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下午,战士们赶到现场后立即投入抢险工作中(左图)。(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陈鹏 摄)
7月19日,麻城市阎家河镇叶家湾举水河大桥旁,一段护坡发生塌方。
空降兵某部黄继光连和支援连的100名战士赶赴现场,全力抢险。
7月20日晚上9时许,在经过超过24小时的连续奋战后,险情得到彻底排除。部队21日上午撤离麻城。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在现场看到,战士们被晒得黝黑,在工作间隙短暂的休息时间里,不少人躺在河堤上就睡着了。
记者拍下战士们睡着的样子,在湖北日报抖音平台发布后,获得近4万点赞。
有网友留言说:“你睡着的样子,让人心疼。不管哪里有灾情,都是你们冲在前面。舍小家为大家的英雄,向你们致敬!”
参加过汶川地震救援的老兵——
“党性就该在这个时候闪光”
31岁的吴世强,2007年入伍。入伍第二年,他参加了汶川地震的抢险救援。
“5月13日下午抵达汶川,印象最深的就是,老百姓往外走,解放军战士往里冲。”吴世强说,这个场景一直印在他脑海里,当时还是新兵的他,认识到了人民子弟兵的性质,认识到了“党员”二字的分量。
“一座摇摇欲坠的信用社楼房,党员战士冲进去抢救国家财产,让我们新兵留在外面接应。”吴世强说,从汶川回来不久,就写了入党申请书。
2009年,他光荣入党。成为党员后,吴世强始终以高标准要求自己。
这次抢险,黄继光连和支援连的100名战士中,党员42名,其余的也多是入党积极分子。黄继光连指导员吴健说,部队在战训任务中,从野营训练场直接拉到抢险现场,“党性就该在这个时候闪光。”
多次被解放军营救的小伙——
“终于成为营救别人的解放军”
1995年出生的卢嘉敏是江西九江瑞昌县人,老家就在长江边,每次发洪水,都是解放军将他救了出来。
卢嘉敏印象最深的是2003年,8岁的他,在外婆家居住。外公、外婆、表弟和他,被洪水围困,无法出门。
“第二天就有人来营救我们了。”卢嘉敏说,第二天上午,有人送来肉菜等生活物资,下午解放军坐着皮划艇过来,将他们解救出去。
那次洪水退却后,卢嘉敏和外婆去镇上送别解放军。乡亲们对解放军的深厚感情,在他幼小的心灵留下深深的烙印。
2012年,卢嘉敏入伍。他说:“我是多次被解放军营救的孩子,现在终于成为营救别人的解放军。”
在阎家河抢险一线,卢嘉敏总是积极冲在最前面。“只有好好干,才能不辜负解放军这个光荣的称号。”他说。
“00后”新兵——
“回去就写入党申请书”
2001年出生的黄继光连战士孙邵伟,去年9月刚入伍。
被分到黄继光连以后,孙邵伟有些忐忑。他担心自己能力不够,给这支英雄连队丢脸。
这次抢险,孙邵伟积极主动,运送砂袋时,经常一个人扛二三包。两天下来,肩膀被磨破了皮。
不累吗?“当然累,大家都累。但当我们躺着休息的时候,党员们还在商量方案,如何将堤防加固得更好。”孙邵伟说,入伍以来,党员和老兵们在各种任务时都主动冲锋在前,“和他们比,我还有差距。”
抢险中,党员们手臂上的红袖标,是孙邵伟最羡慕的,“准备回去就写入党申请书,希望能够早日戴上这个红袖标。”(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陈鹏 通讯员 段雄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