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山县溢水镇东川村“童伴妈妈”带留守儿童参观当地竹编馆
不是妈妈,却承担起妈妈的角色,抚慰留守儿童的心灵,陪他们玩游戏,给他们辅导功课……她们是一个新的群体——“童伴妈妈”。
2015年,中国扶贫基金会在全国多个省份开展“童伴妈妈”项目。目前,湖北省11个县119个村设有“童伴妈妈”,44318名留守儿童得到了119位“童伴妈妈”的陪伴和关爱。
“童伴妈妈”都做些啥?她们和留守儿童相处融洽吗?六一前夕,极目新闻记者走近这个特殊群体,了解她们和留守儿童之间的暖心故事。
大冶市金牛社区“童伴妈妈”王春在“童伴之家”整理玩具
爱心融化敏感女童心中坚冰
5月21日,极目新闻记者来到大冶市金牛镇金牛社区“童伴之家”。门口的空地上,12名留守儿童在舞蹈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彩排。10天后,他们将登上六一儿童节文艺晚会的舞台。
“童伴妈妈”王春陪着孩子们彩排。她告诉记者,她很喜欢跟孩子在一起,看到他们纯真的笑容,她觉得特别快乐。
“我儿子曾经也是留守儿童。”王春说。她和丈夫在外打工多年,最怕接到儿子的电话。孩子想念爸妈,爸妈也想念孩子。每次给儿子打电话,她和丈夫都要先平复心情,一挂断电话,夫妻俩就抱头大哭。去年,王春生了二胎,是个女儿。她决定回到家乡,不再跟孩子们分离。回村后,她应聘成为“童伴妈妈”。
正是这段经历,让王春深深懂得,如何用爱融化留守儿童敏感心灵中的坚冰。
5岁半的芬芬喜欢跳舞,但“童伴之家”组织的舞蹈活动,她却大多缺席。王春家访得知,芬芬的妈妈患有精神疾病,爸爸在外地打工,因家中无人接送,她经常没办法参加活动。
这次家访后,“童伴之家”再组织舞蹈活动,王春都会先到芬芬家把她接来,活动结束后再安全送她回家。芬芬的邻居每次看到王春前来,都会冲芬芬家喊道:“芬芬,你妈妈又来接你了。”而芬芬总是马上冲出屋子,亲热地拉起王春的手,蹦蹦跳跳地跟着王春去“童伴之家”。
如今,芬芬的舞蹈越跳越好,性格也越来越开朗。说起芬芬,舞蹈老师竖起了大拇指,称赞她是可造之材。
王春介绍,芬芬十分懂事,在“童伴之家”,她总是像小尾巴一样跟着自己,“王老师”“王老师”叫个不停。王春给女儿买零食,也总是会给芬芬买一份。芬芬经常抱着王春说:“王老师,你就是我妈妈。”
金牛社区共有22名留守儿童。担任“童伴妈妈”后,王春发现,留守儿童们与父母交流很少,于是她建立了“留守儿童家长微信群”,把在外务工的家长们都拉进群里,让他们和孩子天天都能“见面”、交流。
12岁的小荷,父母离异,她跟着爸爸、奶奶生活。小荷最近一次跟妈妈见面,还是一年前。今年母亲节,“童伴之家”组织活动,小荷也表演了节目。活动后,王春把现场照片、视频都发到了微信群。
破天荒第一次,小荷的妈妈主动给王春打来视频电话,她想跟小荷说说话。刚看到妈妈时,小荷压抑着自己的情绪,表面显得有些冷淡,但眼圈已经泛红。当妈妈说“我很想你”时,小荷再也忍不住了,泪水夺眶而出,说:“妈妈,我也想你……”
不久,小荷的妈妈发微信向王春道谢。她说,那次视频通话后,小荷经常主动给她打电话,分享学习和生活情况。“谢谢你让我和女儿心靠近了。”小荷的妈妈说。
巴东县大支坪镇“童伴妈妈”刘传琼(右)探访大山深处留守儿童家庭
妙手解开沉默男孩积年心结
世界地图、益智魔方、五子棋、橡皮泥等,整齐地摆在墙角;白色书架一字排开,各种书籍随手可取;4套色彩鲜艳的塑料桌椅,构成孩子们创作的一方天地。
“用爱心陪伴孩子,用安心捧住家长”,墙壁上的标语让人感到温暖。5月28日,在大冶市保安镇,记者探访了当地留守儿童的另外一个家——“童伴之家”。
“在这里,孩子们可以做手工、看书、玩游戏、跳舞,还能交到很多朋友。”46岁的“童伴妈妈”张丽介绍。她的世界,因为这些孩子,变得更加明亮。她的手机相册里,满满都是一张张稚气的笑脸。
“‘童伴妈妈’是专门帮助留守儿童的,你有任何困难,都可以跟我讲。”到11岁的小东家家访时,“童伴妈妈”张丽首先说明来意。没想到,小东态度恶劣,他冲着张丽大喊大叫:“不要你们管,我有妈妈管!”
