧失信心到坚定抗癌,身体逐渐康复后,外出打工。

  村民的信赖,让王文艮很有成就感,他唯一忧心的就是村医断层。村里最年轻的村医也是40岁以上。

  看到省里推出“万名大学生村医配备”惠民实事,已有4000名大学生村医上岗消息后,王文艮很兴奋。

  他马上动员儿子学医,以后加入大学生村医队伍。王文艮满怀期待:“3年后我退休了,希望他能接棒。”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彭小萍 通讯员 冯家园 鲍亚忠)

  【记者手记】

  一只手臂的力量

  彭小萍

  一只手臂能干什么?独立生活已属不易,王文艮却为3000多名村民撑起健康保护伞。

  为练就单手注射技术,他的手指一次次被瓶盖割破,至今无名指还留有玻璃碴;为学习单手骑自行车,他一次次摔跤,直到上山下坡稳稳当当;为给残缺的右臂止疼,他自己给自己注射药物……

  远近闻名的医术背后,是异常艰辛的付出。

  然而,面对褒奖,他说,“我很普通,只是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事情,尽到我的职责。”

  年轻人逃离山村,他却劝儿子“接棒”村医,理由是:虽然干得苦,但职业很崇高。

  朴实的话语,道出人生信念。崇高责任感,是支撑他33年坚守山村的动力。

  伟大出自平凡,平凡书写伟大。

  一只手臂也能实现梦想。

  躺平,只会与平庸为伍;站起,就能挺直腰杆;奔跑,才是奋斗者的姿态。

责任编辑:李欢
  • 湖北省文明网站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hbwmwxxbs@vip.163.com    鄂ICP备180252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6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