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了建筑的历史,我很为父母骄傲,他们不是简单的搬砖人,他们每天都在建设我们的国家和城市,我更为我的国家和历史感到特别自豪。”暑期,在武汉,湖北省蕲春县茅山小学三年级学生叶梓鑫感叹。
叶梓鑫是蕲春县一名普通的留守儿童,她的父母常年在武汉打工,同在湖北省内,蕲春和武汉之间的大巴车程仍有数小时,叶梓鑫并不能经常看到父母。“问他们在外面做什么事?爸爸常常笑着说,搬砖扯钢筋。”她说。
这个暑假,叶梓鑫和同学们在志愿者的带领下,来到湖北省博物馆三期扩建项目,第一次听到了编钟的演奏,第一次看到了越王勾践剑的实物。
“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我们希望通过这种形式,带领留守儿童们走进建筑工地,让孩子们了解建筑是如何一步步建成的,领悟‘万丈高楼平地起’的道理,指引他们未来人生的发展。”中建三局总承包公司湖北省博物馆三期项目副书记简光玲说。
“衣服覆盖的地方要保护好”“遇到身体上的侵害要第一时间告诉家长和老师”,恩施州漫水乡小学五年级学生吴雨欣和同学们第一次听到女童保护课,授课的是中国“女童保护基金会”的持证讲师,来自中建三局总承包公司的费青。课后,吴雨欣、叶梓鑫和同学们,还有武汉市江夏区升华小学的同学们都收到了来自中建三局志愿者赠送的“安全锦囊”,里面包含报警器、保温杯、《未成年人保护法》、防侵害手册等等。
同第一次坐动车出远门的吴雨欣不一样,恩施州漫水乡中心小学的瞿雅茜早先就出过一次远门,那次出行让她更开心,“因为是和爸爸妈妈一起出门。”
那是去父母务工的浙江义乌。四年前,为了给孩子和家庭带来更好的生活,瞿雅茜的父母远赴义乌的鞋厂打工,留下瞿雅茜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自此,每年寒暑假都是瞿雅茜最快乐的日子,“因为爸爸妈妈会回家,暑假日子短一点,寒假日子长一点,想爸爸妈妈的时候,我总在想,他们在城里干什么?”
在走出大山的时候,瞿雅茜总是很留心地记忆着途中的一草一木,记住身边的城市,“感觉城市好漂亮!”更重要的是,爸爸妈妈都从这里走过。“如果爸爸妈妈不再那么辛苦就好了,将来有一天,他们可以天天陪着我,就像城里孩子们的父母一样。”
没有父母的陪伴,瞿雅茜常常有成长的烦恼,“遇到问题和困惑不知道怎么处理,很多知识爷爷奶奶不懂,说了他们也很难明白,现在虽然经常可以和爸爸妈妈视频,但是隔着屏幕,有些话总觉得不知道怎么说,如果是妈妈挤在我的床上给我讲该有多好啊!”
“你看这个像不像一把镰刀,这个像不像一把锤头,这两个合在一起就是咱们党徽的图案。”在湖北省安陆市洑水镇双路小学,这里的留守儿童和农民工随迁子女们则参加了一个暑期特长班,来自中建三局总承包公司的志愿者和武汉东湖学院传媒与艺术设计学院的大学生们,一起为孩子们开启了艺术之门。
“哇,好漂亮的彩色笔,好多种颜色啊!”在绘画课上,收到文具的小朋友兴高采烈地挥动着手中的彩笔。在学校的活动室内,整齐摆放着志愿者向学校捐赠的55套画板、55套画架、28套彩色油画笔以及各式各样的绘画铅笔、美工刀、橡皮擦等绘画工具。
在迎来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的这个暑期,孩子们根据老师的讲解,在志愿者的指点下,拿起手中的画笔,绘成了一个个鲜艳的党徽。
“通过这些活动,让孩子们了解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了解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党史,让孩子们在编钟声声中感受荆楚文化的博大精深,从千年英杰中读懂荆山楚水的人杰地灵,培育和树立新时代儿童爱党、感恩党的自觉意识,培育和树立新时代儿童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家国情怀。”中建三局总承包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徐平如是说。
近年来,总部设于湖北的中建三局蓝宝志愿服务队不断走进荆山楚水,走到留守儿童身边,用爱心铺就孩子们的成长之路。
未来,蓝宝志愿服务队将继续开展活动,为留守儿童赋能,助力乡村振兴,建立常态化关爱机制,丰富留守儿童关爱经验,守护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工人日报 记者 张翀 通讯员 吴渊 王淑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