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院团节目网络直播启示:“快”吸引观众 “慢”滋润心灵

A-   A+
发表时间:2020-06-10 09:06    来源:湖北文明网

  6月6日下午,武汉汉剧院迎来了第三场直播,当日晚间,武汉京剧院直播荀派经典剧目《杜十娘》,转眼间,武汉文艺院团已经直播半月。一边是快节奏的网络文化,一边是慢节奏的戏曲唱腔,戏曲院团直播如何平衡其中的“快”与“慢”?连日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访武汉文艺院团,探索他们在网络时代的快慢之道。

  网络之“快”:吸引眼球的“黄金五秒” 

  首次直播后,武汉说唱团直播团队开会复盘,导演李聪提醒主播,时时与观众互动,保持交流。李聪也是一名从艺二十余年的相声演员,获奖颇多,然而,将舞台经验放到网络时代,他感到难以匹配,感叹“网络是另一领域”。

  “相声讲究铺平垫稳、三翻四抖,有过程,有情节,‘抖音’里,十秒就是一个反转,没能刺激到用户,他们就直接滑过去了。”李聪坦言,匹配的难点在于表演的节奏,相声的艺术规律在网络时代有些“失灵”,网友的耐心变少了。

  在网络运营行业,有一个不成文的说法——黄金五秒准则。其含义是,五秒内没有吸引用户的点,就会被滑走。同时,视频播放完成率、点赞量、互动、评论转发率等数据都成为衡量视频质量的指标,这一指标会让平台决定是否对视频进行推荐,在推荐算法的加持下,“黄金五秒”的叠加作用尤为显著。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行业内,这一准则的时限并不固定,有说“黄金三秒”,也有“黄金七秒”一说。

  小羽在网络运营行业工作三年多,在她看来,网络节奏是阅读习惯和观看习惯的趋势导致的,本质上是“受众是什么样的”,院团选择了媒介,就要遵循媒介的规律,在规律上,找到自己的路。

  艺术之“慢”:戏曲多是曲径通幽 

  媒介规律难以变化,那戏曲本身,可以“快”起来吗?

  汉剧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胡和颜表示,对于演员而言,戏曲的每一句唱词要反复斟酌,细致拿捏。胡和颜拿“陈杏元坐车辇泪如雨点”中的“点”字举例,“‘点’字要‘顿’着唱,取雨点一滴滴落下之意,也表达角色悲凉的心境。”

  此句取自《二度梅》的一折——《丛台别》,这段汉剧经典唱词加念白不过两页纸,演下来要耗时40分钟,院团直播约为一小时,这出戏就占到直播总时长的三分之二。

  “这不是‘慢’,而是汉剧的艺术特点。”直播导演刘丽解释道,戏曲的“四功”中,“唱”排在第一位,汉剧十大行、京剧基本声腔“西皮”和“二黄”等都有着规律的板腔体系,在唱的韵律上,很少有其他的系统可以和它们相提并论,这也是戏曲艺术的魅力所在。如果为了迎合观众的观看节奏,去改变戏曲韵律节奏,那艺术本身就失去了自己的价值。

  除此之外,戏剧的服装、剧情内涵取自优秀的传统文化,这些看似细枝末节的内容,都是戏曲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懂戏的人不仅去看剧情,而是欣赏戏曲文化的一整套艺术表达。

  快慢之“道”:直播在于留住观众 

  节奏上的冲突,并不意味着文艺院团在吸引网络用户上无所作为,相反,“云直播”让文艺院团进一步挖掘台前幕后和戏文本身的故事,通过各种网络传播元素,呈现精华,快速留住观众。

  武汉楚剧院的直播台就设在“楚乐戏苑”内,首次直播时,50分钟的剧目《站花墙》被分为两个大段分两天上演,转场的空隙,主播担任剧情解说员。这出欢快的折子戏,节奏适中,在“斗鱼”平台上收获网友点赞。

  在直播前,武汉京剧院把剧目内容发在微信公众号上,提前告知观众剧情细节,直播时,带领观众走后台、教授京剧小常识,“干货”满满。

  为便于观众听懂方言,武汉汉剧院把字幕贴进了直播间,演员唱到哪里,字幕就跟到哪里,此技术通过硬件和软件配合实现,剧团需要配置更多机器和人员。直播现场共有三个机位,五台直播调度机器。一场直播的背后,是工作人员的倾力合作。

  “艺术审美需要沉淀、欣赏和积累。用‘快’能迅速吸引观众,而只有‘慢’中深沉的意蕰、恒久的美才能‘粘’住观众,滋润心灵陶冶性情。”在武汉爱乐乐团工作多年的陈萌表示,院团要悟透“快慢”之道,以更多更优秀的深沉厚重之作,让观众在戏曲之美中流连忘返。(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歆 通讯员 叶琴)

责任编辑:王炯
  • 湖北省文明网站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hbwmwxxbs@vip.163.com    鄂ICP备180252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6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