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一句话影响我一生” 多位革命后代“组团”为小学生宣讲

A-   A+
发表时间:2021-06-30 10:20    来源:湖北文明网

  6月16日,由武汉大学附属学校、武汉大学团委组织,武汉大学第一附属小学承办的“听党话 跟党走 红色教育伴成长”主题宣讲活动在武汉大学第一附属小学报告厅举行。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李大钊之孙李亚中、开国大将王树声之女王宇红、开国上将吕正操之子吕彤羽等人组成宣讲团,为武汉大学学生党员、武汉大学附属学校学生团员、武汉大学第一附属小学少先队员讲述红色故事和革命精神。

  “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活动在师生朗诵李大钊的《青春》中拉开帷幕。李大钊之孙李亚中以《铁肩担道义——精神永存的李大钊》为题,从李大钊的家世与童年、忧国忧民为中国求索、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领导五四运动、创建中国共产党、崇高的道德伟大的人格等九个方面,回顾李大钊同志为了民族解放事业艰苦奋斗、把自己的一切献给党和人民的一生。

  王树声之女王宇红回顾了父亲革命的一生。她说,当初和父亲一起参加革命的13位亲人,在红四方面军撤离大别山时,只有父亲一人打出去了。如果算起整个王氏家族,牺牲的人就更多了!“父亲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中国革命死了多少人啊!’这份血色的悲壮,是一个共和国开国将领心中最沉重的分量。”王宇红说。

  作为王树声最小的孩子、唯一的女儿,王宇红印象里的父亲总是为工作不停忙碌,甚至没有时间给孩子们多讲讲自己曾经的峥嵘岁月、戎马生涯。父亲已经离开40多年,王宇红对他的思念、对他的理解在不断增长,于是,她十年跋涉,重走父亲走过的长征路。这让她深深感悟到,“长征之路是一条闯出的血路”。

  吕正操之子吕彤羽通过一张张老照片,重温父亲在抗日烽火中的峥嵘岁月。吕正操在冀中创建的抗日根据地,被毛泽东誉为“坚持平原游击战争的模范”。吕彤羽回忆,父亲曾对他说,自己不过是战争的幸存者,老百姓才是真正的英雄,并常常告诫“人,不在于活多久、当多大的官,而在于给人民做多少事”。“我能够安安心心一辈子埋头做研究,包括后来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父亲的这句话,对我一生影响很大。”吕彤羽说。

  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一段段可歌可泣的往事,让师生们深受教育。孩子们听得聚精会神,生怕错过每一个细节。

  当日,武汉大学第一附属小学聘请李亚中、王宇红、吕彤羽等为校外辅导员,少先队员代表为革命后代佩戴红领巾,表达该校全体少先队员对老一辈革命先烈的崇敬和对革命后代的祝福。(湖北日报 记者海冰、通讯员杨萍、白兰、申盼盼、景纯)

责任编辑:
  • 湖北省文明网站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hbwmwxxbs@vip.163.com    鄂ICP备180252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6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