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仙桃市胡场镇三步村村委会会议室,40多名种植养殖户围坐在一起,津津有味地倾听志愿者、省农业农村厅专家汤亚斌讲授养殖小龙虾技术。“专家支招,今年收成更有盼头。”养殖户张群香充满信心。
“弘扬志愿精神 助力乡村振兴”。当日,第58个学雷锋纪念日到来之际,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联合团省委、省民政厅等省直部门组织11支志愿服务队相聚在仙桃市胡场镇,联合开展湖北省助力乡村振兴志愿服务集中示范活动,为乡亲们送去政策理论宣讲、农业技术培训、卫生健康咨询、应急救援辅导、困难人群关怀等多项志愿服务。
当日,省志愿者协会副会长、卓尔公益基金会秘书长汪素娟代表湖北省志愿者协会发出倡议,积极弘扬志愿精神,助力乡村产业振兴、乡村生态振兴、乡村乡风文明,深耕“三农”沃土,织梦乡村未来,全力绘就彰显荆楚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不忘初心,进步奉献;躬身入局、尽责担当;乘势而为、勇建新功,争做冲锋陷阵的闯将,攻城拔寨的尖兵,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志愿者代表、省农业农村厅农艺师曹鹏向全省志愿者倡议。
活动现场为11支湖北省助力乡村振兴志愿服务队授旗。随后,11支志愿服务队按照预定安排,进村开展理论政策宣讲、科普知识宣传、种养技术推广、垃圾分类普及、医疗健康义诊等志愿服务示范活动。
省委十分重视志愿服务工作,出台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志愿服务工作 助力基层社会治理的意见》,全省3万多个志愿服务组织、120万名志愿者,在战疫、战洪、战贫中担当、奉献,受到社会各界充分肯定。目前,我省志愿服务事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在城市社区、广袤农村蔚然成风,成为全省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道靓丽风景。 (湖北日报 记者吴文娟)
理论宣讲“对味口”“蛮解渴”
站在新的历史交汇点上,“三农”工作如何定方向、明路径? 3月5日,省委宣传部理论宣讲志愿服务活动走进胡场镇,省委宣讲团成员、华中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李恺,与基层党员干部、种养殖大户展开交流。
李恺教授围绕“中央一号文件”的总体要求、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列举周边省市及发达国家农业发展实例,剖析诠释理论。
讲座中,以色列现代农业、宜昌土老憨集团、潜江小龙虾、建始县扶贫产业等一个个关于农村农业发展的热门词汇、成功案例,让课堂生动活泼,“高大上”的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李教授讲到,美国农民全程机械化采收棉花,采回的棉花连棉籽都去掉了,直接成了半成品。”谈到农业现代化话题时,枣子湖村村干部陈方英很有感触。他说,推进农业现代化,机械化很重要,不仅解决了农村劳动力短缺的问题,还可以提高农业生产质效。
祠堂湾村党员谢先洲认为,“人”的问题也很关键。“农村种地的都是上了年纪的人,有好的种养殖项目,大家都没精力干,也不懂市场。”谢先洲说,村里准备从土地流转“破题”,推进规模化种植,把土地交给会种地、懂经营的人,带着村民一起干。
关于“三产融合”, 李恺教授分享了洛可可创意农业土豆庄园。庄园将一枚小小的土豆“吃干榨净”,在那里,可以享受到100多种风格迥异的特色土豆产品,例如土豆面膜、土豆洁面乳、 土豆冰淇淋等。
“创意是水,可以滋润农业。种子准备好时,一泡水它就发芽了。”胡场镇的“种子”是什么?李恺教授认为,可以结合实际,在袁排、麻胡公路一片,建设虾蟹交易中心;在318国道沿线,对接仙桃城区打造果蔬采摘产业园;在砂石码头、蔡胡公路一片,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阿尔迪、仙桃源等现代农业示范区。 (仙桃日报全媒记者 胡纯波)
科技春雨润梨园
图为伍涛博士现场指导工人进行花前复剪。 摄影 记者 陈亚东
初春,小雨,张俊霞农业生态园一片火热。省科技厅科技特派员、武汉市农科院高级农艺师张敏,正在园里教大伙儿大棚蔬菜种植技术。
在下麻村村委会,市级科技特派员张翔此时正为养殖户作虾蟹养殖技术培训。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市已建立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67个,众多像张翔一样的科技特派员,活跃在田间地头。
这是全省助力乡村振兴志愿服务集中示范活动的一幕。省市农业科技专家与村民面对面,带给他们最新鲜的实用信息和技术。
“棚架梨树的延长枝不能压的过低,枝头的花也不能留,否则会影响树冠扩大。”湖北阿尔迪公司“双臂顺行式”棚架梨园内,一抹“志愿红”很靓眼。省科技厅科技特派员、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伍涛博士,正在指导栽培管理人员花前复剪。
梨园内,伍涛博士一边查看梨树,一边向工人讲解棚架梨树修剪方法,时不时拿起剪刀作剪枝示范。说起参加当天的志愿活动,伍涛很高兴:“这样的活动,既能增加老百姓的科技知识,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也给村民提供了了解新技术的渠道,实现技术与产业的对接,助力乡村振兴,一举多得。”
鲜红的志愿服务旗帜飘扬在梨树间。阿尔迪梨树栽培管理人员边听边记,稀稀疏疏的小雨中,顾不得从发梢滑落的雨滴。管理员李必旺说:“我平时就和博士有微信联系,询问一些技术问题,今天的现场讲解印象更深,更好懂。”
李必旺在阿尔迪做梨树栽培管理近两年,他一边摸索,一边请教专家教授,渐渐有了自己的心得。听现场讲解,他更专心:“过去技术不精,梨树树形结构不好,品质不高,今天听了博士关于留枝技术的讲解,让人豁然开朗,也对今后的工作更有信心。”(仙桃日报全媒记者 陈亚东)
红十字“救”在身边
图为省红十字会志愿者服务现场 摄影记者 郑恒
应急救护培训进乡村 摄影记者 晴霄
与会人员翻阅《仙桃日报》了解我市志愿服务工作。 摄影记者 晴霄
“双手交叉,掌根重叠,利用上半身的重量向下按压 30次,胸廓有微微起伏,说明施救有效。”台上,志愿者双膝跪地,示范讲解心肺复苏的相关知识。台下,不少居民跟着比划。
3月5日,在胡场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来自省、市红十字会的志愿者们为居民开展应急救护培训。省红十字会救在身边培训中心专职讲师马可玲,现场进行救护技能演练。
马可玲长期从事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工作,多次指导完成省市救护技能演练,曾担任第一、二、三、四、五届全国红十字应急救护大赛湖北代表队教练。活动现场,马可玲结合实操,向大家讲解演示了心肺复苏、人工呼吸等紧急救护技能。
志愿者还现场邀请居民进行演练,手把手教大家进行心肺复苏的实际操作。来自集镇老街的郑三月说:“这个技能太实用了,以前碰到类似的紧急状况,想帮忙却不知道怎么帮,以后再有这样的情况就不怕了。”
省红十字会还向居民们发放了红十字急救包,帮助大家掌握更多的日常急救知识,在遇到突发状况时能够科学自救、互救。
近年来,市红十字会依托社区工作者、医护工作者,成立了8支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光明天使、春暖家园、应急救援等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应急救护知识进机关、社区、学校、农村等,提高全社会应急救护知识普及率。(仙桃日报全媒记者 胡纯波 通讯员 汪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