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荆门”的基层探索:当好群众健康“守门人”

A-   A+
发表时间:2020-06-18 10:04    来源:湖北文明网

6月16日,荆门市东宝区栗溪镇卫生院医护人员到胡贩村送医下乡,为村民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鸿 通讯员 章春梅 摄)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初夏时节,荆门市街头巷尾,不时遇见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们。捡垃圾、清河道、护清洁,他们用自己的点滴行动,美化环境“颜值”,提升城市“气质”。

  健康的身体,千金不换;健康的城市,共同守护。疫情防控成果来之不易,如何进一步巩固拓展?走进荆门,我们寻找“健康荆门”在基层的探索实践。

  创建卫生城镇,改善城乡卫生环境

  6月13日11时,正是做午饭的时候。钟祥市客店镇明灯村村民陈维贵,正在厨房里洗菜。

  顺着排水管,洗菜水流入封闭的过滤池,和其他生活污水一道,在过滤池里发酵、沉淀。经过发酵,沉淀物成为有机肥,被定期清理用于肥田。而过滤后的污水,则流入处理池,经过植物吸收净化,再流到蓄水池,用于浇灌菜地。

  “现在,环境卫生变好了,苍蝇蚊子少多了。”陈维贵笑着说,以前没有污水处理系统,污水横流,一到夏天蚊蝇扑面。

  明灯村紧挨着客店集镇。客店镇政府通过向环保部门争取和镇村筹资,对每套农村家庭污水处理设施补助3000元,农户自筹出资不到1000元。目前,客店镇几乎所有农户都用上了这种污水处理设施。

  改善人居环境,需要真金白银。与客店镇一样,通过国家卫生乡镇验收的马河镇,在创建国家卫生镇的进程中,先后投入了3130万元。

  钱从哪来?“各炒一道菜,共办一桌席。”荆门市爱卫办负责人马明说,通过整合部门资源,对培育的卫生乡镇实施农副产品市场改造、污水处理厂建设、厕所革命、清洁能源工程、园林绿化、体育健身设施建设等项目,不断改善提升乡镇基础条件,夯实健康荆门的基础。

  如何展现软实力?如何在新一轮发展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卫生城镇创建,已成为荆门各县市及乡镇的重要手段。继沙洋县后港镇成为首个全国卫生乡镇后,荆门市另有17个乡镇通过国家卫生乡镇验收,省级卫生乡镇则实现了“全覆盖”。

  县乡村三级联动,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接触疫水,要穿戴好绑腿、长统胶鞋、下水裤等防护用具;如果用药水浸泡衣裤、手套、袜子,防护效果更好。”

  5月20日上午10时,沙洋县李市镇张巷村卫生室,一场血吸虫防治培训正在进行。村医张军正向参加培训的18位农民讲解血吸虫的防控措施。在卫生室的药房里,治疗感冒、胃炎、高血压等常见病、慢性病的药物,摆放得整齐有序。

  “谁还没个头疼脑热的?”张巷村村民陈军说,村里有了卫生室,小病不出村,大病可以随时转诊到县医院,甚至在镇卫生院就有市医院的专家来看病。

  做好健康“守门人”,荆门市夯实基层医疗服务体系,整合医疗资源,大力发展县镇村三级联动的医疗联合体,让群众就近就地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

  早在2017年8月,漳河镇卫生院与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组建了首家紧密型医疗联合体。医疗联合体打破了松散型的单纯技术帮扶模式,实现了医院管理、医疗资源、设施设备、技术服务的共享,有效解决了基层医疗机构人才缺乏、设备落后、管理落后的发展困境。医疗联合体组建仅3个月,漳河镇卫生院门诊病人同比增加了55.5%,入院病人同比增加了178.3%。

  为增强医联体持续发展能力,2018年起,荆门市启动“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医”培养计划,计划用5年时间培养800名左右全日制专科学历乡村医生,夯实全市基层卫生工作的“网底”。

  如何让医联体更好地服务基层?荆门市依托市级三甲医院,组建了3个城市医联体;依托县级医院,组建了4个县域医共体,实现了医联体对全市所有公办医疗机构全覆盖。

  爱国卫生人人受益,疫情防控人人有责

  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绝不是简单的清扫卫生,涉及到人居环境改善、饮食习惯、社会心理健康、公共卫生设施等多个方面的工作,是对党委和政府社会健康治理效能的实践检验。

  “社会治理体系中,社区是最基层的细胞,健康是人们最基本的需求。”荆门市领导干部带头到社区宣讲,把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作为创建文明城市宣讲的“第一课”。

  为了统筹推进爱国卫生运动与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等工作,荆门抽调骨干,成立复工复产新冠肺炎常态化防控健康教育宣讲团,深入社区、乡村、企业、学校等,采用现场培训、视频会议等形式开展健康教育宣讲工作。截至5月底,累计宣讲近30场次,培训2000多人次。

  社会健康治理,成效看基层。4月14日,京山市钱场镇别出心裁,组织开展镇主干道环境整治观摩拉练比武活动,通过“走、看、评、议”并现场打分,各村在横向比较中寻找差距,在相互交流中学习经验,在感受变化中鼓舞干劲。

  “环境整治,落实疫情防控常态化,群众是受益主体。”钱场镇党委书记孙俊雄说,拉练竞赛,就是要比出发展的精气神,同时倒逼各村落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将环境整治和疫情防控工作落到实处。

  爱国卫生人人受益,疫情防控人人有责。一条条背街小巷变得整洁优美,一座座集贸市场华丽变身,一个个闹心的“三无小区”悄然变脸,一个个美丽乡村星罗棋布,300万荆门人民正在共建共享健康荆门、文明荆门。(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甘勇 戴辉 通讯员 高先勇 张爱华)

责任编辑:李欢
  • 湖北省文明网站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hbwmwxxbs@vip.163.com    鄂ICP备180252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6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