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7时,碧石村蓝白相间的垃圾收运车上的大喇叭准时响起,驶向村头。
一听到“歌声”,村民梅欣然立即走出家门,拿着村里专配的垃圾桶,将自家生活垃圾分类投入垃圾收运车。垃圾车分成两部分,车辆左侧写着“可腐垃圾”,右侧写着“不可腐垃圾”。
“我把菜叶子、瓜果皮放入‘可腐垃圾’类,把报纸、瓶子、塑料袋放入‘不可腐垃圾’类。”梅欣然说。
垃圾分类,事关老百姓生活的“关键小事”,考验着基层治理水平。鄂州市鄂城区坚持“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理念,以党建引领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在更高层级、更高水平上推动美丽乡村建设,让绿水青山重现,农情乡愁长存。
源头分类 推动文明习惯养成
作为鄂州市城乡生活垃圾分类的试点乡镇,2020年9月下旬,碧石渡镇在碧石村和李家境村启动垃圾分类试点工作。
“过去,全村一个5平方米的垃圾房,要容纳306户村民的生活垃圾。每天,垃圾房里的垃圾都堆得溢出来了,风一吹,垃圾到处飞。一到夏天,那气味刺鼻,离垃圾房较近的几户村民都不敢开窗透气。”提起以前的环境,碧石村村民张德安直摇头。
农药包装盒、蛇皮袋子、薄膜纸、易拉罐等废品垃圾能烧的就烧,实在没办法的,村民自己挖个坑埋了。“装肥料的麻袋、农药瓶数量多,经过风吹日晒不仅不会降解,而且还会导致有毒物质渗透进土壤,危害十分严重。”碧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简开雄说。
为改变现状,碧石渡镇、村干部多次到外地取经,并结合实际,制定了“镇主导,村主体,群参与,企运营”的垃圾分类工作机制。
碧石村村委会以党员带头、村干部包组等形式,对村民信息进行摸底,在分类垃圾桶上标注户主姓名,发放到户,并利用广播、公开信、入户讲解等方式,让村民了解垃圾分类工作。
李家境村创新推行“党员中心户”。按照居住相邻、从业相近,易于集中、便于管理的原则,把乐于服务群众、文化程度较高、群众威信高的党员确定为党员中心户。党员中心户结合自身实际,上门为群众宣传指导垃圾分类知识方法和提供相应帮助。
目前,该村以“党员中心户”为中心建立网格点,实行“片区管理责任制”,对垃圾分类实行网格化管理。每名党员中心户在自己带头做好垃圾分类的同时,指导、监督好所联系农户的垃圾分类工作,力争做到责任具体化,目标明确化,管理精细化。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党员的带动下,村民自发成立了垃圾分类志愿小分队,帮着村委会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协助保洁人员开展垃圾回收等工作,大大缓解了村“两委”工作压力。
“垃圾分类与村民生活细节相关,首先要一改过去的‘一包丢’,推动好习惯养成。因此,在源头,碧石渡镇采取最基础的‘两分法’,即垃圾按‘可腐’或‘不可腐’分类。然后增设专职保洁分拣员,负责对村民分好后的垃圾进行‘可回收’、‘不可回收’和‘有害’的再分类。”碧石渡镇相关负责人说。
老习惯有了新变化,不仅是宣传到位,还有方法得当。
在推广垃圾分类中,中小学生是生力军。
易拉罐和牛奶盒制成小汽车,一次性筷子圈成置物罐……在该镇矿机小学,孩子们变身“巧工匠”,将垃圾制作成一个个精美的艺术品。
为让同学们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该校定期开展垃圾分类培训,并在每个班级设立一名垃圾分类管理员,发放一张积分卡。五年级学生梅振宇是班上的管理员,他说,平时帮同学们正确进行垃圾分类,大家都很认真。
学好一个,带动一家。梅振宇的书包里总放着一张垃圾分类宣传单,一有机会就向爷爷奶奶和周末回家的爸爸妈妈宣传垃圾分类,他们一家人已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
在党员干部的带动、小手拉大手的感召下,村民们的垃圾分类意识不断提升,碧石渡镇正上下齐心协力改善乡村生态环境。
