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大汛,武汉受外洪、内涝夹击,一度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
2020年,武汉遭遇“超长版”梅雨季,总降雨量超过1998年;长江武汉关水位一度达28.77米,居历史第四高位。但截至目前,全市江河干堤安然无恙,城区渍水点较4年前大大减少。
解痛点、攻难点、固险点。近年来,武汉加快泵站建设、连通渠改造、堤防加固……城市防汛抗洪硬实力不断提升。
“一点一策”防渍, “泽国”一去不返
2016年7月5日晚间到7月6日上午,一场历史罕见的强降雨,让武汉城市运转遭遇重创。
大雨导致聚居数十万人口的武昌南湖片区发生严重渍水。交通被迫中断、市民有家难回。风华天城等地势低洼的社区,雨停10天后仍泡在水中。
时隔4年,武汉再次遭遇多轮强降雨袭击,但在南湖地区,2016年曾严重渍水的南湖雅园、风华天城等多个小区,今年均安然无恙。当年逢雨必淹的晒湖涵洞,车辆全天均正常通行。
家住南湖的常先生感触颇深。他说,2016年时,南湖多处渍水,不仅出行困难,连地下车库都被淹。“今年地下车库里干干爽爽,不管开车还是坐地铁,丝毫不受影响。”
2016年开始,武汉对易渍水点的防控持续升级。每年分析易渍水点、发布渍水风险图,并不断完善“一点一策”渍水点应急预案,所公布信息不仅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还梳理了渍水原因、工程措施和应急措施。
今年,最新的2020版渍水风险图发布,全市59处易渍水点成为雨季排涝的重中之重。暴雨来袭,所有部门现场严阵以待,高效协作。其中,市防办及时预警排涝保畅联动机制,气象部门实时发布气象信息,交管部门指挥疏导渍水区域交通,救援受困车辆,水务部门则调派专人和专业设备提前抵达易渍水点巡查值守、疏涝抢排。
数据显示,今年入梅以来,武汉经历8轮强降雨,相较于2016年中心城区162处道路渍水,今年仅出现30处短时渍水,基本做到雨停水退。
排水主动脉逐一打通,渍水顺利入江
城市发展一再加速,武汉建成区面积不断扩张,内涝病一旦发作,影响十分巨大。
“汛期武汉地区的降雨,首先由管网收集,再经过河湖调蓄,最终靠泵站抽排入江。武汉提升泵站抽排能力的工作一直没有停歇。”武汉市水务局排水处处长项久华说。
资料显示,清末民初,武汉开始修建排水设施,7座小泵站集中在汉口沿江,抽排能力不到每秒2立方米;新中国成立后,武汉建起30座泵站,抽排能力达到每秒110立方米;1983年后的15年,武汉大幅提升排水设施水平,抽排能力达每秒317.9立方米;1998年后,又一批泵站投入运行,至2013年,抽排能力达到每秒903立方米;2013年4月,武汉制定《中心城区排水设施建设三年攻坚行动计划》,投资40亿元,完成31个市级项目,使得武昌徐东地区、东沙地区、汉口黄孝河地区等排水能力上了新台阶。
2016年以来,武汉再度加码,新、改、扩建江南泵站、四新泵站、港西泵站二期、后湖泵站四期、东湖低排泵站等外排泵站,以及青山港、东湖港、沙湖港、南湖连通渠、巡司河二通道、夹套河箱涵等一大批主干排水通道。截至2020年汛期,中心城区外排能力由2016年的980立方米每秒增至1960余立方米每秒,设施硬件能力实现倍增,排水防涝骨干体系基本形成。
位于武金堤旁的江南泵站,与巡司河第二出口排水工程、夹套河骨干箱涵工程,共同组成南湖出江排水系统,负责57平方公里南湖片区雨水抽排,还辐射汤逊湖水系,总抽排面积可达429平方公里。该站生产调度负责人彭开旗介绍,江南泵站是武汉市最大的单体抽排泵站,共17台机组。“6月2日起,江南泵站正式启动抽排,最少也维持3台机组运转。一台机组每秒可抽排10立方米水。2017年江南泵站建成启用后,南湖片区再未出现长时间渍水的情况。”
堤坝层层加固,稳稳锁住洪水
武汉地区平均海拔24米,低于25.5米的区域占武汉市面积近六成。也就是说,汛期期间,洪水就悬在武汉头顶。
“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今年汛期期间,离漫溢亲水平台的江水最近处不足50米的沿江道路上,车流熙熙攘攘,市民工作生活一切如常。
汛期前,武汉从组织、人员、物资等方面都提前做好了迎战大洪水的准备。武汉市防办防汛专家组组长丁心红表示,武汉境内长江、汉江干堤及连江支堤均进行了全面加固。其中,长江干堤按照超过1954年最高洪水位的1.5米至2米进行建设。汉口、汉阳、武昌3个一级防洪保护圈,堤防按照超高2米的标准进行建设,全力保障防洪安全。
武汉市水务局河道堤防处处长凃金花称,经过数十年的堤防工程建设,武汉已建成三级以上河道堤防808公里。其中,长江堤防284公里,汉江堤防112公里,府澴河、滠水、举水、倒水等连江支堤388公里,张公堤23.77公里,三级以上河道堤防全部达到国家标准。2016年大水后,武汉再次针对薄弱环节进行灾后重建,加固堤防112.46公里,涉及新洲区、蔡甸区、黄陂区和经开区(汉南区)4个区,项目均于2018年完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黄磊 通讯员 廖宇智 实习生 夏潇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