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测体温!”6月4日,武汉市硚口区汉水桥街解放社区,95后志愿者张虎正在卡点值守。
1月23日,离汉通道关闭,来自贵州安顺的张虎成为滞留人员。受到解放社区帮扶后,张虎一直留在社区做志愿者。
“武汉特别有人情味,我要和武汉一起打拼。”张虎说,和武汉相处的4个多月里,对这座城市产生了很深的感情。
疫情期间,像张虎这样受到帮扶救助的外地人员还有不少,尽管经济社会发展受到巨大影响,武汉仍向滞留在汉人员伸出援手:专门设立服务保障组,组织民政、文旅、人社等部门展开帮扶,累计投入1.2亿元资金。
受人救助也帮扶他人——
95后贵州小伙选择留汉发展
6月3日10时,记者见到张虎时,他穿着红色志愿者马甲,对出入解放社区的居民进行信息录入。
张虎1月19日搭乘火车来到武汉,租住在解放社区附近,本想趁过年期间找份工作,没想到遭遇疫情。
滞留在汉期间,张虎每天通过手机了解疫情防控信息。2月23日,他得知武汉招募社区志愿者,遂到解放社区应征。“与其闲着,不如做一些对社会有益的事。”
了解情况后,解放社区工作人员为张虎登记,并给他送去了鸡蛋、方便面等生活物资。张虎说,2月初身上就没有现金了,一直靠信用卡支付应对每日开销,社区援助的物资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2月25日起,张虎正式开始志愿服务,负责为社区居民买菜、买药、送物资。“听不懂的武汉话,有志愿者帮我翻译;不熟的路,他们陪我同去。”张虎说,虽然自己也是志愿者,但无时无刻不在接受他人的温暖和帮助。得知张虎是滞留在汉人员,社区居民周阿姨三天两头给他送饭菜,租住的旅馆老板也主动提出租金减半。
解放社区党委书记胡涌说,疫情期间,社区居民都承受压力,但都想方设法为街坊四邻和张虎这样的特殊群体提供帮助。
4月8日,离汉通道解除管控,父母催促张虎尽快回家,却被他拒绝。“疫情防控期间,大家给了我很多帮助,找到工作前想继续做好社区志愿服务。”张虎说,经历疫情,自己已经是半个武汉人,希望学一门手艺,将来扎根武汉、建设武汉。
帮扶62名滞汉西藏学生家长——
无边大爱书写民族团结一家亲
“衷心感谢湖北省、武汉市有关部门以及武汉西藏中学提供的帮助!”近日,曾滞留在汉的西藏籍学生家长、临时党支部书记巴桑次仁说。
巴桑次仁是山南市扎囊县职教中心老师,夫妻二人1月21日抵汉看望在武汉西藏中学读高三的女儿。两人原计划1月24日返程,因疫情管控不得不退掉机票。
“临近春节,住宿费不便宜,商店饭馆也都关门了,不知道还要待多久,大家都急得不得了。”巴桑次仁说,因疫情滞留在汉的有62名学生家长,大家联名向武汉西藏中学说明情况,希望得到帮助。
1月29日,经相关协调,将滞留学生家长和因学校封闭管理后无法返校的学生,集中安排在一家酒店吃住,并免除费用。
得知西藏籍学生家长滞留武汉的情况,大家纷纷伸出爱心援助之手。湖北援藏企业华新水泥有限公司送来了84消毒液、口罩、方便面等物资。西藏湖北商会定向捐赠抗击疫情专款10.48万元……
“爱心人士、学校的老师、酒店的服务人员,都尽心尽力为我们提供帮助,我们感受到武汉人民的坚强和热情好客。”巴桑次仁说。
4月8日,62名学生家长做完核酸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4月10日,他们顺利返回西藏。离汉前,他们将绣有“民族团结一家亲,患难时刻见真情”的锦旗赠送给省援藏办。
英雄城市显现博大胸怀——
累计接处11万条滞留人员求助信息
1月23日离汉通道关闭后,如何保障滞留在汉外地人员的基本生活,牵挂众人心。
2月27日,武汉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第19号通告,提出对因离汉通道管控滞留在武汉、生活存在困难的外地人员,由所在区政府及有关方面提供救助服务。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4月8日离汉通道开启,武汉市共设立69个安置点,集中安置滞汉外地人员6025名。累计救助生活困难滞汉外地人员1.5万余名,发放临时救助金3829万元。另有6000余名滞汉外地人员,得到生活物资救助。
为全力做好滞留在汉外地人员各项救助服务工作,武汉市民政局畅通诉求渠道,开通的求助热线不仅24小时应答,而且采取首问负责制,累计接处求助咨询诉求117843条。此外,专门搭建滞汉人员临时生活困难救助网络申请入口,主动引导生活困难人员就近到社区申请,共受理申请87337条。
6月4日,省政府咨询委员、省“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秦尊文说,在自身最困难的时候,武汉市专门协调资源、构建渠道,为滞汉人员的基本生活“兜底”,彰显英雄城市的气魄与胸怀,展现英雄人民的责任与担当。
“武汉曾经伸出双手救助、保护滞汉人员,如今武汉安全了,武汉人民健康了,希望全国人民也向武汉人民敞开怀抱。”他说。(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蔡朝阳 李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