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村民疫期送来百吨菜 武汉志愿者千里驱车回礼

A-   A+
发表时间:2020-09-01 15:49    来源:湖北文明网

 

楚天都市报记者邹斌摄

再次相见,丁凤和赵勇热情相拥

志愿者搬下物资

志愿者车队行驶在汶川的盘山公路上

  四川省汶川县三江镇,盘山公路越走越高。烈日下,一支来自武汉的车队满载物资一路颠簸,于8月29日中午抵达了该镇龙竹村。

  “丁姐,你好啊!”“赵书记,我们又见面了!”阔别205天后,丁凤和赵勇再次见面,简单寒暄后热情拥抱。

  这是一趟充满感恩的旅程。2月5日新冠肺炎疫情正严峻时,龙竹村村支书赵勇募集了100吨蔬菜,和村民们组成12人团队驱车20多个小时送到武汉,丁凤当时正是负责对接的志愿者团队负责人。如今武汉疫情消散欣欣向荣,丁凤带领一支12人队伍到汶川回礼。

  武汉志愿者给汶川恩人回礼

  8月28日早上,汉口建设大道,5辆越野车整齐停在路边,后备箱均已打开。志愿者们把一个个大纸箱搬上车摆放,里面装满书籍、玩具、体育用品等。

  “再检查一下,把物资再对一遍。”车队负责人丁凤扯着嗓子,逐一检查每辆车的轮胎和外观,让大家核对车内的物品。

  车身上,“武汉感恩您”的红色横幅格外显眼,引得路过的市民纷纷围观。丁凤和大家再次确认路线,“我们不赶路,安全送达汶川最重要,别搞错路线。一定要换着开,千万不要疲劳驾驶。”

  随后,12名志愿者分头登上5辆越野车,车队开始前行。他们都是第一次到汶川,志愿者刘女士说,这是她不间断开车和坐车最远的一次行程,“尽管很累,但充满期待。”

  和丁凤同车的志愿者蔡先生说,给汶川的村民回礼,大家都很兴奋,“我坐在副驾驶位上,一路上完全不敢睡,不时说话提神。”

  28日晚,车队抵达成都,大家原地休息,第二天继续向汶川赶路,这趟路程全长1300多公里。

  29日早上,车队从成都到都江堰,再进入阿坝州,沿线的路途开始变得崎岖,进入三江镇的公路单边限时错开放行,多处山体滑坡留下的泥石还未完全清除干净。一边是陡峭的山体,一边是滚滚的江水,大家小心地缓缓前行,丁凤突然听见“嘭”的一声,估计是车子底盘刮了,所幸并无大碍。

  路越难走,丁凤和志愿者们越感慨:半年多前,汶川的村民们是克服了多大的困难,才来到武汉的?对这趟感恩之行,此前有志愿者建议把物资寄到汶川,大家再坐火车赶过来。但丁凤认为,一定要按照赵勇他们当初来汉的路线再走一次,“也好切身感受他们当时辗转来武汉的艰辛。”

  “这份情谊不还,我们心里不安”

  事实上,在疫情刚好转时,丁凤就开始想着要向汶川人表示感恩,“武汉人民挺过来了,热情回礼是应该的。”

  丁凤记得,2月5日当晚8时许,最后一批蔬菜才卸完,丁凤联系准备盒饭时,赵勇连连摆手说:“不吃啦,你们今天辛苦了,早点回去休息吧。”随即带着车队离开。

  来自汶川的一行12人驱车20多个小时,冒险逆行1300多公里,忙了一整天最后却饿着肚子离开,丁凤心里满是歉意和自责。“他们在疫情最严峻的时候,冒险来武汉援助,作为亲历者和见证者,这份情谊不还,我们心里不安。”

  丁凤与赵勇联系,提出过来感谢村民,被其婉拒。但丁凤仍然带着团队成员到处筹集物资,一定要回礼。

  听说汶川的小学近期开学,丁凤决定为当地的孩子们送一些学习用品。让她感动的是,一些朋友和企业得知她的意图后,纷纷慷慨捐赠:一家企业送来了数千册图书,武汉市第九医院为孩子们买来一批书包,硚口区一学校准备了足球等体育用品……

