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抗疫】事多压力大,社区工作者如何减压

A-   A+
发表时间:2020-03-04 09:51    来源:湖北文明网

  “从春节前就没回过家了,和孩子们视频时,他们哭,我也哭!”近日,武汉莘元心理咨询机构接到多位一线社区工作人员的咨询电话,其中一位80后女性社区工作者因为压力太大,已连续失眠一周。

  在这场全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坚持在一线的,除了白衣天使,还有大量的社区工作人员、机关干部、民警、保安等,他们作出了巨大的牺牲,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焦虑。帮助他们纾解心理压力,对于打赢这场“战疫”也至关重要。

  心理咨询师苏瑜介绍,这位社区工作者是2名幼儿的母亲,每天要为300户居民服务,包括买药、买菜,送患者去医院等。已经一个多月没回家的她每天从早忙到晚,几乎没有能停下休息的时候。她的压力不仅劳累和无法照顾孩子,更多的是社区居民的不理解和抱怨、甚至辱骂。

  苏瑜表示,疫情期间,一线社区工作者面临3种心理压力:情绪来源多,大量基层群众的焦虑情绪向社区工作人员发泄、转移并带有投射;内外需求多,同时扮演多种角色,事务繁杂琐碎;任务变化快,随着疫情发展,给社区工作人员提出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

  在突发的重大公共危机面前,大众心理会出现抗拒期、吸收期、消化期、应对期4个阶段的转变。在每一个阶段,社区工作人员都不轻松,都要根据群众的心理调整工作方法。在应对疫情之余,社区工作者要充分重视自己的心态,关注自己是否出现应激反应,是否过度紧张、疲劳、抑郁、失眠、无助、委屈、恐惧,如果出现这些现象,要及时作出调节,提出求助。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副所长陈雪峰认为,社区工作人员在抗击疫情一线,是在帮助大家,是在保护我们的家园,所以我们对社区工作人员应该多尊重、理解、支持、配合和关爱。建议基层政府要做好社区工作人员的物资保障工作,避免因为防护不到位导致被感染等情况。与此同时,还要多关注社区工作人员的家庭生活情况,让他们能够踏踏实实投入到前线抗击疫情。

  陈雪峰建议,社区工作人员除了做好自身防护外,还要做好心理防护。

  要理解他人,如果在工作中遇到工作对象不配合,先表示理解,这有助于平复情绪,也有助于后期工作的开展。

  要理解自己,情绪不稳定,容易生气、容易着急,容易委屈,甚至会有负罪感。这些是在应激状态下的正常反应,也要理解自己有这样的反应。

  如果感到很难受,要暂时停下来,找一个稍微安静点的地方做深呼吸,适当的缓解、调节,也会有比较好的效果。

  要保护好自己,如果是工作压力很大,心理和身体很不舒服,或者家里有重要的事情,要及时与同事和上级沟通,必要时可以停止工作或者轮换工作。如果自己还调整不好,也可以拨打心理援助热线寻求专业帮助。(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文俊)

责任编辑:何霄
  • 湖北省文明网站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hbwmwxxbs@vip.163.com    鄂ICP备180252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6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