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武汉市首批“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
他与两位战友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扑向拉响手榴弹的歹徒,战友牺牲,他不幸失去左臂。
他身残志坚,扎根三尺讲台,努力培养高素质法治人才和公安后备力量。
他就是武昌区公安分局特业中队民警张家强,一位用行动和担当书写忠诚的独臂英雄。
他与战友用身体组成“防爆桶”
如果回忆有重量,对张家强来说,38年前那个夜晚是生命无法承受之重。
1983年盛夏,张家强在武汉市公安局武昌分局徐家棚派出所实习。
不久后,他将走出武汉市警官学校大门,正式成为一名人民警察。
8月26日晚,派出所接到报警:有歹徒要用手榴弹炸人。
接警后,张家强与同学张永文、汪宜友立即前往处置,途中正好撞见歹徒仓惶向马路逃去。
路边满是看热闹的群众,路口就是公共汽车站,如果歹徒就地或逃上公共汽车引爆手榴弹,都将造成严重后果。
三人追上歹徒后,张家强将其拦腰保住,张永文钳住其右臂,汪宜友按住其脑袋。
这时,穷凶极恶的歹徒拉掉手榴弹的导火索。千钧一发之际,张家强、张永文、汪宜友用身体组成“防爆桶”,将歹徒围在中间。
一声巨响后,歹徒命丧黄泉。张永文、汪宜友伤重不治壮烈牺牲。医护人员拼尽全力将张家强从死神手里抢了回来,但他身中200多颗弹片,左臂高位截肢。
“是进还是退?那一刻我们可以松手躲避,永文和宜友可能不至于牺牲。但当时身边都是群众,容不得我们半点犹豫。”张家强说,让他感到欣慰的是,现场群众无一伤亡。
告别火线任务,走上三尺讲台
负伤后,组织安排张家强留在武汉市警官学校从事教学工作。
康复治疗期间,张家强一度找不到人生的方向,不愿接触社会、难以面对自己。
书本成为他最好的朋友,大量阅读各类专业书籍、名人传记,张家强黯淡的内心照见一丝光亮。
有一天,他鼓起勇气走出家门,在街角的公园里,他远远地看见一位双手残疾人士表演技艺。
“他都能积极面对生活,我还有一只手,还有稳定的工作,我为什么不能呢?”张家强重新振作起来。他回到警官学校,走上三尺讲台,为学员们教授《社会学》以及《人民警察道德概论》。
“我也许不能再从事一线工作,但我能为公安系统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让他们替我和两位牺牲战友完成未竟的梦想。”张家强说。
在警校工作期间,他通过书信来往结识了一位崇敬英雄、善解人意的姑娘张丽华,不久后喜结良缘。
张丽华的父亲是一名老公安,她后来也成为一名警察。1987年,张家强和张丽华的女儿张梦思出生。2009年从警校毕业后,张梦思光荣地加入了警队。
用心工作是告慰英烈的最好方式
在武汉市警官学校工作的10年里,张家强除了做好教学工作,还利用课余时间撰写论文、出版书籍。
“直到现在,我看到好文章、好词句还会习惯性摘抄下来。”张家强说。养伤期间,他写下超过15万字的读书笔记,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功底。这为他后来撰写《十七年酿造的工作方法实优新》《四论提高公安战斗力的途径》等专业论文打下了坚实基础。
负伤后,张家强与不少残疾人有过接触,他发现对很多后天残疾的人来说,制约他们融入社会、重新振作的最大阻碍并不是肢体的残疾,而是心理上的创伤。
为此,张家强着手撰写关于残疾人心理方面的书籍。4年间,他利用假期奔赴全国17个省区市,调查了万余人,获得了大量第一手材料,主编出版的《残疾人心理》,获得全国光明杯二等奖、华夏优秀图书奖。
在特业中队工作,撰写调查报告、调研报告是“家常便饭”。张家强撰写的报告,被同事们公认“质量高”。
“报告不应该是冷冰冰的文字,应该带着情感。”张家强的报告中,对策建议往往会从法律、政策、技术、操作、情感等诸多方面出发,为解决问题给出合法化、合理化、人性化的措施。
“和烈士们相比,我们是相当幸运的。虽然职业生涯有很多痛苦和煎熬,但我们要做最好的自己,用双手把国家建设得更好。这是我们的责任,更是一种荣耀。”张家强说,用心用情做好本职工作,是告慰英烈的最好方式。(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源 通讯员 卞鸿飞 孙逊 吴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