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市黄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激活更多力量服务群众

A-   A+
发表时间:2021-01-26 11:27    来源:湖北文明网

  2020年12月5日国际志愿者日    

  有需要的地方,就有“红马甲”。作为全国第二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黄冈市黄州区激活红色力量、青春力量、巾帼力量、文艺力量等,引导6.3万名志愿者投身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助力疫情防控、创文创卫、乡村振兴、经济复苏,全力补齐基层力量欠缺、治理薄弱的短板,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黄州区委书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任夏志东说,未来黄州将持续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主阵地”、服务基层群众的“综合体”、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前哨站”、弘扬文明新风的“新引擎”。

 

  2020年9月3日上午,毛纺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育美义剪志愿服务队在宇济一号小区内开展了一场“你我同行 ‘义’起行动”爱心义剪进社区活动

  多种力量补齐基层治理短板

  他们是党员干部,他们是普通群众,他们是团员青年,他们是巾帼力量……在古城黄州,各种力量汇聚,激发社会治理活力。

  红色力量下沉小区

  城市治理的边界在哪里?疫情防控中,黄州区发现,居民小区才是城市最基本单元,但由于基层力量欠缺,小区基本处于难管的境地。

  志愿服务,破解难题。黄州区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信息平台及时发布志愿服务项目,近1万名市区下沉党员干部为主力的894个小区党员志愿服务先锋队,参与到小区的各项服务中,努力构建共治共享的城市基层治理格局。

  翡翠一品小区位于黄州区西湖社区,有55栋住宅楼、2742户4600多名居民,是黄冈市区规模最大、入住户数最多的小区,也是近几年居民投诉最多的小区之一。“小区各种事情多,单靠物业公司的力量很难解决。”居民说。

  2020年起,翡翠一品小区党支部和业委会决定成立党员先锋志愿服务队,下设法治宣讲、读书、摄影、舞蹈、健身、围棋等24支专业队。下沉党员根据各自专长分别担任各服务队队长,居民有相关兴趣爱好可自愿加入。

  “从疫情值守到整治违建违停、教学广场舞,都有人参加。”下沉党员、黄冈师范学院老师韩冰清是文艺活动志愿队队长,她说,“志愿服务队一举两得,党员引领、居民参与,小区越来越像一个大家庭。”

  亮相、发声、管事,党员干部下沉居住地小区,每月至少开展4小时志愿服务,实现“双报到、双报告”制度化常态化,为社区(小区)治理提供坚实组织保障和力量支撑。

  按照党员下沉要求,坚持市区一体原则,依托长江云,在黄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信息平台上个性化设置党员下沉模块,通过这个模块,发布志愿服务活动,记录党员下沉活动和时长,助力下沉党员参与社会基层治理工作。

  青春力量绽放基层

  2020年汛期,汪家墩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4个孩子正跟随志愿者刘东方做游戏,这些孩子的监护人都在江堤防汛。

  “文明实践站提供场地,我们只是出点力,为防汛人员解决后顾之忧。”刘东方是首都医科大学在读研究生,听说汪家墩社区防汛人员的难处后,他和戴诗琪等5名年轻志愿者主动报名,每天抽出时间值班,负责看护、指导孩子们完成作业,“有时还教唱歌画画、开办卫生讲座,所有服务全部免费。”

  长期以来,“资源少、组织难、缺能力”等问题困扰着基层公益服务的发展。黄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指导基层所站,发动黄冈师范学院、黄冈职业技术学院、黄冈中等职业技术学院4万余名团员组成青年志愿服务队,为群众提供服务。

  每周五下午3时,陈策楼镇聚星小学音乐教室,歌声悠扬。三年级53名小学生,正在全神贯注地上音乐课。教孩子们唱歌的并不是聚星小学老师,而是麦田公益服务中心志愿者。

  和大多数农村小学一样,聚星小学师资力量有限,艺术类教师力量更薄弱。在陈策楼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牵线下,麦田公益服务中心从黄冈师范学院招募志愿者,出任艺术团老师,围绕音乐、舞蹈、公益实践三方面,为聚星小学孩子们设计艺术教学方案。“我教音乐课,每周一次,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播下音乐的种子。”志愿者胡钦月说。

  巾帼力量温暖邻里

  “针从上边织,线从右边绕。”“猫头靴这种织法好看。”1月19日,在潘家湾社区吴连英家里,12名阿姨聚在一起织棉靴,准备送给社区的孤寡老人越冬。

  61岁的吴连英是潘家湾社区夕阳美舞蹈队队长。“跳舞之余,姐妹们喜欢聚在我家喝茶聊天、切磋手工。”性格开朗的吴连英说,在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指导下,她们去年开始学习政策、调解邻里矛盾、做公益活动。

