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要
地处秦巴山腹地的郧西,七夕民俗世代传承。2018年起,该县将连续举办8年的七夕节从县城搬到乡镇,打破“一个场地、一台晚会、一夕热闹”模式,让节庆回归民间,广大群众亲身参与、从中受益,乡村活力四射。
8月24日清晨4点,郧西县关防乡沙沟村的面点坊就亮了灯。揉面、造型、上蒸笼……郑立菊做了200个花馍,备了300份凉皮。“村里正搞七夕节,客人多,这还不见得够哩。”
七夕民俗在郧西传承已久。2010年开始,该县每年举办七夕节。2018年起,节会从县城搬到乡村,活动办在山川田野,老百姓唱起主角。
“从前就看看热闹,今年都忙着赚钞票!”8月15日,今年的七夕印象·郧西田园生活节开幕,沙沟村涌入近万名游客,花馍、凉皮、豆腐乳,郑立菊一天卖了5000多元。
郧西七夕入选国家“非遗”
郧西地处秦巴山腹地,境内有天河,还有仙河、金钗石、织女洞、娘娘山等几十处极具七夕神话色彩的河流山川,衍生出“请七姐”“比巧工、做巧食”“葡萄树下听夜话”等七夕民俗,世代传承。
2010年8月16日,首届郧西七夕节开幕,传统民俗被搬上美轮美奂的晚会舞台。
当时,郑立菊在家看的现场直播。晚会上表演的三弦《织女还乡》,她现在还能哼上两句……
此后每年农历七月初七,郧西举办文艺展演、集体婚礼、招商推介等系列活动,打造民俗节会品牌。同时,大力挖掘七夕文化资源,赋予勤劳、奋斗等新时代文化内涵。
2014年,郧西七夕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郧西被命名为“中国天河七夕文化之乡”。
2017年,国家建设雄安新区,河北省左各庄板材产业外迁,其中不少企业是郧西人开办。当年七夕节,郧西请回70多家板材企业老板,集体签约,开该县集群化、产业链招商先河。“郧西在外创业的老板很多,他们觉得,回来参加七夕节是一种荣誉。”县招商局局长晏华竹说,七夕节品牌效益彰显,已成为他开展工作的重要平台。
瓶颈也逐渐显现:节会时间短,参与人群有限;内容相对固定,缺乏新鲜感。此外,产品展位不足,县城接待能力有限,都制约着郧西七夕节的进一步发展。
由“县城独奏”到“乡镇合唱”
2018年,郧西七夕节重新定位:打破“一个场地、一台晚会、一夕热闹”的办节模式,围绕脱贫攻坚主题,让节庆回归民间,让更广阔地域、更多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理念一变天地宽。
当年8月4日,相约七夕·郧西田园生活节全新亮相,开幕式选在天河旁小村庄双石沟,近3万人参加。此后半个月,17场活动在7个乡镇轮番上演,将一个个山村搅得火热。
天河漂流全程约9公里,观音镇在沿线组织300余农民搞服务,煮鸡蛋、烤玉米、生黄瓜都成了热销品。该镇农民柯军拖了一车葡萄,半天卖完。随后,8月5日汉江横渡、8月7日龙潭河帐篷音乐节……一场场活动跑下来,他十几天卖了2000多公斤葡萄。
“由‘县城独奏’变成‘乡镇合唱’,实现从‘官方想办’到‘群众要办’的转变。”县委书记张涛介绍,2018年七夕节,累计参与农户达17.2万人次,户均增收3000元。“这样的节,哪个老百姓不支持?”
今年,节会第一次走进上津镇和关防乡。开幕那天,上津镇果农操世权卖了3000多斤小水果;沙沟村摆下300多个“地摊”,日销售额突破200万元。
这两个乡镇,同属金钱河流域。县长查宏介绍,郧西是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境内有“一江两河”(汉江、天河、金钱河),此前,节会活动集中在汉江和天河流域,近两年,上津古镇和关防田园综合体建设如火如荼,这次举办七夕节,为片区旅游开发再添一把火。
相关产业遍地开花
汉绣、蜀绣、十字绣、打籽绣、丝带绣……上津镇津城村张楚香是当地有名的绣娘,去年在上津古城租下一间门面。这次七夕节,一天卖了近万元,“小花肚兜、刺绣枕头和绣花布鞋最受欢迎,游客一听‘织女绣’这个名字,就舍得掏钱。”
近年,郧西把刺绣纳入“产业扶持、技能培训、文化开导”范畴,打造“织女绣”品牌,目前已发展绣坊100多家,带动几千名农家妇女参与,年收入近千万元。
涧池乡下营村是“湖北淘宝第一村”,近半数村民开网店卖绿松石。这两年,村里新开办了一家茶业合作社,主打“七夕美人茶”,2019年产值约1000万元,辐射周边5个村、300余农户。
此外,店子镇生产“七夕艾”、湖北口回族乡加工“七夕故柿”……初步统计,郧西现有七夕相关企业23家、商标120个、产品100余种。
“我们考虑把七夕做成区域性公共品牌,打造龙头企业,形成产业链条,助推三产融合发展。”查宏说。
8月25日,今年的七夕印象·郧西田园生活节落幕。10天时间,该县累计接待游客5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7亿元,经贸洽谈会签约项目11个,35个项目达成意向,协议资金57亿元。
“七夕节始终保持活力,关键在于坚持与创新。”张涛坦承,对于举办七夕节,有过怀疑、非议,郧西坚持全域行动、全员参与、全民共享,在办节理念、模式上不断创新,走出一条文旅融合发展之路。(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戴文辉 通讯员 杨洪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