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维与妻子陈小枝
这是一对特殊的夫妻。他们非常年轻,都是95后。他们的工作都是在建筑工地,都与“城市一并长高”的塔吊有关。
他对她说:你是我的眼,带我走向安全的远方。她对他说:有你的地方,就是家。
两年多来,他们每天都在一起工作,大多数时间却只能遥遥相望:一个在高空、一个在地面,用对讲机隔空对话。幸福似乎如此之远,却又如此之近。他们是中建三局湖北长江文创产业园项目的塔吊司机钟维与妻子陈小枝。5月1日,极目新闻记者走进项目现场,倾听这对夫妻的故事。
和妻子一起工作有默契
5月1日,位于武汉光谷四路的中建三局湖北长江文创产业园项目施工正酣。
“起钩”“降”“下钩”。手持对讲机,紧盯吊钩,塔吊指挥员陈小枝向40米高空中的丈夫钟维发出指令。在高空中,不到2平方米的塔吊操作室,钟维熟练地操作着升降旋转挡杆,在妻子一次次精准的号令下,塔臂撑着钢丝绳随着吊轮的滑动完美地将一捆捆钢筋、盘扣、模板准确无误地送达目的地。
两年多来,陈小枝绝大多数时候是丈夫的专职指挥,每次起落,都由她发出指令。日复一日,这份默契沟通,也就成了陪伴相守的温暖。钟维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她就像我的眼睛一样。我就听她的,信任她。”
每天上下塔,钟维都会坚持沿途检查塔梯、平衡臂、吊轮、钢丝绳是否具备作业条件、是否有损坏、是否需要保养;每周坚持两次对塔吊进行吊空作业检查,查看发动机运行状态是否正常;每次上塔前他都会亲自给妻子佩戴整理安全帽,也会让妻子帮他检查安全带是否捆绑扎实……
工地上作业,最怕出现安全事故。钟维说:“和妻子一起工作有默契。她在下面指挥,我停的位置都准些,再说有她看着,我会更在意自己和周围人的安全。”
夫妻努力学习共同进步
外表帅气的钟维今年26岁,是黄石人。中专毕业后,他学习了一些技术,但工作后感觉收入一般,发展前景也不大。他的父母在工地从事木工工作近30年,走南闯北积累了技术和经验,想着塔吊司机是一门技术活,便鼓励他学习。钟维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努力学习后,拿到了塔吊操作证件。
妻子陈小枝和钟维是老乡,生了二胎后,尤其思念丈夫。于是她将工作目标瞄准了工地的“鹊桥”——塔吊。在丈夫的鼓励下,陈小枝重新拿起书本,开始备考计划。起初,她感觉跟读天书一样,一个字也看不进去,好在丈夫一直鼓励,她坚持了下来,顺利拿到相关证件,至今从事塔吊指挥已有3年了。2019年8月,陈小枝也来到了湖北长江文创园项目。
塔吊是夫妻之间的鹊桥
看上去两人在同一个塔吊作业,但实际上一天忙下来,夫妻二人也就晚上吃饭的时候能够待在一起。
每天早上,钟维徒手从塔节中心的钢梯上爬到塔吊操作室。作业时,钟维一待就是4个多小时,有时候作业忙,午饭也在操作室内吃。操作室里放有桶装水,喝水好办,上厕所就麻烦了,上下一趟最快也要十多分钟,还不安全。所以,他尽量少喝水。
陈小枝坦言,工地上冬天特别冷,夏天特别热,夫妻二人坚持这么久,一是薪水还不错,两人月收入加起来一万多块,二是为了两个人能在一起。
“我们比牛郎织女幸福多了。”陈小枝说,塔吊就是夫妻之间的鹊桥,他在天空,自己在地面。远远地看着对方,听见彼此的声音,这就够了。据介绍,为了照顾夫妻二人,项目部给他们安排了单间,房间里还配了空调。在现场作业分配的时候,都是尽可能将他们夫妻俩放在一个塔吊。
对于他们来说,每天最幸福的事就是下班之后的闲暇时光:他们会换上干净整洁的便装,手拉着手,开着自己的私家车,出去看看大武汉的靓丽风景。陈小枝说:“这是生活的仪式感,属于我们的浪漫约定。”(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陈建 宋枕涛 通讯员 吴渊 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