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下“火神山”,又战武金堤。无论疫情还是汛情,他们都舍小家、顾大家,冲锋在前。
7月13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在武汉市武金堤上遇到了一群特殊的守堤“战士”,他们来自中建三局二公司防汛抢险突击队,23人的队伍里,有10人曾参与火神山医院建设。
98年抗洪老兵
3个半月没回家
夏德勤的每个清早,都从6点钟的跑步拉练开始。44岁的他,从1998年抗洪抢险,到第一批报名参建火神山医院,再到请缨驻守武金堤,始终保持军人的热血本色。
13日上午,汉口水位28.76米,超警戒1.46米。夏德勤和同事丝毫不敢放松,每半小时巡堤一次,24小时不间断。“晚上必须3个人并排走,或者‘品’字形前进,以免困意来袭落入水中。”这是夏德勤22年前积累的经验。
1998年,刚从部队转业到中建三局二公司保卫部工作的夏德勤,请战赴江夏区花莲湖抗洪抢险。当年最险的时候,江堤最薄处仅60厘米。夏德勤跳入水中扛沙袋,两天两夜没合眼,困了就在泥地斜坡上眯一会,馒头和榨菜就是一餐,流汗太多只好把榨菜泡进矿泉水里喝,补充盐分……
今年1月23日,刚放假一天的他,在准备年货途中接到通知,第一时间报名参建火神山医院。面对家人劝阻,夏德勤说:“我在知音城项目部,离火神山近。”
医院建设期,夏德勤负责1200多名工人的消毒防疫,测温近4万次;医院投用后,他没有休息,继续负责24小时维保,随时都要进入“黄区”。
扳着指头数数,今年夏德勤已经3个半月没回家了。
问一句,不累吗?
夏德勤摇摇头,在武金堤上写下了4页纸的入党申请书。
“夫妻档”作战
妻子以行动支持我
接到火神山医院建设通知时,中法新天项目行政总监翁立枝和妻子胡悠悠尚在老家洪湖。“你参加,我就一起去!”妻子没有迟疑。
两口子一同加入后勤现场小组,对接参战劳务队伍,确保供应三餐的基础下,每晚11点和凌晨3点,还为建设者供应宵夜。
6月下旬听闻汛情紧急,翁立枝报名上堤。妻子埋怨:“你就把家当宿舍吧!”转身,还是为他收拾换洗衣裳。
10日晚,暴风骤雨,附近变电站闪现火花,电突然没了。翁立枝和同事立即疏散附近人群,守到凌晨1点才来电。
11日晚,堤上工棚被吹得七零八落。大家一人抱住一角,在雨中紧急打桩加固。
至今,在他们负责的堤段,未发生一起险情。“为武汉,也是为自己,守好武汉这个大家,才有我们的小家。”翁立枝说。
90后“绑柱子”
在堤上过生日
在“火神山”,29岁的章精阳在防护服上给自己取了一个别名:绑柱子。
他是瞒着妻子得来的。“当时我在荆州老家,武汉的同事都报名参加了。”担心落后的他,终于等来“机会”——妻子接到任务要下沉社区,他主动当“司机”送妻子回汉。到了武汉以后,章精阳才告诉妻子,他已报名参加抗疫。妻子又惊又气,因为家中还有2岁的孩子需要照顾。
从小在东荆河边长大的章精阳,虽然看惯了涨水,但没学会游泳。一上武金堤,看着江水淹没树林,心里有些打鼓。
跟着夏德勤巡堤,章精阳用心学:堤坝和水接触的一面叫迎水面,另一面是背水面;巡堤主要检查堤坝上是否有塌陷,水面是否有冒泡、漩涡,背水面是否有管涌等。
12日是章精阳的生日,妻子打电话要他回家吃饭,章精阳没有答应。没想到,抢险突击队突然在晚饭时捧出蛋糕,队员们共同为他庆祝生日。第一次在堤上过生日,章精阳感动不已。
“洪水终会退去,太阳照常升起。”这是他的愿望。(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胡弦 实习生 张炜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