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文明的力量 宜昌喜获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

A-   A+
发表时间:2020-12-07 10:13    来源:湖北文明网

  

山水之城,文明之城。 (杨柳之 摄)

  11月20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宜昌再度蝉联全国文明城市。这是宜昌自2011年成为我省首个全国文明城市之后,持续夺得“四连冠”,全省唯一。

  此次,宜都也实现全国文明城市“两连冠”,枝江新晋全国文明城市行列。

  这一代表城市整体文明水平最高荣誉的“文明之花”,在宜昌可谓“花开三朵”,放眼全国也不多见。

  文明,一座城市的幸福底色,一座城市的内在灵魂。“文明之花”为何在宜昌持续开放、越开越艳?

市民在智慧菜市场购买蔬菜。

改造后的老旧小区。

  创建为民办实事

  11月18日一大早,宜昌市伍家岗区张家店农贸市场人群熙攘。装修一新的四层楼市场,灰色地砖干燥整洁,蔬菜、鲜肉、粮油等分区销售,过道十分宽敞。

  “以前非常拥挤杂乱,还有烧烤摊烟熏火燎。现在变得像超市一样,干净清爽。”家在附近的刘忠音老人,见证了市场的巨变。

  市场总经理周四清介绍,这是一家二三十年的老市场,去年投资500多万元进行了全面改造,不仅安装了新风系统,还配备肉菜追溯等现代管理系统,软硬件跨越式升级。

  这得益于宜昌自2018年开始的城区菜市场提质惠民三年行动。3年来,该市共新建菜市场27家、改造提升38家、取缔马路市场15家。

  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宜昌持续破解群众关注的“痛点”,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文明创建带来的实惠。

  3年来,宜昌共改造完成城镇老旧小区440个,5万多户、14万余居民的居住环境显著改善;98条背街小巷完成整治,拆除乱搭乱建1.3万平方米,清理杂物垃圾800余吨,城乡环境卫生水平明显提升;新建公共停车场54个,新增公共停车泊位12592个,停车难问题持续缓解……

  硬件提档,服务也升级。

  “晚高峰,北山坡转盘居然没堵车!”今年开始,不断有市民感叹,城区道路变通畅了。

  作为连接江南江北的重要通道,北山坡转盘让不少市民体验过堵在夷陵长江大桥上的无奈,有市民吐槽说:“上桥1分钟,下桥10分钟。”

  变化,源于疏堵治堵的新举措。2019年10月起,交警部门在夷陵长江大桥进城方向设置红绿灯,控制进城方向车流量,北山坡转盘处的拥堵显著改善。

  人行横道由45条优化整合为39条,有效提升了道路通行能力;城区主干道施划启用黄色禁停标线8200米,进一步还路于民;58个重点路段通过智能人行横道、绿波连续放行、红波梯级截流等,实行精细化交通管控……一系列疏堵“小手术”,让百姓出行更加畅通。

  数据显示,宜昌中心城区路段平均拥堵指数从2.19下降至1.65,平均车速由22km/h提高至32.7km/h。

  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利民。宜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力打造全国文明城市“升级版”,为城市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也积聚起老百姓满满的幸福感、获得感。

落叶缓扫留住城市韵味。

滨江公园骑行。

  14年如一日“六包六联”服务

  “以前这里是臭气熏天的垃圾堆,每次经过都要捂着鼻子。儿子每次回来看我和老伴儿,车也没地方停。”11月19日,家住西陵区山庄路社区的李红琴指着面前的停车场说,“现在好了,有了停车位,儿子回来看我们方便多了!”

  “这要感谢包联单位市住建局的支持。”山庄路社区党委书记、社区主任朱燕莉说,住建局将原来的垃圾山处理后,平整成小广场,规划停车位,安装太阳能路灯,摆上石桌石凳,“小区面貌焕然一新。”

  市级领导包联街道、区级领导包联片区、文明单位包联社区、街道(社区)干部包联小区、网格员包联楼栋、志愿者包联路段路口,自2006年开始,宜昌14年如一日坚持“六包六联”机制,从每一个街道到每一条路口,文明创建目标责任清晰。

