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下午,在武昌区洪山路和东一路路口,人流、车流穿梭。马路两边,敞开的雨水篦子,散落的排水管,一台大型“涝无忧”泵车……种种迹象显示,一场“排水大战”刚刚结束。
8月23日晚至24日,一场大雨突袭江城武汉,引起局部渍水。无数“黄马甲”“闪光背心”提前走上街头值守,保城市畅通。
每隔一两个小时,就要出来查看水情
“每隔一两个小时,我们就要出来看看情况。”8月24日上午,在江汉区华安里社区铁路桥涵洞上坡处一间两三平方米的小屋内,排水队值守人员胡利林眼中布满了血丝。他和同事已经忙碌了一整夜了。面对还在持续的降雨,他们只能换着打盹。
“以前是逢雨必淹!十几年的老渍水点了。” 胡利林说。作为江汉区最后一个城中村社区,华安里社区居民达六七万人。人口密度大,社区房屋老旧。华安里铁路涵洞净高2.4米,最窄处只有约3米,是进出社区的一条重要通道。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看到,近10分钟就有20余辆机动车通过涵洞,行人和电动车也较多。
地势低洼,只有一条排水沟,排水能力严重不足且暂不具备改造条件……解决难题,人力值守是重要的方式。
排水管、路锥、铁钩、洋镐,一张单人铁床,胡利林和同事却连称“奢侈”。胡利林说:“我们之前搭个床,睡在附近超市门口的过道上一守就是几个月。这小屋是去年社区和区水务部门协商解决的。”
“关键是现在有了设备。”胡利林走出屋外,在雨中拍了拍这台每小时排水量300立方米的流动泵车。整个汛期,他们都在这里并肩作战。
“只要一下雨,我们就赶紧接上100多米的排水管,将涵洞的水抽排到远处常青路附近的排水管网。”胡利林说,积水超过水泵的“莲蓬头”就启动抽排,超过30厘米行人、车辆就不能通过了,墙上有详细的刻度尺。
“昨天夜里我们1点20分开始抽排,3点半左右基本抽完,总算是及时解决了问题。”江汉区水务局排水队员高红钢接过话说,“整个汛期我们都会值守。”
街头巡查值守人员两天达到1800人次
在武昌区洪山路和东一路路口,工作人员陈军和10多名工人正在路边休息。
这里地势开阔但低洼,压力同样大。陈军说,预报傍晚时分还有阵雨,他和同事丝毫不敢懈怠,时不时巡查各个排水口情况。记者看到,15个路边雨水篦子全部打开,摆好了爆闪警示灯。值守棚里有渍水点位图。工人雨衣、套鞋“全副武装”席地而坐。
“随时待命!一旦下大雨人手一个捞网,一人一个井口,及时把树枝杂物拦截下来。篦子上绑了救生浮球,便于定位。身后有‘涝无忧’泵车应急,区里还会联动水果湖闸、茶港闸排水。”武昌区排水管理所副所长杨林杰脱口而出。路边有彩色的渍水深度警示锥,提示积水深度超过30厘米,车辆行驶就有风险。
“易渍点每天都会有人留守。大雨来临前,我们全员出动。我们在雨中多站一会儿,大家的鞋子就少湿一点。”杨林杰说。
像胡利林、陈军、杨林杰等这样的街头巡查值守人员,武汉市水务部门通报,23日、24日总共达到了1800余人次。该市还出动了各类抽排设备、车辆500余台次。24日凌晨降雨高峰时段,该市共出现13处点位积水,在当天下午前均已迅速消退。(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周三春 见习记者 李朝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