垃圾减量 从投放到处置全程管控
冬日的清晨,寒气逼人,乡村笼罩在薄薄的浓雾中。
碧石村的垃圾收运员程新明穿好工作服、扎紧袖口,带上工具,开着电动收运车载上同事董良玉和村委副书记吴翠华,一同进村挨家挨户收集分类垃圾。
“村里有两台垃圾分类车,可收集垃圾300户,我们党员每天跟车入户,边收集边宣传。区分农户家垃圾分类是否正确,我们手把手教他们。”吴翠华介绍,垃圾投放按照“四分”原则进行。四分是指易腐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通过近期挨家挨户上门宣传,党员带头先行等,垃圾投放正确率达到80%。
碧石渡镇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将试点村的垃圾收转运处理工作外包给湖北众航环保有限公司。“通过引入专业公司建立市场化模式,全镇垃圾逐步建立从分类到处理的闭环。同时整合集镇环卫清扫、村组保洁、生活垃圾分类三支队伍,实现‘三网融合’,打造‘户分类、组清扫、村收集、镇集中、区转运、市处理’的垃圾分类处理机制。”碧石渡镇党委委员谢峰说。
与此同时,碧石村村党支部还建立了相应的考核机制。垃圾分类收运人员每天会对每户收集的2种垃圾进行称重,汇总统计,作为村民参与垃圾分类每月红黑榜排名依据,并作为年度评选“十星文明户”的重要指标,同时对分类不规范的加强宣传和教育,由表现优秀的进行帮扶指导。
70多岁的董望福是“红榜”里的常客。除了做好垃圾分类工作外,他还带头清扫庭院门前的生活垃圾以及庭院门前的道路。“大家都想上‘红榜’,就看谁做得更好。”董望福说,垃圾分类就像不乱扔垃圾一样,只要坚持习惯养成,大家都能做到。
两个多月以来,碧石村和李家镜村垃圾减量约460公斤/日。至目前,碧石村累计实现垃圾减量2.7吨,李家镜村累计实现垃圾减量3.5吨,预计全镇推开后可减量2.2吨/日。
垃圾有人回收,乡村风貌得到了提升。“村里有了保洁员和垃圾收运员,仿佛有了美容师,定点回收是‘去黑头’,不定时清扫是‘去粉刺’,短短几个月的时间,走在村里感觉都不一样了。”提到村里的保洁员,村民鲁汉明竖起了大拇指。
乡村变美了,吸引了城里人来休闲观光,一到周末,城里人来村里小住,种菜、赏花、观景,吃农家饭。
年过六旬的彭婆婆,种了4亩地,望着长势喜人的蔬菜,她心里乐开了花。“将这绿油油的蔬菜卖给农家乐,再也不用找儿子要零花钱了。”彭婆婆乐呵呵地说。
资源利用 末端再生处理变废为宝
2020年12月28日,李家境村村民李德胜吃过早饭,便按照惯例对生活垃圾分类,分别扔进庭院门前两个垃圾桶内,“绿色的装果皮剩饭一类的可腐化垃圾,灰色的装破布、废玻璃瓶等不可腐化垃圾”。
按可腐化和不可腐化区分,是李家境村和碧石村作的实践探索。李家境村走的是观光采摘的旅游路线,果树种植多。村民们在房前屋后砌上沤肥池,果皮、菜叶等可腐烂垃圾不出户就可直接堆沤肥。“咱这果树也不用化肥了,省了开支,果品质量更是提高了不少。”李家境村村干部李细杰说,家里种的果树和蔬菜,一年下来要节省好几百元的肥料费。
在碧石村堆肥场,记者看到堆肥场共设有9个单间,每个单间接收村里转运而来的易腐垃圾,如果皮,菜叶等。“撒上菌种发酵后,就能加速腐烂,成为有机肥。”简开雄说,这个投资20万元,占地200平方米的堆肥场每个月预计可让近30吨垃圾变成肥料,免费送给村民用于种植。让这些易腐垃圾“再生利用”,变废为宝,实现经济效益和环保双赢。
村民简建兵早年流转了近100亩土地,搞虾稻混养和果树种植。他说,用堆肥场里的有机肥,种出的水稻和瓜果味道好,价格高。由于需求量大,他还嫌肥料不够用。
目前,全镇投入使用的设施易腐垃圾和其他垃圾分类收集桶871对,垃圾收运车3辆,垃圾堆肥场1个。
如今走进李家境、碧石村,道路洁净,村民庭院郁郁葱葱,房前屋后花草生机盎然。村庄“气色”好了,“颜值”飙升,村民脸上都绽放着幸福的笑容。
“第二批将启动龙会山村、樟树岭村、金盆村、金文武村的垃圾分类工作,并逐步向全镇推广生活垃圾分类,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碧石渡镇党委书记王秋兰说。(鄂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