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让农村学生疫情期间上好网课 黄陂一小学校长每天坚持家访

A-   A+
发表时间:2020-05-13 09:20    来源:湖北文明网
  

田国安

  

  田国安给学生送教辅资料

  57岁的田国安是武汉市黄陂区土家族小学校长,这所学校仅有37名学生。疫情期间,为了让这些孩子上好网课,田国安每天都要在山路上往返10多公里去家访。

  从教37年,田国安一直坚守在黄陂区最偏远的3所乡村小学,培养一批批学生走出偏僻山村。他说:“如果身体条件允许,我会一直坚守到有新老师来。”

  校长每天往返10余公里家访

  1月24日,田国安得知黄陂区教育局招募抗疫志愿者。当天晚上,他和副校长周金明商定:“学校老师少,就我们俩上吧。”

  田国安被安排在村干部人数少、村湾分散、山路较多的源泉村。他和几名下沉干部一起进村入户开展防疫,每天奔走在源泉村的19平方公里土地上,为17个自然湾706户的2800多村民服务。“每天要宣传防疫知识,给村民测体温,送物资等,还要叮嘱村里的学生上好网课。”田国安说。

  随着村民逐步复工,他把主要精力放在学生家访上。经常骑着电动车,一家家地家访,叮嘱孩子按时上网课,不要到池塘边玩耍。全校37名学生分布在方圆10公里范围内的7个行政村,田国安每一家都跑遍了,有时一天跑三四个学生家里。

  由于不少孩子住得偏远,除了周末,他每天都要在山路上往返10多公里,总里程约有500公里。“每天都要去,不然学生们的课就耽误了。”田国安告诉记者,家人都开玩笑说他成了“家访校长”。

  5月2日,记者随田国安校长一起来到黄陂区最偏远的姚家山村。“这里有一对姐妹俩都是学校的学生,她们家是全区的建档立卡扶贫户。”田国安告诉记者,她们家的主要经济来源依赖孩子父亲外出打工。他给孩子们送去了书和本子。

  随后,田国安又来到源泉村大陈畈湾四年级学生黄静(化名)家里。“爸爸妈妈都要忙农活,你在家里上网课,不能再逃课,也不能拿着手机玩游戏。上次英语老师还表扬你了,说你有进步。”在黄静屋前,田国安不断叮嘱。记者了解到,黄静父母最近忙于春耕,她比较贪玩,经常是拿着手机就开始玩游戏。“最近,这孩子好几次上网课都没上线。我来一趟就好一点,能管几天。若不来家访,她又贪玩了。”田国安说,这一两个月里,黄静家里他已经走访了十多次了,这是他家访最为频繁的学生之一。“平时老师上课时,我要盯着网课,发现有哪些孩子没到,我就要跑一趟。”

  “在农村,孩子父母都忙于生计,学生的学习依赖老师的比较多,我跑得勤了,孩子们上网课的效果才有保证。”田国安笑着说,虽然每天这样跑有些累,但为了这些孩子们的学习,这也是值得的。

  师范毕业后执教山村小学

  田国安是黄陂区蔡店街张河村田家湾人,田家湾是黄陂区唯一的一个土家族村庄,地处黄陂北部最偏远的地方。1963年,田国安出身于一个农民家庭。1983年,附近的村小源泉小学由于缺老师,刚刚高中毕业的田国安顺利通过测试,当上了一名民办教师。

  由于文化底子不错,田国安一到源泉小学,就被学校安排带毕业班。当时的源泉小学,学生人数还比较多,田国安所带的班有50余名学生。因为贫困,许多家庭都对孩子读书抱有期望,希望他们通过读书走出大山。看到孩子们渴求的目光和家长殷切的期待,田国安感到责任重大。他告诉记者,“当时,只觉得自己比较年轻,工作起来也是不知疲倦。”那时候,因为山里缺少老师,田国安除了当毕业班班主任、带数学课外,还兼带有7门功课,周课时达到25节。学校对这位认真负责、有干劲的年轻老师也很重视,还让他负责学校后勤工作,为全校20余名教职员工提供生活保障。田国安住在了学校,白天上课,晚上批改作业,打理完后勤账务,还要自学。

  1993年,田国安通过了民办教师转正考试,进入武汉四师(新洲师范)民师班学习。1995年,田国安师范毕业,好心的朋友都劝他托熟人尽量分配到县城。田国安说,当时也确实有机会留在县城。但是,当他看到学生和家长那留恋和惋惜的神情,他决定留下来。“我可以不走出大山,但我可以帮源泉村的娃娃们走出大山!”

  主动申请到更偏远的小学任教

  1995年,田国安重新回到源泉小学,所有人都感到惊喜,蔡店乡教育总支对他委以教务主任一职。“国家教师”的身份让田国安找到认同感,他工作更加卖力了。

  1999年,与源泉村相邻的姚家山小学因缺老师,当时的蔡店乡教育总支打算从源泉小学临时调一位老师过去支教。而姚家山小学比源泉小学更偏僻,条件更差,派谁去呢?“我去吧。”田国安主动请缨,来到了这所只有不到70名学生的小学。

  在这里,田国安的教学方式变成了复式教学,他觉得这样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便提出了将姚家山小学合并到源泉小学的想法,得到上级批准。2000年,两所小学合并,姚家山小学作为源泉小学的一个教学点只保留一二年级,田国安又回到源泉小学。后来,与源泉村紧邻的张河村土家族小学又缺老师,田国安又过去任教……

  “我一生就教过三个学校,源泉小学、姚家山小学和土家族小学。一个方圆不到20公里的小圈子。”田国安说。

  现在,田国安担任土家族小学校长。37年来,家乡周边三所小学变成一所,现在学生数仅70多人,五六年级学生还委托在蔡店街上的蔡店中心小学。合并后的土家族小学仍然缺少教师,“太偏远了,谁愿意来呢,年轻人来了连朋友都谈不到。”田国安无比感慨地说,他还有三年就要退休,如果学校需要,他有可能会继续返聘,跟学校一直相守。

  最欣慰的是不少学生也当了老师

  从教37年里,最让田国安校长牵挂的就是学生。疫情期间,他不仅关心在校生,也牵挂昔日的学生。

  蔡店街范家冲高三学生范子康在外地读书,现在已经进入第二轮考前复习,而他在家时手上没有相关资料,非常着急,他的两名同学也面临同样问题。3月初,田国安在疫情排查的时候得知此事,终于托朋友弄到三套学习资料,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让田国安感到欣慰的是,一大批孩子在他的教导和鼓励下,升入优质中学,继续努力和深造,走出大山,成为栋梁之才。

  受田国安的影响,他教过的多名学生选择了教书。源泉村鲍家畈的学生范天璋,家庭贫困,田国安一直对他重点关照,鼓励他努力学习。范天璋后来立志报考师范,成为田国安的校友,在新洲师范毕业后,因成绩优异留校任教。汪家畈的贫困学生汪凤霞得到田国安的帮助与教导,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乡中学。田国安非常关心这个好苗子,一直与她保持联系,鞭策她刻苦学习。后来,成绩优异的汪凤霞考上大学,成为上海交大最年轻的教授。源泉砦湾有一家姐弟三个孩子都是田国安的学生,长姐陈继英考上武汉教院,当了中学教师;老二和老三也相继考上大学,现为知名律师和科研人员。(楚天都市报记者 郭会桥 通讯员 王力军 摄影:黄士峰)

  

  
  
  
责任编辑:王炯
  • 湖北省文明网站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hbwmwxxbs@vip.163.com    鄂ICP备180252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6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