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陂市民乡贤传扬新文明风尚

A-   A+
发表时间:2021-04-16 10:21    来源:湖北文明网

叶蔚璋在木兰文化博物馆讲解

  乡贤叶蔚璋

  三十年矢志不渝为木兰

  五千件藏品展木兰魅力

  春风和煦,暖阳高照,三五成群的小学生踏进武汉黄陂木兰文化博物馆,感受千年木兰文化的魅力。“花木兰代父从军,可谓忠孝两全。”博物馆里,馆长叶蔚璋正绘声绘色地给孩子们讲解着巾帼英雄花木兰保家卫国、荣归故里的故事。

  叶蔚璋祖籍黄陂,小时候时常跟爷爷一起回乡,游玩木兰山,听到许多花木兰的传说与故事,“木兰情结便从小根植”。上世纪80年代初,叶蔚璋开始涉足收藏,并将重心放在收集木兰藏品上。

  30多年来,叶蔚璋醉心于木兰藏品收集,共淘回了5000余件藏品,填补了我国对花木兰文化收藏的空白。2017年,叶蔚璋在木兰文化旅游景区内,创办了木兰文化博物馆,向世界宣扬木兰文化。2018年,叶蔚璋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在他的藏品中,涵盖史料、戏剧、小说、瓷器、雕刻、邮品、连环画、年画等各种文化、艺术品。在博物馆中,一本老旧泛黄的硬壳书吸引了不少参观者驻足,叶蔚璋介绍这是美国1881年出版的《中国人他们的教育、哲学与文学》,书内收录了中英文版《木兰辞》。

  在叶蔚璋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市民了解木兰文化,每年有20万余人次来博物馆参观。不满足于在博物馆宣讲木兰文化,叶蔚璋每周都会带上与《木兰从军》故事有关的报纸、电影票、画片、缩印年画等珍贵藏品,走进乡村、景区、学校、社区,讲木兰故事,展木兰文化,悟木兰精神。

  叶蔚璋表示:“作为非遗传承人,向广大游客传播木兰文化,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黄陂这片土地的人文内涵,我义不容辞。”叶蔚璋说,每次外出展示,都很受欢迎,这也让他备受鼓舞和欣慰。在他看来,这也正体现了千年木兰文化的独特魅力。

  “作为木兰文化的传承者,自己有义务将‘木兰传说’的故事带到更高、更广的舞台,让这项灿烂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同时,将木兰文化这张黄陂名片打造得更加靓丽。”他说。

易心慧在她的苗木生产基地

  乡贤易心慧

  智慧农业让产品产销两旺

  网络电商领村民共同致富

  从繁华都市到田间地头,90后易心慧在质疑声中完成了华丽的转身。在武汉市黄陂区李家集街驻程岗村,易心慧用智慧生态农业、网络电商带领170余户村民走向致富之路,她被乡邻们称为农二代传奇。

  大学毕业后,易心慧成了一名都市白领。2018年,回乡看到父母经营的种养殖合作社遇到了瓶颈,鸡、蛋以及蔬菜等产品出现严重滞销,她决定留下来,带领合作社发展。

  经过考察,易心慧决定先从智慧农业开始,在她的农庄里,全域覆盖的摄像头,实时查看农庄情况。通过智慧农业物联网平台,远程监测土壤和水质,利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对苗木进行靶向施肥。

  在智能鸡舍中,采用了全封闭式、智能化操作,饲养员不用进入鸡舍,便能通过监控对鸡舍内的情况了如指掌,还可通过物联网远程控制鸡舍开门、关门、喂食、喂水,鸡蛋也由鸡舍内的智能化集蛋器进行自动分拣,鸡粪会由微生物发酵床自然分解。

  消费者当“云监工”,见证无公害产品的出产全过程,有了消费者的信任,农庄有机产品产销两旺。生态农业项目的发展不仅改变了荒地的面貌,也帮助村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

  不过,刚回村时,易心慧想将村民手中的闲散土地集中到一起“抱团”发展,却遭到了村民的质疑,“一个90后女孩种地能比我们更好”?

