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桥
汀泗黄荆塘茶园
萝卜小镇
乡愁,是一首无法言说的诗,一幅不可描摹的画;
乡愁,是一种挥之不去的相思,是一生都不可停止的守望。
近年来,咸宁市咸安区持续发力乡村振兴,因地制宜,打造城郊、山区、湖区三大乡村振兴模式,实现农业强而优、农村美而活、农民富而乐,留住乡愁的同时,也为乡村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让乡村成为令人向往的地方
一根白萝卜也能吸引城里人千里迢迢来打卡?咸安区高桥镇白水畈菜农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成真了。
10月10日,咸安区高桥镇白水畈萝卜公社景区负责人丁荣透露,景区8天长假接待游客近10万人,实现门票收入30万元。
白水畈萝卜种植传统悠久。2017年,高桥镇引进鄂旅投公司充分挖掘地标产品“白水畈萝卜”的历史文化内涵,依托优美的田园风光,投资30亿元建设白水畈田园综合体。
“萝卜”自然是核心元素。一栋栋白墙黛瓦的鄂南民居建筑,变身“萝卜公社”仙萝民宿文化展厅、萝卜乡学院、萝卜科普馆、萝卜酒店……水果采摘园、松鼠跑道、飞鸟乐园、无动力游乐场、水上乐园等现代化游乐设施拔地而起。园区还定期举办萝卜写生、摄影比赛、趣味拔萝卜等活动,深受不同年龄段游客喜爱。
“以前只知道白水畈萝卜好吃,没想到这里的风光也好看,还好玩,我们全家还会来!”咸宁市民李先生高兴地说道。
不同于白水畈的娇俏灵动,百里之外的熊家湾则是另一番风景。
畦如锦,村如画,雨如烟。秋高气爽,踏入咸安区汀泗桥镇洪口村熊家湾,只见几十棵历经沧桑的古树,保存完好的古桥、古井,用废旧老物件制成的风车、石磨、对臼、碾米槽……时光仿佛慢了下来。
四年前,洪口村还只是一个大山深处的贫困村庄。2017年,咸安经发集团响应咸安区委、区政府乡村振兴战略部署,以乡愁记忆修复、促进村美民富为主旨,建设美丽乡村,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点。汀泗桥镇党委为熊家湾定下发展方向:建节约型、生态型村湾,发展乡村旅游、生态农业,让村庄成为乡愁的栖息地。洪口村村支书贺峰举例,湾子入口有口水塘,因长期无人管护,水已干涸,臭气熏天。在对口帮扶单位的支持下,村里重新整修水塘、蓄水,修缮围栏。村民家中缺角的瓷罐、造型别致的废瓷瓶,被收集起来,错落堆放在围栏下。原本无人靠近的烂泥塘,悄然变新景点。
各有各美,各有千秋。白水畈、熊家湾是咸安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科学推进乡村振兴的成功探索。
“从实际出发,按规律办事,才能做好工作。”咸安区委书记李文波认为,乡村振兴不是搞大拆大建,应遵循乡村发展规律,通盘考虑产业发展、人居环境、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等各种因素,进行合理建设改造。既要保持风格特色、改善村容村貌,又要注入现代元素,让村民生活更加便利。这样,乡村才能成为留得住乡愁、实现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
该区结合实际,着力打造三大乡村振兴模式:
城郊乡村振兴模式——
马桥镇、向阳湖镇宝塔村等城郊镇、村,利用靠近城区、人口密集、交通便利等优势,充分发挥乡镇党委龙头作用和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推动采摘农业、观光旅游、休闲农业蓬勃兴起,带动村民致富奔小康。
山区乡村振兴模式——
大幕乡、高桥镇等山区镇、村依托山区优美的自然环境、丰富的生态资源、富有特色的民俗文化等禀赋,通过政府投资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力补齐农村公共服务短板,大力引进外来资金着力打造美丽乡村示范样板。
湖区乡村振兴模式——
向阳湖镇、官埠桥镇、贺胜桥镇等湖区镇、村,依托官埠生态新区和梓山湖新城建设,制定环斧头湖、西凉湖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试验区“1+5”政策体系,大力推进大旅游大健康大文化产业发展,整体推进3个乡镇12个行政村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
方向既定,咸安累计整合各类资金1.23亿元,精心谋划区、乡两级50个乡村振兴示范点项目,以点带面,推进全区乡村振兴。
2018年,咸安区斧头湖、西凉湖乡村振兴试验区建设全面启动,洪口片区一期、梓山湖松鼠部落、向阳湖湿地花海、黄荆塘茶园综合体等示范点项目率先完成。
2019年,大幕东源花谷、马桥建国花海、桂花刘家桥、浮山大乙片区、绿色农业开发区、高桥白水畈等10个乡村振兴战略示范点,正式启动。桂花镇刘家桥、双溪桥镇九彬毛祠片区、汀泗桥镇长寿艺术谷等乡村振兴样板区初见雏形。
为村庄美颜值、提气质
美丽乡村,人人向往,究竟美在何处?“不仅要有‘颜值’,还要有‘气质’,内外兼修。”咸安区区长魏朝东一语中的。
老农扶犁的雕塑惟妙惟肖,农舍立面墙上24节气的彩绘美轮美奂,纤尘不染的村道两旁,矮的是绿植,高的是太阳能路灯,农田里瓜果飘香,既养眼又能让游客采摘体验。10月13日,走进咸安区向阳湖镇宝塔村郭家湾,一幅怡人的美丽乡村图景。
郭家湾是咸安区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
宝塔村副支书潘盛军介绍,自从全区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以来,村民观念逐渐转变,除自家房前屋后,还自觉加入村湾卫生整治中,家家户户争创花园家庭。在区、乡两级政府的规划与支持下,村湾已建成乡村休闲旅游基地。