村干部告诉张丽,小东的家庭较为特殊。他的父母离异,妈妈远嫁,爸爸车祸后终日在轮椅上生活,小东由爷爷奶奶和姑姑照顾。小东变得越来越内向、沉默。
张丽第二次家访时,小东正和同学打扑克牌,他对张丽依然不理不睬。但张丽觉得,小东能交到朋友,说明他人缘不错,性格应该不像外表看起来那么内向。于是,张丽决定从小东的同学入手,她将原本买给小东的一件小礼物,送给了小东的同学。这个同学一下子被吸引住了,丢下扑克牌,玩起了玩具。不一会儿,小东也主动加入。
从小东的眼神中,张丽感受到,他的内心是渴望被爱的。为了树立小东的自信心,张丽邀请小东当“童伴之家”的小老师,辅导低年级的孩子们。小东对这一提议很感兴趣,时间一长,他越来越自信,性格也越来越开朗,成了其他留守儿童心中的“学霸哥哥”。
以后的每一次家访,张丽都能从小东奶奶口中得知他的种种变化:他的笑声比以前多了,会帮忙做家务了,会主动跟人打招呼了,学习成绩进步了……
在今年母亲节的分享会上,小东送给张丽的贺卡上写道:谢谢您,张妈妈!虽然平时“妈妈”这个称呼叫不出口,我们都叫您“张老师”。谢谢您陪我一起玩,在我心里,您就是我的妈妈!
大冶市还地桥镇马石村“童伴妈妈”带留守儿童放风筝归来留影
深山家访撑起一片晴朗天空
苍翠的群山连绵起伏,袅袅的炊烟诉说着乡村的希望。5月27日,记者跟随巴东县大支坪镇堰塘坪村“童伴妈妈”刘传琼,行走在崎岖的山路上,去留守儿童家家访。
刘传琼是巴东县19位“童伴妈妈”之一。2019年,中国扶贫基金会在巴东县开展“童伴妈妈”项目试点,该县信陵镇、官渡口镇、大支坪镇、沿渡河镇的19个村,各招募了一位“童伴妈妈”,并建立起19处“童伴之家”。刘传琼以前和丈夫经营电器店,送货时,她经常接触留守儿童,发现他们和年长的爷爷奶奶几乎没什么交流,变得越来越孤僻。她想帮助这些孩子,便应聘当起“童伴妈妈”。
“遇到路况不好的时候,走访一两户,都要花费大半天时间。”刘传琼说。她自小在山里长大,翻山越岭去家访对她而言不是难事,刚上岗时,她最害怕的是,不知道如何获得孩子的信任。
第一次到7岁的小军家家访时的情形,刘传琼至今难忘。小军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他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对于刘传琼的来访,小军显得格外警惕。
“小军,想不想妈妈?”“不想!”
“我当你的妈妈好不好?”“不好!”
“为什么?”“我妈妈说,不要跟陌生人说话,会把我拐跑的!”
小军的回答,让刘传琼非常难受。作为6岁孩子的妈妈,她能理解小军的反应,因为他缺少安全感。随着家访次数增多,小军和其他留守儿童渐渐接受、喜欢她。“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孩子们更渴望关爱。”刘传琼说。
在盘山路上步行一小时后,一处建在山腰的房屋,出现在记者眼前。这是留守儿童花花的家。当天花花上学去了,一名年轻女子怀抱婴儿坐在屋前,她远远地跟刘传琼打招呼,两位老人热情地迎了上来。
“那位年轻女子是花花的妈妈,两位老人是花花的爷爷奶奶,花花的爸爸在外地打工。”刘传琼对记者说。上个月,她到花花家家访时,发现花花半岁的弟弟兵兵反应迟钝。回家后,她上网查询,觉得兵兵的情况与脑瘫症状相似,便建议花花的妈妈带儿子到医院检查。经诊断,兵兵的确患有脑瘫,幸亏发现及时,没有错过最佳治疗期。经过一个月的康复治疗,兵兵翻身、追物等运动能力有了明显改善。
“多亏你及时提醒我。如果治疗迟了,小兵这辈子就被耽误了!”花花妈妈周女士拉着刘传琼的手说。刘传琼接过孩子,兵兵一点也不认生。“这孩子跟她特别亲,每次她来家访抱他,孩子从来不哭。”周女士说。
除了在“童伴之家”开展活动和家访,“童伴妈妈”们还经常带着玩具和书籍,到离“童伴之家”较远、交通不便的留守儿童家中,陪孩子玩游戏、聊天,辅导他们学习。
巴东县民政局负责人表示,“童伴妈妈”们走进大山守护孩子,是为了有一天,让山里的孩子们走出大山,她们的付出特别让人敬佩。(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聂丽娟 通讯员 戴新红 汪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