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现战“疫”场景,讲述白衣天使舍生忘死的感人故事。10月17日、18日晚,由湖北省演艺集团省歌剧舞剧院创作演出的首部抗疫题材民族歌剧《天使日记》在武汉琴台大剧院成功首演。
“场景逼真,故事感人,震撼心灵!”这是看过该剧的观众们的共同感受。他们当中,不少人是眼含着热泪看完的。
著名音乐剧歌剧理论家文硕表示,《天使日记》生活气息浓厚,饱含真实感受,“堪称一部有温度也有高度的中国歌剧代表作。”
10月19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再次走进该剧剧组,探访这部抗疫大戏的台前幕后。
争分夺秒“抢”出来的大戏
《天使日记》是今年我省重点打造的精品大戏之一。“这部歌剧彰显的是伟大的抗疫精神,我们的主创团队和演员们,也是以‘抢建火神山医院’的超凡干劲,创作出了这部精品大戏。”省演艺集团负责人介绍,《天使日记》今年2月确定主创团队,剧本先后九易其稿,8月底完成音乐创作,9月进入排练。“10月上旬就能立上舞台,比原计划提前了一个月!”
该剧的主创团队,汇集了编剧王勇、作曲孟卫东、导演廖向红、指挥王燕等来自全国舞台艺术领域的一流艺术家。另外还有好几位专家主动参与,不拿报酬,义务参与编创工作。艺术家们忘我投入,使得作品得以超常规快速成型。
随后,则是演员们高强度、持续数月的加班排练。曾经创造了《洪湖赤卫队》辉煌经典的省歌剧舞剧院,全体演员以“学英雄、演英雄”为誓言,倾情排演。初排期间,正值武汉最炎热的夏天,剧组战高温抗酷暑,每天都在紧密排练,周末节假日也毫不放松。国庆长假期间,剧组也没有休息,日夜鏖战在排练场。为演好剧中的医护人员,演员们还专门深入武汉中南医院临床一线,进行学习体验。
用走心的旋律感动观众
歌剧,主要靠歌声来叙事传情。在观看此剧之前,很多观众对于用“阳春白雪”的歌剧形式讲述抗疫故事很难想象。首演的成功,让主创的艺术家们深感欣慰。
《天使日记》的作曲,由曾创作《同一首歌》《今夜无眠》等歌曲的著名作曲家孟卫东担纲。该剧指挥王燕介绍:“孟卫东老师本身是一个极简主义者,他的音乐非常具有亲和力。这部剧的音乐风格非常朴素、平易近人。”
全剧中,无论是咏叹调、宣叙调,还是重唱与合唱,都十分“可听”。上半场,舞台上呈现了很多疫情初期的紧张情绪,沉重或急促的旋律让观众十分揪心。ICU病房内全力救治“李教授”却没能挽回生命的悲情场面,让很多观众忍不住潸然泪下。
而下半场更多地聚焦于白衣天使的各种情感。特别是“兰之念”与一去不复返的“黄鹤”之间的“阴阳”对唱感人肺腑。一句“伸手想把你来搂,却捧住一缕空气指间溜”,将疫情之下亲人生死相隔的悲情故事渲染到高潮。
“我没想到用歌剧‘唱’出武汉的抗疫故事会这么动人。本以为歌剧会比较难懂,但其实听起来没有任何障碍,而且十分容易就把我们拉到那个情境里了。”来自武昌的熊女士看完演出后说。
顶级舞美逼真还原抗疫场景
导演廖向红坦言,用歌剧的形式来反映抗疫故事,面临很多挑战。比如在舞台上,展现医护人员救助患者的过程,很难有影视拍摄展现得那么逼真。
为了最大限度还原武汉疫情的真实场景,《天使日记》的舞台采用了目前国内的顶级舞美,两层舞台、纵深三层,实景与多媒体结合,舞台设置极其复杂,舞美人员多达150人,光装台就花了近一周时间。
走进剧场的观众不难发现《天使日记》在置景上的别致,门诊大厅、ICU病房、医院户外,现实中的场景几乎原比例照搬上舞台。其中,大型换景20多次,中小场景快速切换,犹如电影镜头一样,在全景、中景、特写中不断游走。舞台上的玻璃幕墙、舞台实景和LED屏共同作用,为观众打造出看纪实电影的视觉效果。
据介绍,目前该剧已被纳入文旅部“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年度重点扶持剧目。10月15日第四届全国剧场大会重点推介18台湖北优秀剧目“走出去”,《天使日记》名列其中,有望在省外舞台精彩亮相。此外,剧组还将结合实际以各种形式呈现《天使日记》,比如简版演出、清唱音乐会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农新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