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老携幼到老区——武汉一对教师夫妻的支教故事

A-   A+
发表时间:2021-04-16 09:50    来源:湖北文明网

  “郑老师好,张老师好……”4月12日一大早,麻城市第三小学,孩子们一进校园,就像小鸟一样向郑三雄、张琳飞奔过来,簇拥着他们去教室。

  郑三雄、张琳是湖北省武昌水果湖第一小学的骨干教师。去年9月,夫妻俩带上幼子和老母,克服重重困难来到革命老区黄冈麻城支教。让郑三雄和张琳感到欣慰的是,不到一年的时间,他们不仅收获了工作的成果,还和这里的一切产生了难以割舍的情感。

张琳老师在课堂上教孩子们学英语。长江日报记者彭年 摄

  带上幼子和老母举家支教

  今年是湖北省教育厅等五部门开展“三区”教师支教工作的第8个年头。省教育厅直属的五所学校和麻城市几所教学比较薄弱的中小学结对,建起了教学交流的桥梁。

  郑三雄和张琳都有着20多年从教经验,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赛课奖项,深受学生喜爱。夫妻俩一直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到乡村、到老区支教。

  郑三雄出生在洪湖农村,至今都对少年时艰难的求学经历记忆犹新。“虽然农村已经富起来了,但城乡教育仍存在不小的差距。我想为乡村、老区的孩子做点事。”

  2018年,夫妻俩递交了支教申请书。考虑到他们带着毕业班,学校没有批准。2019年5月,他们再次申请。这次,学校同意了。

  困难随即而来。郑三雄夫妇的大儿子已考入西安交通大学少年班,但小儿子还不到5岁。母亲年过七旬,患有心脏病和高血压。把老人孩子单独留在武汉,夫妻俩不放心。

  “带着妈妈和孩子一起去麻城!”张琳提出了举家支教的想法。老人从未离开过武汉,起初有些不愿意。“但作为退休教师,她的教育情怀最终战胜了现实困难。”

郑三雄老师指导孩子们朗读语文课本。长江日报记者彭年 摄

  老人孩子急着要回麻城的“家”

  一家人突然换了新的生活环境,虽然思想上有准备,但还是难以适应。

  因水土不服,刚到麻城没几天,儿子因螨尘过敏身上起了不少小红痘,痒得整晚睡不着。夫妻俩把房间整体除尘,又铺上塑料垫子。两个星期后,小红痘才渐渐消退。

  到了冬天,住惯了暖气房的老人和孩子,冻得不行。盖上两床被子,搭上羽绒服,被窝里还是手脚冰凉。

  “那段时间我们也忙,小孩又冷又孤独,每天问得最多的就是什么时候回武汉。”张琳说,夫妻俩总是互相打气。老人受不了,他们做工作。孩子不愿意,他们想办法哄。

  一家人的生活慢慢走上正轨。让他们欣慰的是麻城三小的同事们无微不至的照顾。学校叮嘱食堂给一家人加餐,同事带着老人逛市场,适应当地生活。儿子还在学校交到了好朋友。周末有空回武汉,一天不到,老人孩子就急着要回在麻城的家。

  教学方式让师生收益颇多

  “孩子们的方言口音太重,形成了错误的发音习惯。”郑三雄说,刚到学校开始上课时,经常听得云里雾里,孩子们把“给”读成“哥”,“水”读成“许”。

  为了纠正孩子们的发音,郑三雄把自己读的拼音录下来,传到家长群。家长让孩子跟着录音读,再录音上传。郑三雄一个一个地听就到了深夜。第二天,他再找到发音错误的孩子,一点一滴纠正口型和发音。

  功夫不负有心人,拼音测试当中,郑三雄班上的24个同学100分,合格率达到了94%。

  不仅是学生,麻城三小的老师也受益匪浅。郑三雄的第一堂展示课《ai ei ui》,课上表演的“拔萝卜、ai 、ei、 ui”动作,用拔出萝卜后的语气词,让学生们很快记住拼音,给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除了教学经验,还有他们严谨的态度。”麻城三小一年级组教师刘丽莎说,每次遇到教学问题,郑三雄和张琳都会翻阅各种资料给出科学、严谨、详尽的解答,对学校的年轻教师影响深远。

  爱生如子有了更多不舍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里很多孩子是隔代留守,缺乏关爱。”郑三雄和张琳说,教育就是爱,就是要用更多的方式去爱孩子,让他们体会到被爱的幸福。

  张琳心中,成人比成才更为重要,要让孩子们形成正确处事的方法和健康的心理。课堂上她总是联系生活,引用故事,循循善诱。她风趣快乐的风格感染着学生。在学校经常看到快上课了,孩子们欢天喜地到办公室去迎接她;下课了,她又被一群孩子前呼后拥送回办公室。

  “每天都被为人师表的幸福感和成就感充盈着。”张琳说,每次放长假前,孩子们都会问:“还回不回来?”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孩子们欢呼雀跃。

  转眼,一年的支教接近尾声。不舍,不仅是麻城三小师生们对郑三雄和张琳的情感,也是夫妻俩对这里深深的眷恋。(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卫华 通讯员 所昫澎)

责任编辑:何霄
  • 湖北省文明网站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hbwmwxxbs@vip.163.com    鄂ICP备180252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6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