坚持乡村振兴一盘棋、一张蓝图绘到底,咸安统筹推进乡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党建工作,多点发力,让乡村有“面子”,更有“里子”。
编制《咸安区美丽乡村建设五年推进规划(2019-2023)》,每年完成20个行政村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任务,建设5个美丽乡村示范村,让乡村成为生态宜居的美丽家园。
以“百日攻坚战”行动为契机,对照“五线五治”要求,重点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清四乱”、治砂、危旧房屋、脏乱差等五大专项治理。截至6月21日,全区投入资金2亿余元,清理垃圾1.7万余吨,拆除违章破旧3124处、面积11.3万余平方米,完成立面改造14.7万余平方米,完成植绿种树452万余株,清理广告牌6931块,清理水面2.5万余亩。
将美丽乡村建设与污染防治攻坚战结合,狠抓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强力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两湖四河”流域综合治理持续推进,全省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顺利验收。
与“五个三”重大生态工程统筹,创新“厕所革命”和农村污水处理一体推进模式,中心城区外的1852个村湾实现了“户分拣、组保洁、村监管、镇集中、区转运”农村垃圾治理机制全覆盖。
与全域旅游发展衔接,全面融入市区“一城十区二十景”规划建设。大力推进星星竹海、刘家桥、向阳湖湿地公园等景区景点建设,精心推出探春赏花游、民俗文化游、生态乡村游等特色旅游线路。将幕阜山片区旅游扶贫公路、S360公路建成群众的致富路、民心路,将梓山湖玫瑰园、大幕东源花谷等示范点打造成乡村游新的引爆点。
与乡村治理贯通,坚持“三级书记”带头抓,以红色宣传工程引领乡村德治,以扫黑除恶斗争推动乡村法治,以建强基层支部带动村民自治,涌现出99A坦克总设计师毛明、诗书传家风老人余启绪等一批道德模范,打造了肖桥村等一批省级法治文化示范点,成立了乡贤理事会、红白理事会、产业理事会以及环境卫生、民事调解、民风民俗等一批群众自治组织,开创了美丽乡村基层治理的新局面。
农民在改善人居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得到大实惠,切切实实增强了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做足做活“乡愁产业”
美丽乡愁也能化为生产力?咸安给出肯定答案。
在咸安,人们将乡愁化作一顿向阳湖湖鲜宴、一次拔萝卜趣味比赛、一片灿烂的湿地花海,看得见、摸得着,让千千万万城里来客得以倾注思乡情,也富了一方百姓。
“从米到菜,从饮料到酒,再到餐后喝的茶,都是向阳湖制造。游客不仅进村能吃到可口的湖鲜,离开时还能买些带走。”10月8日,向阳湖镇长陈伟拿出刚生产的莲子酒、莲子汁和莲子茶,一脸自豪。
据介绍,咸安以“一区两带一园”(咸安绿色农业开发区、官埠休闲农业观光经济带、幕阜山片区绿色经济带、双溪三桥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为引领,扎实推动“三乡”工程,大力培育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将“两菜一茶一竹”等当地传统优势产业做成地方“金名片”。
一批乡镇、村已培植出独具特色的产业,促进农旅融合,以其浓郁的乡土乡情吸引八方来客。
大幕乡楠竹、樱花资源丰富,受交通限制,一直养在深闺无人识。咸安区投入5000万元修建全长10公里的大幕山旅游公路,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片,引导该乡大力发展楠竹产业和油菜花、樱花观光旅游,带动15家农家乐和花果采摘、探春赏花等新业态兴起。
油菜大镇马桥镇在万亩油菜花海核心区——建国畈,加大资金投入和种植技术指导,完善村庄基础设施,在花开时节,发展“赏花经济”,每年吸引数十万游客前来踏春。同时,发展蓝莓种植、打造特色民宿、建设乡村记忆纪念馆,进一步丰富乡村旅游资源。
桂花镇聘请专业设计团队,对古村落刘家桥村进行微改造,修葺古民居,清淤白泉河,布局观景台,老屋、小河、古树相得益彰,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图景,吸引游客驻足。
向阳湖镇宝塔村则挖掘笔峰塔历史文化、“五七”干校名人文化,充分利用宝塔庭院经济历史渊源,综合高新农业技术展示和美丽村湾建设,发展休闲观光绿色农业,精心打造“笔峰塔-宝丰片区田园综合体”。
向阳湖镇斩关村的江赵陈村本是个传统渔村。该村利用渔船桨橹和渔网、鱼篓、鱼叉等传统捕鱼工具妆点村庄,别有一番情趣。
还有汀泗桥镇“全竹宴”,桂花镇“桂花宴”……
截至目前,该区已引进宝丰农业、富裕农业等一批企业兴乡,引进三乡工程项目19个,建成百公里油菜观光示范带,挂牌保护市区菜篮子示范基地30个,茶园面积增加到7.54万亩,省市级龙头企业总数达到50家,专业合作社达到814家,家庭农场达到123家,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78个。李文波表示,未来,各乡镇将把发展地方特色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以乡愁产业激活一方经济,惠泽更多百姓。
听,乡村振兴的“咸安样本”越叫越响。一个如诗如画、田园牧歌式的新咸安,正悄然兴起。(湖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