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支一扶”人员齐海燕(右)在潜江从事志愿服务。(受访者供图)
孝感市孝南区“三支一扶”人员胡恒在搬运物资。(受访者供图)
日前,湖北省人社厅公布了该省“三支一扶”人员在抗击疫情中的先进事迹。
据了解,疫情期间,湖北省共有2600名奉献基层的“三支一扶”在岗人员奋战一线,争当抗疫先锋。
无论是病毒检验、隔离治疗、入户摸排、卡口值守、定期消毒,还是志愿服务、拖运物资、后勤保障,都活跃着他们的身影。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这些坚定前行的身影,展现出勇敢、坚强、担当的青春力量。
黄石女孩骑行9小时返岗
“收到!我马上来报到!”1月30日,孝感市孝南区,“三支一扶”人员胡恒接到组建疫情防控突击队的消息后,从20多公里外的肖港镇徒步到单位报名。
登记卸货捐赠物资、清点核对捐赠数目、分发物资至需要的单位。到岗后,胡恒入驻物资仓库,每天工作时间超过14个小时,忙起来顾不上吃饭喝水。
同样在第一时间赶赴一线的,还有鄂州市华容区人社岗人员李卉。
从老家黄石沿乡间小路步行加骑行,跨越两个市五个乡镇。这段54公里的返岗路,途经多处疫情高发区,李卉历经9个小时,爬山越险奔赴一线。
到岗后,她立即加入防疫工作小组,参加防疫33天,完成对有确诊患者的重点楼栋门口24小时值守,严格把控小区人员进出情况,对不符合进出条件的居民耐心劝导。宣传防疫政策、发放宣传资料,摸清疫情期间需要外出返岗务工的人员2.1万人,协助整理发布47家疫情期间开工企业用工需求信息,促进重点企业复工复产。
疫情,隔不断千百名“三支一扶”青年坚定逆行的脚步。
武汉市江夏区水利岗人员杨超,3月20日从监利返岗。一块面包、一瓶水、一辆自行车、一个人,从天亮到天黑,他骑行120多公里,到岗后立即下沉社区,服务“四类人员”。
“倔小伙”拦住发热病人不当行为
医疗岗位,是离病毒最近的地方。未知的状况,暗藏着最大的风险。
2019年参加“三支一扶”计划的裴胜强,服务于广水市余店镇中心卫生院。抗疫期间,他勇挑重担,担任发热预检分诊小组组长,直接接触发热病人。
一位女性患者,因为惧怕被隔离,到医院后一直不承认自己发烧。裴胜强从另外一个角度,询问该患者。在他的耐心引导下,这名患者最终承认发热,到发热门诊就医。
一名50多岁的男性患者,来到医院后就径直往普通门诊。分诊台工作人员提醒他,要先测量体温、进行预检。这名男子生气地说:“我又没发烧,干嘛要查体温!”并准备继续往前冲。裴胜强见状,一下冲上前去,拦下这名男子。
“您好!我们这样做是避免交叉感染,请配合!”在裴胜强的反复劝说下,这名男子最终接受了预检。原来,他高烧咳嗽胸闷的症状已有3天。裴胜强的及时阻止,避免了一次交叉感染的可能。
在钟祥市柴湖镇卫生院,“三支一扶”人员张红升担负120急救转运工作,每天往返于接送病人的路上。疫情初期,为了节省防护服,他时常8小时不吃不喝。
张红升每天转运的患者,都是经过医院筛查,初步认定为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有人问他:“你不怕感染吗?”他回答说:“人命关天,哪有时间去想怕还是不怕?”
宜昌市西陵区支医岗人员张烁,在得知集中医学观察场所专班人手紧张时,主动请缨,和400多名隔离观察人员近距离接触。作为一名“95后”年轻党员,她用实际行动践行责任担当。
“95后”定期服务14位独居老人
“省小钱不戴口罩,花大钱卧床治病”“现在请吃的饭都是鸿门宴”……在十堰市房县,“三支一扶”人员刘婧雯创作的“土味标语”,将疫情防控知识变得通俗易懂,老百姓听得明白、易于接受。
在进村宣传时,为提高村民知晓率,她建议工作组利用流动车小喇叭和人力手拉音箱,循环向群众播报防疫知识,并动员各个村民小组建立微信群,开展疫情防控宣传,对一些不实消息及时辟谣,消除老百姓的恐慌,教育村民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这样的硬核操作,实现了信息多跑路,人员少跑腿,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降低了交叉感染风险。
在武汉市蔡甸区,“95后”女生李艺璇,负责5栋居民楼物资供应,累计代购代送生活物资1000多份,定期为14位独居老人提供上门服务。
在潜江市,青年事务岗人员齐海燕主动参与到“代买”志愿服务当中,多次深夜往返荆州潜江两地采购新鲜蔬果,保障多家超市物资供应,还担负起超市的蔬菜分拣分包工作。
业余时间,齐海燕还运用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学习视频录制剪辑,参与拍摄推出“潜江青年”系列防疫宣传视频,推送微信110余篇,发布抖音小视频300余个,累计播放量达到300万次,传播抗疫“正能量”。(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邓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