  短短一周内,价值约20万元的物资就基本落实到位。志愿者们开车先后跑了十多处地方,将物资全部集中起来存放,此次装车运到汶川。

  阔别205天的深情拥抱

  29日中午,当车队抵达龙竹村时,赵勇已经在路边等候。见到这位小兄弟,丁凤忍了一路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车子缓缓开进三江镇政府大院,丁凤下车时才发现,赵勇的眼圈也泛红了。

  “来来来,我们拥抱一个。”在丁凤的提议下,志愿者和村民们一一热情相拥。没有了口罩的遮盖,没有了距离的隔离,这次跨越千里的见面,大家都很轻松。

  “真的很感谢你们,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伸出援手,最后连晚饭都没吃就回去了,我心里很过意不去。”丁凤走到赵勇身边哽咽地说。

  丁凤组织大家卸下车上的物资,书包、书籍、体育用品等瞬间堆起了一座“小山”。除了这些,丁凤还带来了武汉市有关部门为赵勇及村民们颁发的捐赠纪念证书和抗疫荣誉证书。同时,他们还以全体武汉市民的名义,为龙竹村村民制作了一面锦旗,上面写着“山河失色人间有情,十二勇士义薄云天”。

  送上证书和锦旗后,12位武汉志愿者一起响亮地喊起了“川汉一家亲,武汉感恩您”的口号,围观的村民情不自禁鼓掌回应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随后,相机镜头定格了大家最美的微笑。“阔别205天以后,我们终于有了第一张合影。”丁凤动情地说。她还不忘拿出12件崭新的衣服交到12位村民手上,“实在不知道买什么,希望这些衣服,你们穿着合身。”

  “这个书包真的很漂亮,我可以每天背着它上学了。”6岁的小学生杨家琪接过书包,脸上写满幸福。丁凤带领志愿者为村里的孩子们分发书包本子等学习用品,每到一户,质朴的村民们无不热情好客,“尽管方言听不太懂,但我能感受到他们的喜悦。”丁凤说。

  目前,三江镇小学已开学,该校办公室主任刘兵透露,近期将集中为该校368名小学生分发物资。丁凤还表示,愿意牵线搭桥,为当地孩子们提供更多的帮助,她也热情邀请大家到武汉做客。(楚天都市报 记者李庆 孙婷婷 摄影:楚天都市报记者 邹斌 发自四川汶川)

为何在武汉最危险的时候冒险驰援? 汶川人道出了初心

12年前的关爱让他们感恩至今

2月5日,赵勇组织的车队在武汉卸下百吨蔬菜 资料图片

志愿者将书包和练习本送到汶川孩子手中

丁凤将抗疫证书和锦旗送给赵勇

  29日,“回礼”的武汉志愿者和汶川村民们重聚,半年前送菜的那一幕都记在他们心头。那次行动,是疫情期间全国人民援助湖北的一个缩影,但这批蔬菜因为来自汶川,有了不一样的意义。

  “他的轮椅都是武汉人送的”

  2月3日,赵勇发出援助武汉的倡议后,村民李江率先捐出5万元,此后又加入到来汉送菜的队伍中。李江说,汶川地震后,家园就是大家支援建起的,“面对疫情,我们也应该做点什么。”

  原来,汶川地震发生后,李江的好友曾先生被围墙砸伤,后被救出送往武汉医治,“他的拐棍、轮椅都是武汉人送给他的。”李江说。曾先生特别感恩武汉,但遗憾的是,他两年前因事故去世了。为表达自己和好友的心意,2月3日,李江和妻子商议后,拿出家里5万元存款租车、买菜,还亲自开车将蔬菜送到了武汉。

  从武汉回家后,李江在家自行隔离,而一家7口全靠他一个人在外打工的收入维持生活。“没有关系,钱以后可以再赚,我们汶川人应该出自己的一份力。”李江说。

  不远处的龙竹村村委会门口,72岁的李华英远远地望着从武汉来的客人,脸上露出欣慰的微笑。募集蔬菜时,她也毫不犹豫捐了200元。她说,地震的时候全国各地都在帮汶川,武汉有困难,自己肯定要出一份力。老人担心记者听不懂方言,用两个拳头并在一起说:“你支持我,我支持你。”

  行动不便的爹爹说“地里菜随便摘”

  昨日,回忆起逆行送菜经历,赵勇也感叹万千,“我发出倡议后,村民们都很支持,一天时间,我们就筹集到了近20万元的善款和物资。”他说,不少孩子也拿出压岁钱支持武汉。有一位爹爹行动不便,但他豪爽地表示:“地里的菜可以随便摘,不要一分钱,你们帮我带到武汉就行。”

