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位湖北农民角逐 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

A-   A+
发表时间:2021-07-14 14:40    来源:湖北文明网

崇阳县雨山村茅草龙登上山花奖舞台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湖北队,来一个!湖北队,来一个!”

  7月10日晚,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县的街边围满翘首以盼的外地群众。湖北崇阳县雨山村的22位农民化身茅草龙虎,在这条灯火通明的长街上巡游亮相。五公里的路程,他们越走越兴奋,越走就越想把湖北队的精气神毫无保留地释放出来。

  11日晚,第十五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优秀民间艺术表演作品(舞龙)初评在此正式鸣锣开赛,由这22人和同样来自雨山村的14人锣鼓队带来的《单龙戏虎》精彩上演,作为今年湖北省唯一代表作品,角逐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

  36位湖北农民首登全国大舞台

  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是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主办的全国性民间文艺奖,是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项。此次评选活动分为视频初评和现场初评两个阶段,来自全国11个省市区的12支舞龙队参加,400名民间舞龙高手云集,同台竞技。

  在11日晚的初评现场,随着锣鼓声起,《单龙戏虎》中的老虎率先上场,随后脚盆鼓引出神鼓,神鼓再引出茅草龙,长龙边走边舞,时而走“之”字,时而走“S”,时而舞连环圈,时而盘作一团,龙与虎互相嬉戏,好不热闹。

  13日下午,崇阳县文联主席吴梅芳通过电话向极目新闻记者回忆当晚初评现场的表演,她欣喜地用“完美”二字来形容。全程陪练、随队出征的她感叹:“正式比赛的这次,是表现最好的一次。”

  吴梅芳介绍,雨山茅草龙的主要材料是干稻草,以及丝茅、竹子篾条、树木棍子、麻线绳子,本次参演节目的茅草龙有19节,包括龙头、龙尾有21把耙,需要21人玩龙,1人戏虎,锣鼓队14人,均由雨山村36位村民组队。“在日常节日表演中,茅草龙一般只有一条主‘筋’,为了这次参赛,特意改制成多节龙,以灵活地盘出更多花样。以前大家都是在村里舞、山里舞,这次首登全国大舞台,意义非凡。”吴梅芳说。

  古瑶人留在崇阳的文化活化石

  雨山村位于崇阳县路口镇南端,根据民俗专家考察调查认定,那里曾是瑶族人聚集居住之地,古瑶人留下了许多“瑶文化”遗迹,如石梯田、石梯地达万余亩,还有石屋、垒石等。雨山村流传着玩龙灯的传统习俗,数百年来,舞龙技艺代代相传,不断发扬光大,成为了崇阳民俗文化品牌。

  这次在《单龙戏虎》中担任“龙头”的是今年50岁的村民吴孝敏。当极目新闻记者提起“您喜欢舞茅草龙”的话头,电话那边,朴实、话不多的吴孝敏立刻兴奋起来,“喜欢,不知怎么就喜欢上了。”吴孝敏是地道农民,平日种植稻谷、玉米,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他自十多岁起就从父亲手上接下了舞龙的业余爱好。“在我们村,老一辈的人都会玩,只是现在年轻人会玩的不多了。”

  尽管这次是雨山村茅草龙第一次走上全国舞台,但吴孝敏和他的队友们一点也不怯场,“我们每个人都很熟悉它,表演的时候只听得见锣鼓声,没有杂念,心里就想着我们要给湖北争光。”吴孝敏笑着说。他从村里出发前,已过古稀的父亲专门叮嘱他,“要好好舞,不许给茅草龙丢人!”

  “单龙戏虎、三龙盘花、五龙盘圣、七星伴月、九龙盘鼎、十三龙下海……”据吴梅芳介绍,茅草龙是雨山龙灯的一种,雨山龙灯以单数为主,其伴奏锣鼓也很具特色,锣鼓很大,大鼓有三十多斤,大锣十多斤重,大锣大鼓震天响,几公里外都能听到。

  而茅草龙也称为香龙、尊龙,民间习俗,两龙相遇,草龙为尊,其它龙都要让道于草龙。至于《单龙戏虎》,吴孝敏说,“民间相传,药王曾救治了龙和虎,使龙、虎成为了好兄弟,后来都跟着药王治病救人,造福百姓。龙是汉人的图腾,虎是少数民族的图腾。龙虎相戏,并不在于谁输谁赢,而是在互相交流与对话,也许是汉族与瑶族人文化之间的碰撞与融合。”

  对于此次角逐山花奖唯一湖北代表作品,湖北省民协副秘书长万立煌表示,“中国民协民族文化讲究的是原生态,因为到现在,真正民间原始的东西已经越来越少,我们称作后非遗时代。崇阳恰恰保留了这样一种民俗,而且一直完整地保留传承到现在。此次崇阳代表湖北省组队参赛,其中重要原因就是文化内涵。它不仅代表咸宁,代表湖北,更代表整个跨省市的‘古瑶文化圈’。”(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夏雨 通讯员 王旭 甘源)

责任编辑:何霄
  • 湖北省文明网站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hbwmwxxbs@vip.163.com    鄂ICP备180252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6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