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届中国合唱节充满浓郁的民族风。(武汉音乐家协会供图)
相聚英雄之城,唱响百年荣光。7月9日晚,由中国合唱协会、武汉市委宣传部、武汉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主办的第十六届中国合唱节在武汉琴台音乐厅圆满落幕。
4天时间里,来自全国20余省区市的82支优秀合唱团队、近5000人齐聚琴台音乐厅,竞相放歌。经过专家评委会严格评审,一批优秀的合唱团队脱颖而出,其中湖南知青艺术团、湖北爱乐合唱团等38支团队获各个组别的金奖,孙瑜、潘宇凌等5人获优秀指挥奖,《女人歇不得》等5部作品获优秀合唱新作品奖。
“在武汉举办的这届中国合唱节,是一次不平凡的盛会,是疫情常态化防控情况下我国举办的覆盖区域最广、规模最大的线下合唱盛会。”著名指挥家、中国合唱协会艺术委员会主任吴灵芬教授说。
唱响主旋律 高歌民族风
本届合唱节主题为“颂歌献给党 启航新征程”,参赛团队围绕主题,高歌党的百年辉煌,歌唱新中国的伟大成就。一首首经典合唱作品在舞台上唱响,引发现场观众强烈共鸣。
《忆秦娥·娄山关》《追寻》《把一切献给党》等主题性作品,成为合唱团选取最多的曲目。虽然难度不小,但各个团队都全身心投入,状态饱满充沛,唱出了情感和气势。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展演中,不少团队选取了民族或地方特色浓郁的作品,织起了一幅幅绚丽的民族风情画卷。湖南民歌《郎在外间打山歌》、江苏民歌《一根丝线牵过河》、山东民歌《沂蒙山歌》、广西民歌《富川蝴蝶歌》、藏族民歌《大青藏》、蒙古族风格曲目《蒙古靴》等,均以风情各异的民族神韵,深深陶醉了观众。
整个合唱节活动内容丰富,六场合唱比赛涵盖了青少年、儿童、成人混声、女声、男声,小合唱、组合等多项形式。合唱团队都体现了较高水平,涌现出了大批优秀团队和新作品,展现了近年来中国合唱艺术的飞速发展新面貌。
值得一提的是,大量老年合唱团在合唱节中表现不俗,合唱已成为中国中老年群体的一项热门活动。中国合唱协会副理事长张德美表示,中国老年合唱团整体水平正在逐年提高,“我看到本次参赛的大多数老年团的指挥都是年轻指挥,这是可喜现象。这些年轻指挥,带动了老年合唱水平的整体提升。”
唱出大武汉的“精气神”
本届合唱节,在38个获金奖的合唱团队中,湖北团队占了19个(其中武汉17个),充分显示了湖北及武汉市雄厚的合唱水平。
英雄之城武汉,与合唱有着不解之缘。抗战时期,武汉曾是全国产生抗战合唱歌曲最多的城市,其中万人合唱抗日救亡歌曲活动更是盛况空前,成为抗日救亡史上文化战线的雄浑之音。
悠久的历史的和深厚底蕴,让武汉成为名副其实的“合唱之城”。本届合唱节上,来自武汉的合唱团队表现优异,可圈可点。
7月7日晚,9支参赛团队上台展演,其中6支为武汉高校大学生合唱团,武汉音乐学院音教学院合唱团、武汉大学海燕合唱团、武汉科技大学沁湖之声合唱团等团队的演唱激情洋溢,展现了极高专业水准,让评委们眼前一亮。
“大武汉的合唱水平确实高,让我大开眼界。”中国合唱协会副理事长陈家海教授对此赞不绝口。
合唱节期间,还举行了湖北优秀青年作曲家曹冠玉合唱作品专场音乐会,以及湖北籍作曲家合唱作品专场音乐会。其中曹冠玉的作品音乐会,是中国合唱节启动30多年来首度为个人作曲家举办的专场音乐会。一首首优秀作品在舞台上唱响,展现了湖北作曲家的不俗实力。
“本届合唱节,英雄之城武汉唱出了城市的激情。”武汉音协驻会副主席鲁艳说,2016年,中国合唱协会就授予武汉市“中国合唱基地”称号,武汉各类群众合唱团体十分活跃,活跃在基层的合唱团队达千余支,水平普遍较高。这一次,武汉作为东道主,组委会全体成员精心筹备,艰辛付出,圆满举办了本届合唱盛会。
中国合唱协会理事长李培智表示,“在武汉举办的本届中国合唱节,将有力加速合唱艺术的普及,提高各地艺术团体的合唱水平。”(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农新瑜 通讯员 周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