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服务模式,让实践力量沉下去,宣恩加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发挥“1+8+1”新时代志愿者引领作用,以“一批典型人物引领+八大员分类带动+一批青少年志愿者激发家庭效应”,推进文明实践助推基层治理提档升级。
典型引领“解锁”影响力
“垃圾要分类,我们社区要带头做好!”7月28日,在珠山镇上湖塘社区党员活动室,社区党总支书记汪明菊正在宣传垃圾分类工作。
今年6月,上湖塘社区被确定为宣恩县垃圾分类试点社区。该社区以“汪明菊工作室”为枢纽,对辖区内18家单位及3036户住户进行宣传和培训。
2019年,该镇借助汪明菊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为契机,成立了“汪明菊工作室”,以汪明菊志愿服务队为主要载体开展活动。
“大家信任我,我就一定会带好这个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汪明菊火速集结工作室志愿者形成7支志愿者队伍,先后吸纳了352人投入疫情防控工作中。
高罗镇中心小学教师冯大文,同时也是全省唯一的苗语教师。2019年,他被评为“出彩宣恩人”。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由冯大文牵头开展“苗语传承”志愿服务工作,教孩子们说苗语、诵苗诗、唱苗歌。在冯大文的带动下,近50名教师、群众也主动加入推广苗语的行列中。
用典型精神厚植道德沃土,催开了满城文明芬芳。连续4年,宣恩依托“出彩”评选活动,优选行业代表人物或团队,建立志愿者工作室,孵化专业项目,带动了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志愿服务。
“八大员”社会治理“助推器”
值守滑坡卡点、上街进行防汛安全提醒、打扫街道卫生……进入汛期,宣恩县普降暴雨,防汛形势严峻。珠山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集结出动,整合县城7个城市社区“八大员”志愿者,提供各类志愿服务,统筹调度志愿力量筑起“堤坝”。
“结合社区实际,我们整编各类人才,将他们分为思想建设指导员、民情民意采集员、政策法规宣传员、矛盾纠纷调解员、产业培训技术员、文明风尚引领员、环境卫生监督员、垃圾分类指导员‘八大员’,依托文明实践,将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深入城市治理全过程。”珠山镇副镇长陈鹏说。
珠山镇结合社区实际,坚持全域联动共建思维,建设了一支社会化、职业化、专业化的社区工作者队伍,提升服务能力。
“这段时间下雨时间长,您家有没有漏水?”近日,白鹤井社区“尖刀班”成员郑怀宇变身居民事项服务员,上门走访辖区住户,受到群众好评。
今年25岁的赵植是大学生村官,他进村寨宣讲政策、精神,成了名副其实的思想建设指导员。“每次宣讲都是一种提高,挺好!”赵植说,自己还加入了珠山镇“青年说”宣讲队伍,与另外13名年轻思想建设指导员把“高大上”的理论,用“接地气”的语言讲给身边人,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朝阳”力量引发“蝴蝶效应”
时值盛暑,宣恩县城环卫工人郭玉琼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一幅画和一枚画有图案的鸡蛋。
礼物的送出者是雏鹰志愿服务队的小小志愿者——张雨佳。在电视上听到环卫工人盛夏时节依然坚守岗位的故事,张雨佳便为环卫工人送去了礼物。
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无数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宣恩在开展志愿服务过程中,注重激发青少年力量。
今年6月,由团县委、县委文明办发起的“护芽”志愿服务活动吸引了不少青少年志愿者参加。他们走进山寨,看望贫困儿童,陪伴他们玩游戏、做家务,用实际行动践行志愿精神。
如今,宣恩县各乡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四点半”学堂活跃着一群学生志愿者,他们化身“老师”,陪伴、辅导搬迁群众子女学习、玩耍。
李家河镇塘坊村柚乡苑安置小区的志愿者严知非今年17岁,刚刚结束高考。今年暑假,他也成了小区30几名学生的“小老师”。
“我长大了也要像严老师一样。”10岁的小芳(化名)每天到“四点半”学堂学习,受到“小老师”的影响,她的心里也种下了一颗爱的种子。(恩施日报 全媒体记者 刘亚丽 通讯员 赵洁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