  抓创建就是抓发展。宜昌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纳入全市工作大局,与疫情防控、“六稳”“六保”、爱国卫生运动、市域治理现代化、优化营商环境等中心工作有机结合,将文明城市创建贯穿改革发展全过程、渗透社会生活各方面,有效实现融入融合、共促共进,形成了文明城市创建的强大合力,筑牢了城市文明发展的深厚根基。

  创建之要,重在落实;落实之法,贵在督导。多年来,宜昌建立起月通报、季测评、年考核等“硬碰硬”督导考评机制,推动创建工作制度化、常态化。

  “某某支行营业部,商业广告遮挡公益广告,门前三包未落实,外墙清洁卫生不达标。”8月14日,农行三峡分行“文明创建曝光台”公布了督导组实地检查结果。

  “我们已对大楼进行全面清洁,公益广告也放在了醒目位置。”当日,该行文明创建微信群中,被点名的支行负责人迅速整改反馈。

  近3年来,该市共发出督办通知单200余份,涉及问题1200多个,均被督促整改到位。

垃圾分类志愿服务。

生态环保进课堂。

  76万志愿者“后浪”奔涌

  “环境这么好了,我也有责任维持社区的环境卫生。”74岁的刘忠音老人报名当上了社区志愿者。

  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越来越多的老百姓自发参与到文明创建。如今,宜昌已有注册志愿者76.2万人,占常住人口比例18.4%,各级志愿服务组织3869个。

  “帮助居民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是下沉社区志愿者的常态化工作。”今年初,该市档案馆二级调研员龚亚芹下沉到西陵区墨池巷社区,担任抗疫临时党支部书记,组织来自80多家单位的下沉党员为百姓送粮、送菜、送药,如今又结合疫情防控、爱国卫生运动、社区治理等开展文明城市创建。

  截至10月底,宜昌共有75930名下沉党员开展志愿服务,为社区办实事3639件。

  志愿服务的沃土中,好人之城星河璀璨,志愿服务蔚然成风,守望相助习以为常,敬业奉献争先恐后,奋斗自强无处不在,俭以养德清风徐徐……

  疫情期间,得知福建援宜首批医疗队员有理发需求时,“中国好人”李年邦带着理发工具,来到医疗队员酒店,义务为他们理发8小时;党的十九大代表王华君率先参与义务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车队;英雄民警王劲松带领全所人员立下“军令状”,守好宜昌市东大门……

  “她眼里的光感动了我”“小恩雅,你努力的样子真美!”5月7日,五峰县渔洋关镇7岁女孩柯恩雅在案板下坚持学习的新闻刷爆网络。央视著名主持人海霞在《主播说联播》中为她发表评论:“案板上的是生活,案板下就是希望。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案板女孩”柯恩雅、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的90后护士邓甜甜,让全网发出“少年强则国强”感叹的“扶车少年”宁希澄……新时代的宜昌“后浪”不断奔涌,为城市文明不断注入新的温度。

  近年来,宜昌涌现出全国道德模范1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11人、中国好人95人(组)、荆楚楷模64人(组),居全省市州第一。(湖北日报 图片由宜昌市委宣传部提供)

  【短评】

见证文明的力量

  文明,是一道光。

  照在刘忠音老人身上,是菜场变敞亮了;

  照在李红琴老人身上,是小区有了停车位,儿子回来的次数多了;

  ……

  创建惠民,用伟大的心态做小事,精心雕琢,用心打磨,用文明之光照亮群众的美好生活。

  文明,是一幅画。

  印在街道上,是礼让行人、畅行无阻;

  印在江面上,是鱼儿畅游、江豚逐浪;

  ……

  创建塑形,抓创建就是抓发展,融入融合,共促共进,用文明之画描摹着城市的美丽蝶变。

  文明,是一双手。

  在龚亚芹的手中,是默默为百姓送粮、送菜、送药;

  在李年邦的手中,是义务为援宜医疗队员理发8小时;

  ……

  创建铸魂,小善渐而大德生,76万志愿者的坚定站立,用文明之手托举起心中的温情大爱。

  一个伟大的民族,必然拥有伟大的心灵;一座蓬勃的城市,同样拥有蓬勃的力量。

  峡尽天开朝日出,山平水阔大城浮。

  时光流转,12年光阴,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

  荣耀记录着进步的足音,见证着文明的力量。

责任编辑:李欢
  • 湖北省文明网站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hbwmwxxbs@vip.163.com    鄂ICP备180252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6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