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整个城市摁下“暂停键”,黄冈城区一群出租车司机却开启“快进键”。
送医购药,他们风雨无阻;转运病患,他们挺身而出;服务居民,他们情真意切。
在抗击疫情的战场上,一个个的哥的姐无惧危险,使命必达,成为非常时期的“摆渡人”。
无私无畏“逆行者”
“我是老兵,我请战!”
“我是党员,我报名!”
“入党时候的誓词,现在我该用上了。”
……
疫情紧急,公交停运,交通管制,市民应急出行怎么办?1月25日,黄冈市交通运输局发出招募令,出租车司机纷纷请缨。
一封封请战书,就是一颗颗滚烫的心。
“没什么可怕的,我老徐不怕死!”他是退伍军人、二等功臣,曾在驻地救火时晕倒火场。危难面前,他再一次选择冲锋。他,是黄冈明天出租车公司司机、54岁的徐保良。
“无论生死,逆向而行,请组织批准!”他,是黄冈正富出租车公司司机徐平。
一颗颗滚烫的心,就是“疫”线上一颗颗明亮的星。
一边是年过八旬的父亲,一边是自己向往的“战场”,48岁的“雷锋车队”队长邹斌陷入两难。
“国家遭这么大的难,大街小巷你都熟,应该去!”党员父亲一番鼓励,邹斌轻装上阵。
服务社区,他送医购药、搬运物资,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加入流调小组,他陪同疾控人员出入定点医院、“四类人员”家中,危险如影随形。
“我的力量虽然很微小,但一定要做点什么。”45岁的司机李锋,黄冈天安出租车公司“爱心车队”队长。社区医院、医院社区,李锋载着一个个着急就医的居民来回跑。渴了喝口水,饿了吃泡面,“就想为抗疫多出一份力。”
2月25日,李锋握拳宣誓,“火线”入党。
非常时期,一辆辆出租车日夜坚守、穿梭不息。
黄冈市区应急服务车队成立以来,175辆志愿出租车已累计出车3万余次、服务居民5.5万人次,每天免费为48个社区和5个乡镇提供转运待产孕妇、危急病人、物资运送等应急运输保障服务。
非常时期“救护车”
“快!羊水破了,要生了!”
2月11日上午10时许,司机邹斌接到驻点社区的电话,一名孕妇即将临产,得赶紧送医。“人命关天,快一秒就多一分安全。”靠边停车、推开路障、接上孕妇,邹斌驾车向黄州区妇幼保健院疾驰而去。
“我是党员,苦活累活交给我!”28岁的陈裕峰,黄冈正富出租车公司司机,驻点服务市郊的陈策楼镇。他接送居民往返市区就医,单程30多公里,一天少则四、五趟,多的十几趟,日均行程200公里以上。
葛燕辉,黄冈宏达出租车公司司机。他24小时待命,驻点长江社区。居民胡女士突发急病住院,因疫情家人不能陪同,他既当司机又当陪护。送生活用品、送救命血、送一日三餐,他成了胡女士最依赖的“亲人”。
“疫情当前,出一份力,心里踏实。”47岁的司机陈刚,爱人是医院药师,夫妻并肩战“疫”。一天,他接上一名刚解除医学观察的女孩。女孩的父母被隔离,回家没钥匙,长时间的焦虑让她有了轻生念头。他当即联系社区、开锁公司,又送去吃的喝的,安顿好女孩才放心离开。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哪里有需要就奔向哪里。
汪春燕,黄冈明天出租车公司司机,应急车队5名女将之一。她独自揽下重活——接送一名老人去医院做透析治疗。得知老人上过战场,她说:“战争年代,您保家卫国,今天我们来守护您!”近两个月来,每周二、四、六早上7点,她风雨无阻“赴约”。
平凡的人们,无私的奉献,为抗疫中的城市增添更多暖色。
向险而行“摆渡人”
转运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等,被视作应急车队的“红区”,危险不言而喻。
“特殊时期,我不上谁上?”49岁的司机张保先,“献血车队”负责人。他第一个报名加入应急车队,又带头参加“红区”小分队。这份主动争取来的“危险”,让他工作量骤增,20多天里几乎每天忙到到凌晨。
和张保先一样,黄冈市区20多名的哥的姐向险而行、勇挑重担,主动加入“红区”小分队。
任伟,85后党员司机。队友不能出车时,他总是第一时间“抢单”。一天晚上11点半,他到路口镇接一名密切接触者去观察点。到了门口,居民反悔了。寒气逼人的夜晚,他一连等了3个多小时。终于,镇村干部说服居民,他把人送到隔离点出来,已是凌晨4点多。
“疫情不退,我是不会退的!”49岁的司机李红梅自打加入小分队,就没吃过一顿热饭、睡过一个囫囵觉。无论是凌晨5点,还是深夜11点,出车任务来了,说走就走。一个多月里,她接送新冠肺炎出院患者200多人次。
尽己所能,使命必达。小分队已转运隔离人员3100余人次、新冠肺炎治愈出院者590余人次。(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江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