  潘家湾社区妇联主席易枝说,社区只要有志愿服务活动,夕阳美舞蹈队的大妈们总会出现在队伍中——元宵节为高龄老人包汤圆、送汤圆;义务清除街头巷尾纸屑、烟头等垃圾;走上街头宣传环保……“哪里需要,一个电话就能来。”

  在铝业小区,暖心一幕时常出现:一位阿姨搀扶着一位失明的婆婆遛弯。这位阿姨叫吴桂芬,是铝业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服务队队长。她得知陈婆婆因失明脾气变得暴躁后,多次上门看望和开导,帮陈婆婆逐渐打开心扉,“我就是你的眼。走,我们一起下楼去逛逛。”

  黄州区赤壁大道和新港大道交汇处,每到下班高峰期,车流滚滚,黄州区第一中学女教师童云霞,经常头戴小红帽、身着“红马甲”,在斑马线一侧协助交警执勤站岗,引导行人文明过马路。“我每周都要参加几次这样的志愿者活动,每次站上一两个小时,可以影响一部分人,为城市文明程度的提高做一点努力。”她说。

  2020年12月5日,一支由黄冈市、区妇联组织的妇女宣讲队走进黄州区建新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居民宣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当天,建新社区巾帼志愿服务启动仪式顺利举行。

  文艺力量激励群众

  “戴口罩,莫聚群。多洗手,勤扫庭。若发烧,报实情,不慌张,遵医行。”连日来,这段清脆的快板书在黄州区各个村落响起。

  紧跟时代步伐,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黄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联合区文旅局, 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红色文艺轻骑兵”为载体,创作湖北大鼓《十劝大家莫出门》、黄州方言《湖北农村防疫口诀》、黄冈善书《隔离》、快板《十项防控记心尖》等作品,组织各类文化志愿服务队伍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走进抗疫抗洪前线、老旧小区改造现场。

  黄州区红色文艺轻骑兵成员王娟说,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政策,群众喜欢看、喜欢听。2020年夏天,她作为表演团队的一员,冒高温上江堤,开展“送一段快板、送一首歌、送一次义诊、送一段鼓(湖北大鼓)、送一碗汤”志愿服务活动,每到一处,精彩演出都赢得“防汛大军”的热烈掌声。

  黄州区文化馆馆长邵四喜说,像王娟一样,一大批“草根”文化达人在志愿活动中,展现各自才华,也带动周边群众参与其中,激发着黄州人民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热情。

 

  2020年医务工作者进行“八一”慰问 

  协同联动带来“高标准低投入”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各地均处于探索中,如何解决“谁来做、做什么、怎么做”?

  黄州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副主任张全斌介绍,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党委的一项中心工作,协同联动各个行业、行政资源、社会资源,是黄州区最大的特点。

  2019年10月以来,黄州区建好1个区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0个乡镇(街道)级实践所、143个村(社区)级实践站,实现三级全覆盖。在阵地建设上坚持“高标准”:无论是区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还是实践所、实践站,必须达到“六有”标准,即有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场所、有所站简介、有组织架构、有志愿者队伍、有志愿服务清单、有活动计划。

  不过,“高标准”并不等同于“高投入”。赤壁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共三层楼,总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内设文明实践之家、公益社会组织之家、社工之家、志愿服务之家、文化之家5个功能区,还有一个1000多平方米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资金投入并不多,我们全方面整合原来的街道文化站、社工之家、志愿者服务站等机构的阵地、人员、设备、职能,突出功能要素,优化资源配置。”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负责人童承志介绍。

  黄州区整合陈潭秋故居、遗爱湖书城、李四光纪念馆、市科技馆等文化资源,作为文明实践基地,将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设在市区文化地标——遗爱湖公园,用最小投入最大限度实现“传递新思想、引领新风尚”的使命任务。10个乡镇(街道)文明实践所、143个村(社区)文明实践站,都是利用现有办公用房改造而成,投入多的二三十万元,少的仅几万元。

  如何做到少花钱多办事?张全斌介绍,区里充分整合文化站、文体广场、便民服务大厅、党员活动室、社区大讲堂、百姓大舞台、四点半学校、卫生室、律师调解委员会等现有存量资源,统筹推进中心所站的建设,就地打造基层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

