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的本色——记火神山医院军队援鄂医疗队

A-   A+
发表时间:2020-03-31 08:50    来源:湖北文明网

  

2月4日,武汉火神山医院收治首批患者。

  火神山,原本寂寂无名,现在却举世皆知。

  火神山没有山,只有使命如山、重托如山!

  2月3日起,1400名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开始承担武汉火神山医院医疗救治任务,在抗疫一线勇当先锋。

  一个多月来,有一组数据在这里不断刷新:

  2月14日,首批7名患者康复出院;2月22日,71名患者康复出院;3月3日,92名患者康复出院……截至3月20日下午,火神山医院累计康复出院患者超过2100人。

  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赴湖北考察疫情防控工作,第一站就来到火神山医院,称赞一线医务工作者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你们有最坚强的意志

  2月2日,8架大型军用运输机抵达武汉天河机场,心血管内科专家马凌随战友走出机舱。

  “请全国人民放心,疫情面前我们誓死不退!”

  马凌的铮铮誓言,成为火神山的战“疫”宣言。

  “妈妈,你现在好点了吗?”

  “没事,妈妈只是脚崴了,放心吧。”

  这是2月6日,火神山医院护士郭晨晨与5岁儿子的视频对话。对话中,郭晨晨并没有告诉家人自己工作中晕倒的实情。

  2月4日凌晨5时许,睡了不到3小时的郭晨晨与战友们再次出发赶往医院,收治首批确诊患者。上午9时25分,收治工作开始,身穿防护服,戴着护目镜、面罩、口罩和双层橡胶手套的郭晨晨,开始了高强度转运患者的工作,不一会儿全身上下就被汗水湿透。

  10时05分,郭晨晨正准备转运第26位病人时,突然眼前一黑,晕倒在地。队友见状立即将她扶坐在轮椅上:“快把防护服脱掉,做个详细检查。”

  “不用!歇一会儿就好了。”慢慢缓过神来的郭晨晨摆摆手。短暂休整后,她又继续投入战斗。

  与时间赛跑,和死神拉锯。艰苦的阻击战一刻也没有停止。

  战“疫”有多激烈,你们就有多顽强!

  “46床要输液”“27、33床换液体”“37床抽动脉血气”“35、39、43床做咽拭子”……2月8日中午12时,火神山医院感染八科二病区的对讲机里不停地呼叫,护士邹巧玲忙得像个陀螺。大约1个小时后,她突感头晕恶心,下意识地用手摸了摸额头。

  “巧玲,你歇会儿吧。”搭档程瑞看她状态不对,轻声说。“没事儿,可能是刚吃饭太赶了,消化不好。”邹巧玲应了一句,继续跑步穿梭于各个病房。

  “穿上防护服,就得把自己铆在岗位上。”这是每一名进入火神山医院的医护人员心里紧绷的一根弦。

  火神山医院重症医学一科护士长陈静动情地说:“有的医护人员长时间穿戴防护服和护目镜,恶心想吐时,会深吸一口气缓一缓继续工作……她们真的非常坚强!”

  你们有最温暖的心灵

  你们对人民有多深的感情,人民就会把你们放在多重的位置!

  “祝你们生日快乐!”2月16日8时,大雪初霁,火神山医院感染一科一病区,护理组长张凤带着护士们走进病房,为两名患者庆祝生日。没有鲜花,没有蛋糕,病房里充氧,不能点蜡烛,护士唐杰把自己除夕从重庆出征时带过来的糖果送给两位寿星。

  3月8日上午,感染七科一病区26位女患者每人收到一个贴有“三八节快乐”心形剪纸的礼袋,内有SOD蜜、护手霜、中药福袋和苹果草莓泡芙等礼品。这是病区护士长刘俊丽和护士陈红、吕东阳、黄悦、吴昊、赵悦等人从提前收到的节日礼物中,拿出的一半。

  为了增添节日气氛,护士长刘俊丽还搞了一个抽奖活动,把自己出征时所带的一套新内衣作为奖品,写上“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节日寄语,送给抽中一等奖的患者黄女士,祝她早日康复。

  这样暖心的画面,每天都在火神山上演。在这个特别寒冷的冬天,这里的每一个生命,太需要家的温暖!

  护士陈进英用汤汁拌着饭,一口一口喂进患者大叔嘴里。在她鼓励下,大叔还分三次喝完了一盒牛奶。每隔半个小时,她还要用吸管喂他喝一口水。

  一位大娘病号服有些长,下床活动时裤腿总是拖着地。护理部副主任宋彩萍看见了,连忙蹲下身为她挽好裤腿。宋彩萍说,大娘慈爱的笑,让她想起了母亲。

  你们有最无私的奉献

  2月12日11时许,武汉火神山医院重症医学二科44岁的护士吴亚玲走出工作区,泪流满面,朝着千里之外的云南方向,深深三鞠躬,向母亲的遗体作最后告别。

  前一天下午,吴亚玲71岁的母亲突发疾病,抢救无效去世。得知消息,吴亚玲强忍悲痛,继续坚守岗位。换岗回到宾馆,泪水夺眶而出。12日一早,她像往常一样走进火神山医院,上完近5个小时的早班,才用这样的方式与母亲告别。

