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市生态环境局监测站工作人员每天到饮用水源地进行水质取样。
鄂南咸宁,128公里长江黄金水道依境东流。
这里生态优良,也被称为中部绿心,是长江水源的重要涵养地和中部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咸宁担负起保护母亲河的时代使命,在推进长江大保护中体现咸宁担当。
2019年,省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指挥部对17个市州指挥部工作进行评估,咸宁市指挥部评估成绩位列全省第四位。其中,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农业面源污染整治、港口岸线资源清理、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企业非法排污治理、固体废物污染治理、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7项工作,获得“优秀”。
保护饮用水源地 开出首张罚单
近日,通城县生态环境分局对在该县北港镇雁门水库违法垂钓的周某开出罚单,这是咸宁市首例对在饮用水源保护区非法钓鱼采取行政处罚措施的案例。
雁门水库是当地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水质安全关系着居民饮水安全,保护区内严禁一切钓鱼捕鱼行为。
3月18日,周某某在保护区内擅自垂钓。通城县生态环境分局执法人员赶赴现场,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周某处以500元行政处罚。
这是咸宁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的一个缩影。
该市狠抓落实,完成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排查工作。2019年5月中旬,市生态环境局对全市61个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地及乡镇饮用水水源地进行排查,向各县市区下达存在问题的督办通知。6月中旬,该局委托第三方再次对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进一步核查,进一步摸清水源地环境状况。
同时,该市提前完成“千吨万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工作。已于2018年完成划分方案上报省厅并于2019年1月4日取得省厅批复。
驻点执法 从源头管控非法排污
嘉鱼县潘湾工业园污水处理厂,园区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在此进行二次处理,检测达标后,通过管道排入长江。在线监测数据显示,污水处理厂投入使用以来,所有排放均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没有发生一起超标污水排入长江的情况。
长江大保护不是“选择题”,而是“必做题”。2019年,为从源头上管控企业超标、超总量及不正常运行污染防治设施等非法排污行为,该市将支持企业绿色发展驻点执法服务活动作为企业非法排污整治重点工作之一,通过购买第三方专业环保公司技术服务,为48家企业开展环保指导和培训有关工作。
开展现场指导——
聘请第三方环保专业公司,帮助27家大型企业和21家隐形冠军示范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上市后备“金种子”企业、“211”工程项目,查清环保管理制度建立、环保手续办理、企业污染防治设施建设、运行管理及污染物排放等方面问题,编写现场检查报告书,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建议。
开展专业培训——
第三方环保专业公司技术人员对企业环保负责人进行集中培训,提升企业环保管理专业水平。开展驻点执法服务活动,增强企业环保意识,提升企业污染防治水平,有效减少企业非法排污现象的发生。
政府越重视,企业对环保工作也越来越上心,“我要转变、我要减排”成为企业广泛共识。
固废减量化 “禁塑”美乡村
崇阳县港口乡港口大道上,一间五六平方米的菜店,店主代初红利索地杀完一条鱼,装进一个塑料袋交给客户。
她特意解释:“这是可降解塑料袋,镇里发的。还有20个菜篮,也被大家领走了。”她所说的菜篮,是乡里推行的“共享菜篮”。
咸宁市崇阳县港口乡,通城县马港镇高峰村、通城县塘湖镇望湖村等,都开展了 “禁塑”行动。市生态环境局向他们颁发奖金20万元。利用这笔奖励,港口乡购买3万多个无纺布袋子、6万多个可降解塑料袋、200个“共享菜篮”,发给商铺、群众,鼓励大家继续“禁塑”。
守好生态屏障,咸宁始终狠抓固体废弃物治理。
疫情期间,该市医疗废物转移处置量由4.3吨/天,增长到2月20日18.66吨(单日最高),转移点位由90多个增长到210个。为做好防控,该市将转移时间由2天压缩到1天,全市医疗废物日产日清。1月26日至3月9日,全市转移处置医疗废物558.831吨。
疫情阻击战取得阶段性胜利后,该市固废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开始抓紧帮助市区14家危废产生单位开展危险废物申报登记、年度管理计划备案等工作,推进企业全面落实危险废物收集、暂存、转运、处置等环节全过程管理。
4月16日,咸宁市在通城县召开全市突出环境问题整改、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工作现场推进会,吹响新一轮长江大保护号角。(湖北日报 吴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