  新时代文明实践,主体力量是志愿者,主要活动方式是志愿服务。按照“1+8+N”模式,在区志愿服务总队的领导下,纵横推进中心、所、站理论宣讲“初心”服务、便民助民“暖心”服务、文体文艺“悦心”服务、教育科技“慧心”服务、卫生健康“贴心”服务、环保生态“爱心”服务、平安法治“安心”服务、文明倡导“益心”服务等“八心”志愿服务队伍网络,结合市区党员下沉社区小区培育“N”支特色志愿服务队伍。自下而上收集群众需求,制成“八心”志愿服务清单,统筹推进全区志愿服务活动。

 

  2020年9月24日,一字门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垃圾分类讲解 

  打造“指尖上”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2020年6月,黄州区建成全省首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信息平台,构建“群众点单、中心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服务模式,线上线下收集群众需求,按照分层分类分众的标准,让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更加精准便捷。

  2020年12月2日,家住保利小区的姜明德老人家里,迎来一群社区志愿者。姜明德是一位老红军,95岁高龄,患有心脏病,常年坐轮椅行动不便。几天前,四海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络员周梅通过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信息平台得知,老人的轮椅出现小故障,还想理个发,于是组织5名志愿者专程上门为老人服务。

  “姜爷爷是一位老红军,为国家流血流汗,今天我上门为他理发,感到非常荣幸。”志愿者艾启华说。

  四海社区有支“五老公益联盟”志愿服务队,40多人都是老党员、老医生、老教师、老模范、老干部。由于他们多是退休的婆婆,居民们都称他们为“超能奶奶”。过去,“超能奶奶”们需要自己寻找服务需求信息和服务对象,如今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实现供需信息网上对接。

  黄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主任殷霞介绍,信息平台设有“阵地组织”“政策理论”两个中心和“我要点单”“活动报名”“加入团队”“文明地图”等8个板块,“我要点单”位于平台首页所有子项目之首,设计友好,操作方便。

  登录黄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信息平台首页,点开“我要看排名”,志愿者个人和团队参与活动的次数、内容、服务时长等一目了然,可自动生成自己的志愿者证书。

  2020年9月,家住印染社区的辜爹爹摔伤后高位截瘫,手术后插着导尿管回家休养。导尿管需要定期更换,社工将辜爹爹的求助信息,发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信息平台。很快,就有医生志愿者带着护理包上门,麻利地为老人更换导尿管。

  印染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社工石晶说,居民遇到了什么麻烦事,可以通过信息平台联系该中心,该中心也会组织相应专业背景的志愿服务者出面解决,非常迅速,也很精准。

  六福湾社区是一个整体搬迁还建社区,居民多为失地农民,2020年疫情中很多人找不到工作。六福志愿服务队将居民的求职信息发到信息平台,有75位居民因此在家门口实现再就业。

  黄州区区长、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第一副主任胡凯说,黄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有实名注册志愿者6.3万多人、志愿服务队1300多支,随时随地为群众提供“点单式”服务。比如,灾后生产自救,就派农技人员送技术下乡;乡村留守儿童多,就开设假期公益课堂等;农村老人看病不方便,就组织医疗志愿者入村义诊。

  专家点评

  凝聚起共建共治共享的磅礴力量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院长 胡宗山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党中央对宣传思想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作出的一次重要部署,对于提升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都具有重要意义。

  纵观黄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设,由点到面,从城市到农村,“实践中心——实践所——实践站”三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体系架构完善,正成为群众学习理论政策的学校、丰富文化生活的舞台、倡导移风易俗和开展志愿服务的平台,受到广泛欢迎。

  志愿服务从线下走到线上,激活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职能,在服务群众中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凝聚群众,既解决实际问题又解决思想问题。在润物无声中,凝聚起共建共治共享的磅礴力量。

  名词解读

  七个体系

  组织架构体系实体化

  实践阵地体系标准化

  服务队伍体系多元化

  服务项目体系品牌化

  志愿活动体系大众化

  组织管理体系信息化

  激励保障体系制度化

  “1+6+N”标准

  “1”即统一新时代文明实践标识,“6”即有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场所、有所站简介、有组织架构、有志愿者队伍、有志愿服务清单、有活动计划,“N”就是各所站点的自身特色活动风采展示。

  “1+8+N”模式

  在区志愿服务总队的指挥下,统筹纵横推进中心、所、站理论宣讲“初心”服务、便民助民“暖心”服务、文体文艺“悦心”服务、教育科技“慧心”服务、卫生健康“贴心”服务、环保生态“爱心”服务、平安法治“安心”服务、文明倡导“益心”服务等“八心”志愿服务队伍网络,结合市区党员下沉社区小区培育“N”支特色志愿服务队伍。(湖北日报 黄冈市黄州区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王炯
  • 湖北省文明网站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hbwmwxxbs@vip.163.com    鄂ICP备180252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6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