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起护士,人们脑海中首先会浮现出头戴护士帽、温婉亲切的女性形象。在此次抗疫前线,来自全国各地的男护士,成为救援第一梯队的勇士。
曾经的大学上下铺
相约并肩战斗
“枣子巷达华”“青羊区彦祖”,这是同事们送给90后钟永健和张冀伟的特别称呼。他们是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的男护士,他们相约报名参加了四川省第一批医疗救援队支援湖北,两名大学时的上下铺兄弟又走到一起并肩战斗。
即使没有和父母商量,他们来武汉的决定还是得到了家人的支持。小伙子们说,除了医务工作者的职责使命,他们的内心还有一个深藏的情结。
“汶川地震时,全国各地的救援队义无反顾来四川支援。这一次疫情,所有医院同样都愿意派出队伍来支援武汉。”面对武汉疫情,12年前同样遭遇地震灾难的兄弟俩感同身受。“如果祖国需要,能有我们的一席用武之地,我们随时会义无反顾。”
钟永健和张冀伟支援的是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他们被派往7楼重症与呼吸病房。走进ICU病房的那一刻,立即进入了战斗状态。从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再到准确把握危重症患者救治护理技术的每一步操作。即便是照料患者的基本生活,处理大小便这样的工作,他们也毫不松懈。
他们从来没有说累,耳朵早被防护口罩的系带勒出了压疮,他们也没有说一句疼,他们只是说:“只希望能救治更多的患者。
“在我最绝望、心理负担最重、压力最大、连续噩梦的时候,是你开导了我,让我镇定了下来,扛过了一天又一天。”这是钟永健的“粉丝”郑女士感谢信中的一段话。
30岁的郑女士病情严重,此前还有轻度抑郁症,意志消沉,不利于治疗。钟永健给她讲自己当年在汶川的经历,鼓励她重新振作。多次交流,郑女士的情绪慢慢好转,积极配合治疗,最终治愈出院。
“武汉一定会好起来,我们俩又在一起,啥事儿不能扛过去。我们俩就是同生死、共患难的兄弟。”张冀伟说。
武汉医院里的沈阳
“血气小王子”
“小伙子真厉害,手法挺好。”“我还得多学习。”面对夸奖,27岁的李佳玮有些不好意思。
李佳玮是辽宁援鄂医疗队队员、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RICU护士,因为他采血成功率高,被同事亲切地称为“血气小王子”。
1月26日,李佳玮作为辽宁省首批驰援湖北医疗队的一员,毅然踏上了抗疫第一线。在奔赴武汉途中他写下了入党申请书:“在国家危难之际,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一定光荣完成使命!”
出发之前,李佳玮刚刚求婚成功,原本计划在2月14日登记结婚,但这个约定却没能实现。
在武汉济和医院的日子里,李佳玮以饱满的精神面貌,迅速投入到一线工作中,他不曾叫苦叫累。
为判断新冠肺炎患者的氧合情况,动脉采血做血气分析是患者每天都要进行的检测项目,可隔着手套很难确定血管的走向及深浅度,给操作带来了很大难度。李佳玮凭借自己过硬的基本功和娴熟的技术,采血成功率非常高。他还时常帮助其他同伴解决输液及采血问题,患者给他点赞。
“院区房间原来都是两人间,临时改成了三人间,所以加的床位就没法接入中心氧气设备,只能使用原始的氧气筒。”李佳玮告诉记者,一个氧气筒100多斤,每天需要搬运十多个。“我这个‘东北大汉’就主动揽下这活儿了。同事们现在还叫我‘氧气筒小组长’,组长组员都是我。”
毅然出征的90后
为儿取名“援鄂”
“看到孩子的那一刻,好想过去抱一抱他。”3月8日,身在武汉抗疫的李伟,看到视频中刚刚生产完的妻子和儿子,他哭了……李伟心中有歉疚有遗憾更有自豪。为了纪念这次抗疫战斗,李伟给儿子起名李援鄂。
1993年出生的李伟是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手术室护士。农历大年三十,当得知医院要组派医疗队去支援湖北抗疫的消息后,李伟第一时间就报了名。直到山东省组建第五批医疗队,医院派出131名医护人员赶赴武汉,李伟这才得偿所愿。李伟说,在危难之际,他有责任也有义务冲锋在前。
托付好妻子的事情后,2月7日,李伟毅然踏上了赶赴湖北抗疫的征途,支援武大人民医院东院区。工作中,李伟一直冲在最前面,端屎端尿倒垃圾,所有脏活累活他都抢着干。他说,他只想在他的班次上尽可能地为病人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因为他觉得自己算是团队里比较年轻的,体力上应该比其他年长护士要好,理应多分担些。
“辛苦媳妇了,视频里看着她的状态还不错,只要他们母子平安,我也就放心了。”李伟说,他早就和妻子商量好了,要给儿子起名叫李援鄂。“既是为了纪念这个众志成城、全民抗疫的特殊时期,也是让儿子知道,爸爸做的是件有意义的事。”李伟说,等儿子长大了,他会给他讲当年自己抗疫的故事。(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卫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