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委会负责人潘菊枝(右)为社区老人上门送孝亲福利券
如今快节奏的都市生活,让很多独居老人不得不面对子女忙于工作、难以“常回家看看”的现实。为了不让独居老人越来越孤单,武汉洪山区梨园街新世纪社区徐东四期公寓小区,五年发放了近30万元的孝亲停车券福利,鼓励年轻人常回家看看。
今年中秋节前夕,该小区6栋2单元的徐婆婆就收到了4张本月的孝亲车辆通行券。“领了这个停车券,我每月都惦记着女儿回来,反正停车不要钱,她可以多待一会儿。”78岁的徐婆婆笑着说,老伴月底如果发现这个孝亲停车券没有用完,还会和女儿开玩笑提醒她。
平时住青山区的刘芸,每周都会回该小区看望父母。“这个孝亲停车券,确实方便了年轻人回来探亲。因为这个停车券,我还会督促自己定期回来看看父母。”刘芸说。
记者看到,孝亲车辆通行券的正面,印有“多一份爱心,多一份和谐”宣传语,并注明“65岁以上独居老人子女探望使用”“当月有效”等使用规范。券的背面显示限额100元,还可以填写车牌号等信息。根据该小区每天停车20元封顶的情况,每张停车券每次最长可以停车5天。
据了解,徐东四期公寓是洪山区的老旧社区,毗邻徐东大道,附近很多社会车辆会借道来这里停车,小区停车难的问题十分突出。这里900多户居民中,超七成是60岁以上的退休独居老人,子女则大多住在其他小区或外地。
徐东四期公寓业委会负责人潘菊枝介绍,2016年小区物业公司撤走后,小区居民选举组成业委会,全面负责小区日常管理。小区每年近30万元的停车收益,是业委会运转的主要经费来源。“业委会成立后,有居民提出小区停车难、停车贵,子女回来探亲少,每次都匆匆忙忙。”潘菊枝说,业委会多次商议,决定用停车券福利的方式,鼓励年轻人常回家看看。
小区业委会工作人员徐曼丽介绍,小区停车位约300个,每月发放孝亲停车券约130张,每年停车福利折算的停车费约6万元,五年来已累计发放近30万元停车券。在业委会办公室,记者看到有专门的工作簿,登记孝亲停车券的领取情况,停车券每月用不同颜色的纸进行区分,确保福利券用于来小区探亲的子女。
“发放孝亲停车券,是探索社区治理的创新举措。”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教授梅志罡认为,徐东四期公寓小区从老龄化社区的实际出发,调用社区资源,服务居民的需求,体现了社区治理中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特点。(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 记者向清顺 周治涛 通讯员 李涛 张颖)
评论
为社区治理的人情味点赞
歌曲《常回家看看》,唱出了无数父母的心声。“常回家看看”是我国孝老爱亲优良传统,也是一种责任。为人子女,面对生活工作的种种压力,关爱父母难免有做得不够的地方,社区作为社会治理最基层组织,在关爱老人、提升幸福感方面,也能发挥重要作用。
小区业委会埋单,发放孝亲车辆通行券,鼓励年轻人回家探亲,体现了小区管理的智慧。这张小小的纸片,更体现了社区治理中的“人情味”——既提升了独居老人的幸福感,也传播了孝老爱亲文明风尚。
在洪山区梨园街,类似创新举措服务居民的例子还有不少。如梨园街道武铁佳苑社区为老人定制了“爱心联系卡”,防止老年居民走失;梨园街道省电社区定期邀请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工们开设手工、摄影等兴趣课程,帮老人开拓兴趣,积极面对生活,还能有效预防老年痴呆。
国家治理离不开法治,社会治理离不开德治,社区治理离不开自治。当前,我国在不断探索社会基层治理的过程中,还面临外来人口集中的社区、大学生青年人集中的社区、拆迁还建出租屋集中社区等不同情况。如何在社区治理过程中更好地提升社区服务功能?孝亲停车券从居民需求出发的理念,为社区基层治理提供了一些思路。(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周治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