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疫情期间滞留武汉44天的大连小伙蒋文强,回到他当志愿者的武汉市第一医院,看望昔日战友,共叙抗疫情谊。 楚天都市报记者王永胜摄
“大连”游览黄鹤楼
还记得疫情期间滞留武汉的大连小伙蒋文强吗?2月15日,他搭高铁去长沙时顺道来到武汉,随后难以离开,便留在武汉市第一医院做起了志愿者。大家都亲切地叫他“大连”,他也因央视报道成为家喻户晓的新闻人物。
如今五个多月过去了,在武汉这座城市重返往日生机之时,9月11日,“大连”回到武汉。
出机场就想哭了
11日上午11时,武汉天河机场,一名高高大大的小伙子走向到达大厅。武汉市第一医院两名工作人员手持接机牌,早已等候在接机口,接机牌上写着“大连小伙,欢迎回来”。
接机牌上的字缀满爱心,与当初“大连”写下的如出一辙。当时,“大连”在一医院当志愿者,在病区的墙上贴了张告示:若有需,招必回,请喊“大连”。而病区护士们则别出心裁,为大字加上了“爱心”。
“大连”和接机的众人打着招呼,看着手写的接机牌,连连表示要收藏。而在机场沿途看到重启后的武汉,他感叹道,离开武汉就像是昨天,但现在整个世界重新活了过来,“已经想哭了”。
天气也似乎迎合了这种变化。他重返武汉的这天,天很蓝,秋日的阳光舒适宜人。这与“大连”第一次来汉时形成鲜明对比,他回忆说,那时天灰蒙蒙的,还下着雨,显得格外冷。在空荡荡的火车站,他拿出手机搜索寻求志愿者的帮助,最后在看到包吃包住的条件后,自己成了一名志愿者。
这次,“大连”的身份不再是志愿者,而是武汉的客人,下榻酒店的电子屏也打出了“欢迎回家”的大红字样。
胃已被成功“汉化”
午饭,“大连”点了一道毛血旺。他说自己原本不吃辣,在武汉的44天,却喜欢上了吃辣,回大连后觉得没有辣反而不习惯,“还想念红菜薹的味道”。
饭毕,他前往疫情期间住了一个多月的酒店,表示“很想去房间看看”。刚踏进电梯,小伙便感受到了不一样,曾经的电梯里满是消毒液的味道,而现在已经恢复了正常。
走出电梯,“大连”径直穿过长长走廊,来到自己曾经住过一个多月的小窝。在房间里,大小伙子忍不住流下眼泪。他说,在医院工作时其实不会有太多想法,而回到酒店后,好多情绪会涌上心头。
在这里,他经历了最初的惶恐,也收获了很多温暖:那时因为疫情,酒店没有开空调,有些冷,只带了一套衣服的他觉得好难熬。后来,“医疗队给了厚厚的睡衣,一医院送来了羽绒服和一套衣裤。”
重走一次上班路
接下来,是去武汉市第一医院,他曾经工作了30多天的地方。
“大连”重走了一次他的上班路。穿过酒店所在的小巷,右转——街边大大小小的店全部开门营业了,马路上小轿车、电动车川流不息。“五个月前,这里没有车、没有人,店门都紧闭着,整条马路可以乱穿,哪有现在这景象啊!”他感叹道。
不远处,一个蓝色救灾帐篷吸引了他的注意。他激动起来,拿出手机自拍:“这个帐篷,在我以前的自拍视频里就出现过。”在五个月前的视频里,帐篷前整齐码放着几堆社区的团购菜。
来到武汉市第一医院,他轻车熟路走进大门,“旁边地下停车场的入口,是我每天上班的必经之路,也是领盒饭的地方。”
上到九楼,几位护士和工作人员已经在等候。一位眉眼清秀的小姑娘戴着口罩,“大连”一眼认了出来,“这就是那个让我帮忙搬盐水的护士。”护士摘下口罩合影,两人第一次这么近,看清了彼此的脸。还有送羽绒服的鹏哥,在疫情期间负责他的衣食住行。
战友情深。“大连”带来了月饼和大闸蟹,月饼代表着团圆,而蟹则代表了谢谢,他将礼物一一送给大家。鹏哥也带了礼物送给“大连”,那是一张纪念证书和一个纪念牌,上面写着“致敬英雄”。小伙子接过,看了又看,“这是我最贵重的礼物”。
还会再回武汉看看
“大连”回到老家,过得还好吗?他告诉记者,从武汉回到大连后,他开了一家烧烤店。在大连疫情暴发后,他再入隔离区,当起了志愿者。他把当志愿者的想法告诉母亲后,得到了她的大力支持,“当初你在武汉得到了帮助,现在是你回报社会的时候。”
武汉人也没有忘记这位小伙。得知“大连”回来,网友们纷纷表示欢迎:“棒棒哒”“满满感动与回忆”“武汉欢迎你”……
休息一晚,“大连”12日前往武汉的景点,游览黄鹤楼和东湖,感受大江大湖大武汉的烟火气。正值“与爱同行 惠游湖北”活动,武汉各大景点免去门票,迎来八方来客。
“黄鹤楼人好多啊!”“东湖的荷花真美,真值得来看看。”“大连”说,自己还会再回来。(楚天都市报记者 陈红 见习记者 雷原 摄影:楚天都市报记者 王永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