  领导和不少战友得知消息,都劝她先休息两天。吴亚玲擦干眼泪说:“请大家放心,我一定能挺过去。”

  挺过去,成为火神山的一种信念,无论你们,还是患者。

  2月13日清晨,正在“红区”鏖战的护士长王晓靖正和战友们讨论工作,突然得知父亲病故了。此时此刻,远在兰州940医院发热门诊的妹妹王宏玲也收到了噩耗。两条战线,一场战“疫”,姐妹俩均无法回去送父亲最后一程,只能通过微信互相安慰。

  “每当想起父亲,心里就在流血。但我无法在这场战‘疫’中缺席。我相信,父亲在天之灵会支持我这样做。”王晓靖的话,让前来安慰她的战友们红了眼眶。

  是啊!作为党员,同为军人,祖国和人民有多需要,你们就会有多无私!

  呼吸与重症医学专家李琦,接到出征命令时,刚从外地完成新冠病毒防控督导任务返回重庆,来不及跟家人打招呼,就登上了飞援武汉的军机。本身就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他,背上呼吸机就上了抗疫一线。40多天来,他每夜都必须在呼吸机的辅助下才能入眠。在火神山医院“红区”度过55岁生日的他,许下这样的愿望:“愿天下再无疫情!”

  你们有最英勇的本色

  重症监护室“红区”,堪称战“疫”火线。

  进驻火神山医院以来,这里就成为重症医学一科主任张西京坚守的阵地。

  “必须有敢与死神掰手腕的勇气。”张西京说。

  这里有多危险,你们就有多英勇,因为你们是守护生命的最后一道屏障!

  2月8日,火神山重症监护室,58岁的南部战区总医院呼吸内科主任黄文杰一直守在一名重症患者床边,仔细观察患者反应,精细调节呼吸机参数。

  突然,患者剧烈咳嗽起来。看到医生离自己如此之近,患者提醒他“一定要做好防护”。

  “放心吧,我就是冲着病毒来的!”黄文杰淡淡一笑。

  然后,俯下身子,为病人检查咽喉,听肺部呼吸音变化,清理气管分泌物……他说:“离患者更近一些,掌握病情就更详细一些。”

  17年前,黄文杰报告首个非典病例,成功救治第一例非典患者。因抗击非典作出重大贡献,他荣立一等功。

  17年后,这位战“疫”老兵再次披挂上阵。

  那身影,虽不复当年壮实,却一样勇敢坚定。

  你们有最博大的情怀

  “姑娘,你们年纪这么小,不怕吗?”

  “阿姨,我不小了,两个孩子上幼儿园。”

  “上有老下有小,家里人得多担心呀!”

  “我是湖北人,父母身体不好,我瞒着他们来的。”

  这是护士张熠在值班日志里记下的一段对话。

  这段对话,是火神山医院每一个逆行者的生动写照: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国家经历多大磨难,你们就有多深广的情怀!

  除夕夜,西安双流机场。背起行囊,空军军医大学的仲月霞和同在出征队伍中的丈夫王新彼此对望了一眼,比了一个“胜利”的手势,双双登上飞往武汉的军机。

  出征前,父亲刚去世,原本准备带母亲去成都过春节的她,果断退了票。

  夫妻俩一同请战,领导犹豫了:“家里还有老人需要照顾,你丈夫一人去就可以了。”

  “我曾多次执行急难危重任务,积累的技术经验,一定能派上用场。”仲月霞态度坚决。

  17年前,抗击非典,她在一线经历了100多个难忘的日日夜夜;

  12年前,四川抗震救灾,在北川县陈家坝,她和战友们救治了百余名伤员;

  5年前,援非抗击埃博拉,她在异国他乡战斗了59天。

  这样的经历,让医院领导难以拒绝。仲月霞把母亲托付给妹妹,夫妻俩一起奔赴武汉。

  虽同在一支医疗队,战斗在同一家医院,夫妻俩却难得碰上一面。仲月霞说:“能一起救治更多的病人,这就是幸福。”

  夜深人静的时候,重症医学一科副主任李文放会悄悄拿出手机,看一段视频。

  视频是他的爱人张英发来的。视频里,张英动情地说:“保护好自己,才能更好地救治病人……”

  17年前,同为军人的张英奔赴北京小汤山医院,在那里战斗了40多天;17年后,李文放驰援武汉火神山,继续同疫魔战斗。

  两年前,张英退出现役。送丈夫出征时,她说:“你放心去吧,作为军人,我知道怎样当好一名军嫂。”

  “与一座英雄的城市同在,与英雄的人民同行,我并不孤单。” 李文放说。(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泉)

责任编辑:李欢
  • 湖北省文明网站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hbwmwxxbs@vip.163.com    鄂ICP备180252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6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