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菜,与湖北人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也是我省正在发展壮大的千亿产业之一,其背后凝聚着无数人的智慧与努力。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了解到,湖北经济学院教授卢永良、邹志平,青年教师沈思静三代师徒,40多年接力传承、创新推动楚菜发展,他们的故事在业界传为佳话。
楚菜领军人物卢永良擅长“做鱼”
“一辈子专注于研究楚菜。”今年1月15日是卢永良67岁生日。坐在工作室暖阳下,他对记者打开了话匣子。“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卢永良喜欢读毛泽东诗词,也对“做鱼”情有独钟。17岁时,他在武汉大中华酒楼开始学习烹饪;29岁,以“茄汁鳜鱼”“海参武昌鱼”“清汤橘瓣鱼氽”“白云黄鹤”四大作品一举成名,跻身“全国十佳厨师”之列,被中国烹饪协会授予“中国烹饪领军人物”。卢永良说,鱼米之乡的湖北人爱吃鱼,目前食用鱼类有50多种,他能制作近千道楚菜,其中“海参武昌鱼”“红焖武昌鱼”等入选“湖北名菜”、“中国名菜”。同时,卢永良也是省级“非遗”武昌鱼制作技艺第三代代表性传承人。
1994年,湖北经济学院开设烹饪专科专业,卢永良于1995年调入任教,从教25年来,他为我国烹饪界培养了一批应用型人才,一直为传承、推广楚菜忙碌着。近期,卢永良作为主力参加省商务厅组织的“楚菜师傅”培训活动,陆续赴黄石、宜昌、荆州、荆门、咸宁等地讲课、示范,深受各地厨师们喜爱。卢永良说,今年要跑遍全省17个市州,培养1000名“楚菜师傅”,选拔100名“楚菜大师”,进一步推进楚菜技能等级化、标准化,留住正宗家乡味。
中青年代表邹志平把一道菜做到极致
“勤奋、有悟性,是徒弟中的佼佼者。”谈起邹志平,卢永良赞不绝口。18年前,两人相识于洪山宾馆。卢永良回忆,当时推荐人、已故“中国烹饪大师”汪建国牵着邹志平的手,郑重地嘱托一定多多关照这个徒弟,“实际上邹志平很快就能独当一面。”
2006年1月15日,邹志平清晰地记得这个拜师的日子。随后,他跟着卢永良学厨艺、当助教。邹志平苦练的绝活“橘瓣鱼氽”“快速大刀杀鳝鱼”两个烹饪项目被认定为首批中华厨艺绝技绝活。在传承师父清蒸武昌鱼、红烧武昌鱼等代表菜品的基础上,邹志平又开拓了香煎武昌鱼、飞燕武昌鱼等,成为省级“非遗”武昌鱼制作技艺第四代代表性传承人。
湖北有“无藕不成席”的习俗。邹志平按莲藕生长过程、质地变化,琢磨出了炒煨蒸炸等多种技术,研制出80多道传统及创新莲藕菜品,出版了书籍《中国莲藕菜》,体现荆楚特色、中国味道。“用一生的精力,把一道菜做到极致。”邹志平认为,这是一个厨师的工匠精神。2020年,他荣获了“全国技术能手”称号。在卢永良推荐下,邹志平也成为湖北经济学院的一名教师。近三年来,邹志平连续担任第44届、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烹饪项目中国选拔赛评委、湖北省集训队专家教练组组长,47岁的他已成为全国烹饪界中青年杰出代表。
青年新秀沈思静中西融合推动创新
个子瘦小,但特别有韧性。大二时,沈思静从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校级选拔赛中脱颖而出,引起指导老师邹志平的注意。因该赛事中没有中餐赛项,沈思静转攻西餐。在邹志平的悉心指导下,她在531天的“魔鬼”训练中一路过关斩将,陆续获得湖北省总决赛第一名、全国选拔赛第二名、全国总决赛第三名。邹志平说:“这个看似柔弱的女孩,特别刻苦努力、勤奋认真。”
沈思静于2020年6月本科毕业后留校,成为年龄最小的青年教师。留校后,沈思静参加了首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又摘得西式烹调项目全国第二名(银牌)。2020年12月28日晚,湖北经济学院举行“推动楚菜创新发展学术研讨会——楚菜品鉴会”,17道新式楚菜打造现代“楚宴”。沈思静借用西餐制作、摆盘技巧,选用蔡甸牛肉、毛嘴卤鸡、恩施土豆等地标食材,做出创意楚菜《灵秀荆楚》,获得品鉴专家团队肯定。
据了解,省政府颁布的《关于推动楚菜创新发展的意见》中提出,要将楚菜打造成“湖北走向世界的一张亮丽名片”。23岁的沈思静说:“今后将在传承传统基础上,推动楚菜制作方法和搭配创新,向世界推广楚菜。”目前她正在指导本校大学生李夏薇,征战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龚雪 通讯员 金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