  “要想带着农民干,首先要做给农民看”。为了打消村民疑虑,易心慧四处考察学习,决定从农村电商入手,组建微店网上销售团队,用电商模式“玩转”传统农业。2018年,她通过网络售卖土鸡、土鸡蛋达到600多万。

  价格好,销售快,当地农户也都愿意把自家产品通过易心慧的电商网店销售。易心慧趁机说服了170多户农民加入她的电商网销团队。

  目前,易心慧在武汉883个社区里深入推广绿色农产品月套餐配送业务,会员已超过5000名。她的优质农产品能第一时间从田间奔向市民餐桌,既能帮助农户销售农产品、提高收入,又能让放心农产品走进千家万户。

  产品线丰富了,销路也打开了,销量自然随之水涨船高。2020年她的电商网店销售额超过1700万元。

  易心慧却并不满足,她开始谋划新的项目。去年底,易心慧选取了黄陂豆丝、手工糍粑作为试点产品进行标准化加工,目前正与几大主流销售平台洽谈,新产品即将上线销售。“我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就是带着村里的乡亲们一起致富。”易心慧这样说。

“小红帽”志愿服务队合影

  新乡贤集体:“小红帽”志愿服务队

  进地铁服务五湖四海旅客

  献爱心温暖空巢孤寡老人

  武汉黄陂天河中学,有这样的一群人,他们每逢周末就会戴着小红帽,走进福利院、地铁,来到困难同学的家中,这支由天河中学32名教师与50多名学生组成的“小红帽”志愿服务队用爱心温暖着需要的人。

  2015年,天河中学为了将综合素质培养融入到日常教学中,组建起了“小红帽”志愿服务队。起初,“小红帽”的服务内容主要是清扫校门前500米道路。

  第二年,武汉地铁二号线天河机场站正式开门迎客。天河中学师生走出校门来到地铁二号线天河机场站点进行志愿服务。

  戴上小红帽,穿上红马甲,帮助旅客提行李、指路、购买车票,车站各个角落都有“小红帽”。有的同学在服务外国旅客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英语词汇量匮乏,主动要求老师对大家进行英语培训,学生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不仅对人格形成进行培养,还能激起求知欲望,这正是成立这支队伍的初衷。

  2019年8月23日,服务队与武汉地铁公司2号线机场站签订志愿服务合作共建单位协议,“天河中学志愿服务基地”在机场地铁站正式挂牌。从此,每月至少组织一次地铁志愿服务活动,帮助乘客购票、引路、搬运行李、进出闸口等服务活动,得到地铁工作人员与广大乘客的称赞。

  六年以来,“小红帽”志愿服务队组织师生为周边敬老院孤寡老人捐款捐物,购买大米、食用油等慰问品,上门陪伴服务老人。通过一次次的慰问活动,给孤寡老人带来了欢乐,让孤单的老人们感到了温暖;一次次的走村入户,给空巢老人带去欢声笑语。

  关心弱势群体,帮助有需要的人。天河中学有两名因为身体原因无法入班就读的学生,为了让这两名学生在家也能够受到应有的教育,每逢周末,天河中学的老师们就会上门为他们讲课。

  两名学生中有一名学生因为智力残障一直待在家中,张勇老师每周末都会带上队员们,给他上一堂特殊的家教课。张勇带着纸和笔,向这名学生教授着基础知识,而一旁的志愿者队员也认真地一同学习,他们希望能让这位同学感受到课堂的气氛。当这名学生通过两个月的时间,终于学会书写自己的姓名时,大家都欢呼了起来。

  如今,“小红帽”志愿者服务队的足迹已遍布天河街道各个角落,他们的志愿服务精神传给了天河中学一届又一届的师生。星火可以燎原,新血液的不断加入,让这支队伍在文明的星空里愈发闪耀。(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王峻 张吉晴 摄影: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黄士峰 萧颢 通讯员 夏作为 邱舒 彭希瑞 实习生 张星雨)

责任编辑:何霄
  • 湖北省文明网站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hbwmwxxbs@vip.163.com    鄂ICP备180252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6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