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中学以党史、校史为底色 师生同上一堂思政课

A-   A+
发表时间:2021-03-23 09:04    来源:湖北文明网

  100年前,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启中国革命新航程。

  13位中共“一大”代表,有5名来自湖北,其中董必武、陈潭秋、李汉俊3人出自武汉中学。

  1920年成立的武汉中学,百年来如何将红色精神薪火相传?

  “以党史、校史为底色,组织师生开展常态化党史教育活动,让革命的发源地成为红色精神的传承地,让一代又一代青年教师、莘莘学子传承红色基因,扬帆奋进新征程。”3月22日,武汉中学党委书记曹双华说。

  “每天都有无数机会学习党史”

  “交流话剧《董必武》观后感,学习党员权利和义务,采访优秀党员……”说起学校开办的党校课程,武汉中学学生会主席刘昕睿如数家珍。

  武汉中学课余党校自1981年起开办,课程内容丰富多样,既有思想理论课,也有实践活动课。课程结束后,学员们还要参加结业考试,并提交学习心得。

  “对中学生进行党史教育,不能采取理论灌输的方式,要在各类活动中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武汉中学团委书记江黛介绍,该校多年来坚持“红色德育”,让学生在红色校园中持续受到熏陶,自发地学习领悟党史。

  走在武汉中学校园里,处处可见红色印记。走廊上、橱窗里,都有革命先辈事迹介绍;班级黑板报、校园广播里,时常介绍党的发展历程。“学校希望通过这样耳濡目染的方式,让学生铭记历史,立德树人。”江黛说。

  在课堂上,武汉中学更是将红色资源运用到方方面面——

  语文课,学生们主动阅读红色经典;历史课,老师倾情讲述党的奋斗史;音乐课,革命歌曲唱响校园……党史与学科紧密结合,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就能走近党史,感悟更深刻。

  “我们每天有无数机会学习党史。”刘昕睿说,班里有语文课前组织演讲的传统,许多同学演讲时都选择了党史相关内容。

  “从准备素材、演讲再到演讲后讨论,大家对党史的领悟就会更多一分。”她说。

  “红色基因是学校的精神支柱”

  “这里每栋楼都有历史故事。其中,贤琮楼、潭秋楼、汉俊楼之名,分别取自学校走出的中共‘一大’代表董必武(原名董贤琮)、陈潭秋、李汉俊。”3月22日,襄阳延安精神研究会成员前来参观,武汉中学党政办副主任陈思担任讲解员。

  为激励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更加深刻地学习党史、发扬红色精神,武汉中学成立“红色之梦”青年教师讲解队,向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讲校史、讲党史,陈思是其中一员。

  “听人讲和给人讲的效果大有不同,准备讲解的过程是深度学习的过程。”陈思说,这让她更深刻理解了董必武提出“朴诚勇毅”四字校训的历史延续。

  在武汉中学校史馆里,展示了当时校园浓厚的革命氛围:李大钊等来校讲学,宣传共产主义思想,研究俄国革命问题和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思潮……

  “红色基因是学校的精神支柱,我们有义务让更多学生、更多人走近这段历史,并且传播出去。”陈思说。

  如何发挥党员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引导青少年学生听党话、跟党走?

  武汉中学的做法是,为新入职教师讲校史、党史,定期举办读书会分享学习心得,组织党员老师去社区参观学习、了解基层声音。

  “以教育教学为主阵地,将党史教育融入常态化工作与教学中,引导师生‘同上一堂思政课——信仰的力量’。”曹双华说。(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婧 曾雅青 实习生 钟娣 欧阳纯朴 书雨)

责任编辑:何霄
  • 湖北省文明网站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hbwmwxxbs@vip.163.com    鄂ICP备180252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6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