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文明村”黄州区盂钵桥村以抓党建促产业发展

A-   A+
发表时间:2021-04-20 08:48    来源:湖北文明网

村有当家产业 户有致富门路

  走进黄冈市黄州区陈策楼镇盂钵桥村,一幅多姿多彩的乡村画卷尽收眼底:通组道路平整干净,房前屋后花果飘香,健身广场功能齐全,一处处产业基地充满着勃勃生机。

  谁曾想,该村曾是有名的贫困村,一度“脏乱差”。近年来,该村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作出以抓党建促产业发展的部署,号召支部成员带头,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群众流转土地1000余亩,扩大农产品种植规模,逐步形成“村有当家产业、户有致富门路”的产业格局。2020年,盂钵桥村获得“全国文明村”荣誉称号。

  修路凸显区位优势

  “如何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几年前,在一次村民大会上,盂钵桥村党支部书记吕迎红发出考问。

  连续走访党员和群众,拜访专家教授之后,盂钵桥村确定发展方案:以陈潭秋红色文化为主体,深挖本村红色文化;以乡村元素为载体建设游乐设施,提升乡村游乐体验;以农业资源为载体,本土文化内涵为亮点,充分挖掘差异化休闲农业的旅游潜力。将一产升级为多产,休闲观光农业与旅游产业进行融合,打造农旅完美结合的“美丽乡村”示范基地。

  发展产业,先从修路开始。该村想方设法争取政策资金项目,将2公里的村主干道、20公里通户通组村道扩宽刷黑,连通城东公路、陈潭秋故居红色旅游景区公路,融入武汉城市圈交通一体化、大别山试验区交通一体化的网络中。

  盂钵桥村区位优势立刻凸显。

  请回能人发展产业

  路一通,盂钵桥村全力招商引资、请回能人,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引进本地能人冯卫刚回乡创业,成立黄冈市伟灿苗木有限公司,建成苗圃基地,种植高端柑橘品种,果品优、口感好,市场价一个高达200元,是售价最高的柑橘品种之一。该基地带动30多户脱贫户务工。

  ——年轻党员涂玮回乡开发“稻蛙生态养殖”项目。稻田仿生态养殖黑斑蛙,售价高、需求大、喂养成本低、利润高、周期短,一般4个月至5个月就可上市。每亩可产蛙1500公斤、水稻250公斤,亩产收益可达6万元。项目带动10多户脱贫户增收。

  ——引进黄冈国融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兴建330余亩优质珠芽金魔芋与红美人柑橘树套种的生态田园综合体。

  ——引进软籽石榴项目,在重阳山上栽下3000多棵软籽石榴树苗。

  2019年,盂钵桥村以村集体名义成立公司作为经营主体,并注册“禾牧欣”品牌,建设乡村旅游综合园。该公司计划投资2000万元建设600亩扶贫基地,目前已投资400万元,流转土地300余亩,将以红色文化引领的现代化农耕文化基地,推动粗放农业向精品农业转变。该项目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20万元,带动本村及周边村120余人务工,每人每年增收2万余元。

  目前,该公司已种植柑橘、桑葚、梨子等水果10万余棵和美国紫薇、红火箭等景观苗木100万株,养殖大白刁、甲鱼和小黄鱼等景观鱼,拥有苗木、果树、魔芋、养殖青蛙等多个特色产业基地,基本实现以产业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让村民们既能在家门口就业,又能自主创业。

  改善人居生态环境

  产业有了发展,改善人居生态环境就提上日程。

  为改变“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进村一身土,环境脏乱差”的面貌,该村清淤当家塘21口,拆除乱搭乱建35处,修建公厕13座、化粪池337口;新修田间道路1公里,修建排水沟1.5公里,投资30余万元建设自来水管网。

  建设全民健身广场项目,拥有多功能篮球场、五人制足球场、门球场、羽毛球场,并配备高亮度灯光设施,无论早晚都能为群众免费提供健身服务。提档升级“七彩童年儿童之家”“凤凰芳华妇女之家”“颐养天年留守老人之家”和“统战工作室”,并以“文明银行”的形式创新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实现民风淳朴、经济发展、社会稳定。

  为了确保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盂钵桥村在改变群众思想上下足了功夫。由村“两委”带头组建卫生协会,党员带头行动,实施“户收集、组集中、村转运”处理模式,配备20多名保洁员和监督员,彻底消灭卫生盲区和死角;在全村9个自然湾468户村民家门口安放分类垃圾箱,每季度评选“环境卫生星”,对积分高的村民奖励台灯、雨伞等,让文明标牌门上挂,文明观念入人心。

  从污水横流到乡村秀美,从“靠天吃饭”到产业兴农,从外出打工到返乡创业,如今的盂钵桥村正朝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愿景大步迈进。(湖北日报 李忠厚)

责任编辑:李欢
  • 湖北省文明网站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hbwmwxxbs@vip.163.com    鄂ICP备180252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6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