  赵勇说,村民们都说要牢记当年地震后的恩情,但时值寒冬,村民地里的新鲜蔬菜并不多,不少人表示愿意捐钱买菜。于是,赵勇迅速和村民们开车到市场收菜,2月3日清晨天还未亮,赵勇带着村民驱车赶到成都,一边称菜,一边打包装车。“我们把蔬菜都用薄膜包住,要确保绝对新鲜。”

  当时的防护物资非常匮乏,出发前口罩很难买到,三江镇政府给每位村民发了一个口罩。为了送菜到武汉,12位志愿者把各自家里仅有的一个口罩戴上,风尘仆仆地赶往武汉。为节约开支和时间,路上大家基本都是用饼干和面包充饥。

  “其实我当时也很害怕病毒,但我更不能忘武汉人民的恩情。”赵勇说,这是一次没有考虑后果的援助,所幸大家都安全回家了,武汉也挺过来了。

  12人赶赴6家医院分发蔬菜

  “这是疫情期间我接收的第一批生活物资。”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丁凤再次落泪。

  丁凤告诉记者,2月4日,她接到通知称有一批物资要来武汉,于是与赵勇通了电话,并约定车队次日抵汉后,她到高速公路收费站接大家进城。

  “我建议车队在高速路口就地卸货,然后原地掉头返回。”丁凤说,但赵勇和村民们提出,当年汶川地震的伤者来汉治疗,得到了医生的大力帮助,因此希望这批蔬菜优先捐赠给医护人员。医院方面无法派出人手过来搬运,赵勇主动表示可以将蔬菜送到医院。

  丁凤说,12位汶川村民的唯一防护措施,就是每人一只皱巴巴的普通口罩,这样到医院卸货实在是太危险。“赵勇猜到了我的顾虑,他反复说没事。”丁凤打开手机里的照片向记者展示,路边车队一字排开,每辆车身上都有“武汉雄起”“共克时艰”等横幅。特殊时期,丁凤也刻意与村民们保持一定的距离,“甚至连手都没握……”

  就这样,丁凤带着赵勇的车队,先后奔赴6家医院。每到一处,赵勇和村民们组成“流水线”,从车上卸货、统计转运、整齐堆放,直到2月5日晚上8时许,大家才送完最后一批蔬菜。可是,对远道而来的客人却无法热情招待,这让丁凤一直愧疚不已。

  “我很想走近,但不能走近”

  “你瘦了嘛,不过脸上的气色好了一些。”再见赵勇,武汉志愿者罗昕脑海里仍是当天卸货时的情景。

  罗昕说,她当时带着车队首先来到武钢医院,“车子刚停稳,赵勇就带头爬上车厢,喊大家有序接力卸货。”中午在青山区红钢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卸货后,医护人员送来了盒饭,村民们自觉保持距离,远远地蹲在角落里大口吃起来。罗昕远远看着一张张写满疲倦的脸庞,菜叶渣子、灰尘泥土让这些原本充满活力的面容更加模糊。攀谈中她才知道,12人中,40岁的赵勇最年长,其他村民均为20至30岁之间的小伙子。

  “我很想走近,但我知道我不能走近。”当时,罗昕努力克制自己的情绪,眼泪夺眶而出。汉子们快速扒完盒饭,抹抹嘴随即赶往下一家医院。

  让罗昕感动的远不止这些。“他们在每家医院,总会整齐地帮忙堆放,离开前还清理地上洒落的杂物……”直到晚8时许卸完最后一批蔬菜,丁凤和罗昕准备联系准备盒饭时,赵勇连连摆手说:“不吃啦,你们今天辛苦了,早点回去休息吧。”随即带着车队离开,两人赶紧将其送到高速路口。在路口,所有民警向车队敬礼致谢,这时车队速度放慢,远远传来“汶川感恩您,武汉要雄起”的喊声……罗昕说,自己的手机里仍保存着这段视频,她经常会翻出来看看。

  29日下午,志愿者们和村民们依依惜别:“再见,愿我们友情长存!”“再见,武汉加油!”车队慢慢下山,站在山坡上的村民久久不愿离去……(楚天都市报记者 李庆 孙婷婷 摄影:楚天都市报记者 邹斌 发自四川汶川)

责任编辑:李欢
  • 湖北省文明网站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hbwmwxxbs@vip.163.com    鄂ICP备180252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6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