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胡琼瑶(右二)、廖志慧(右一)在赤壁大德和茶业公司采访。(通讯员 肖亚松 摄)
3月28日1版
湖北是茶叶生产大省,茶产业的融媒报道之前做过许多,而以“茶文化”为主轴的探究却较为鲜见。
茶圣陆羽、茶马古道、东方茶港等茶文化符号和遗存,让湖北茶自带一种时间的流韵、人文的况味。然而,湖北茶在品牌知名度、品质美誉度、市场占有率等方面,与先进省份相比尚有差距。如何传承茶文化,振兴茶产业?
带着这样的思考,今年春茶上市前夕,湖北日报派出多名全媒记者,奔赴浙江、广东、湖南以及我省赤壁、恩施等地,采写“传承茶文化 振兴茶产业”系列思辨报道。
走出去,瞄准报道方向
报道主题聚焦什么?按照策划:看先进,找差距,探路径。
找先进,我们第一站选择了浙江湖州。出生于湖北天门的唐代茶学家陆羽,因在浙江湖州写下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获誉“茶圣”。天门和湖州也因陆羽,分别被誉为“茶圣故里”和“茶经故里”。面对陆羽留下的茶文化遗产,两个“故里”间有怎样的对话?
去往湖州之前,我们就开始做功课。近几年在陆羽文化滋养下,湖州茶产业发展势头迅猛,特别是安吉白茶更是势如破竹,他们究竟是如何做好陆羽文章的?
在采访函中,我们围绕这一话题,一一列出采访重点,如,湖州在陆羽文化传承上做了哪些事,文化和产业如何有机融合等。
聚焦重点,直奔主题,采访效率大大提升。一天半的时间里,我们与陆羽茶文化研究会、农业农村局相关人士座谈,踏访陆羽古道、大唐贡茶院、安吉白茶小镇等。每到一站,都有收获,所到之处,皆有亮点。
在后续赤壁、广州、长沙等地采访中,也是如此。目标定,方向明,采访事半功倍。
沉下来,寻找背后的故事
策划之初,编辑部再三强调:讲好茶故事。
寻找故事,采访过程亦是调查研究。在湖州采访之初,手上拿到厚厚的几本材料,不乏数字与概念,但我们始终认为,没有故事的报道,就没有感染力。
“给我们讲几个故事吧。”“什么最令您印象深刻?”采访中,这是记者问得最多的话。
这一问,倒真问出了不少故事。湖州陆羽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张西廷讲了一个故事。几年前,研究会一行赴天门考察,发现“茶圣故里”的餐馆招待客人竟然不是茶,而是大米焙炒后煮成的焌(qū)米茶。还有,某电视台播放了一段介绍陆羽生平的访谈,受访的日本学者将陆羽的出生地误认为是浙江湖州。
不仅问故事,还用眼用心找故事。记者在安吉县溪龙乡黄杜村采访,每走一户茶农家中,茶农都会捧上一杯热腾腾的安吉白茶。茶叶在精美的茶杯中舒展,杯身上印着宣传语。走时,茶农还不忘提醒:“今后就用这个杯子喝水啊,顺便给打个广告!”
在采访中,做有心人,挖掘故事。我们挖掘出赤壁赵李桥茶厂青砖变“轻砖”的故事、大德和公司研发自动煮茶机的艰辛历程等。
跳出来,挑出亮眼新闻
连续多日的采访,积累了大量素材,接下来要做的事,就是信息整合加工,跳出材料,理清思路,从客观的视角把问题找出来,挑出最亮眼、最值得传播的内容。
我们白天马不停蹄地采访,晚上回到酒店整理素材,梳理思路。《陆羽文章如何做?——天门与湖州的“对话”》(3月25日1版)一稿中,为了确定“天门应该向湖州学什么”,我们进行了反复的讨论,最初商定“学理念、学市场、学品牌”。后来发现,这三方面既落入俗套,也没有把湖州最亮眼的经验拎出来。于是,推倒重来,经多次打磨,最后敲定学湖州“茶文化与茶产业融合之道、植入爱茶基因、不以规模论英雄”。这其中,既有丰富的文字材料,也有足以支撑观点的生动故事。
亮眼的开头,是稿件吸引读者的重要一环。在湖州陆羽阁,有一座高耸的陆羽雕像矗立其中;而天门陆羽故园,也有一座同样的雕像。两座雕像遥遥相望,代表两座城市的隔空对话。对!就以此为画面,引出一连串思考。同样,在《既继承又创新 老字号也新潮 赤壁青砖茶迎来“第二春”》(3月28日1版)一稿中,我们选择了一条运转半个多世纪的半自动制茶生产线,从而引出赤壁青砖茶的古老与创新。《“东方茶港”待复兴》 (4月7日5版)一稿,以“东方茶港”纪念碑的碑文开头,写历史与现状、问题与希望。
用脚板走、用眼睛看、用脑子想,我们力求把茶文化和茶产业中最典型、最亮眼的内容展现出来,引起社会的关注,引发湖北茶人的沉思。(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胡琼瑶 廖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