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为生命值守 为奉献点赞

A-   A+
发表时间:2020-03-01 10:26    来源:湖北文明网

  

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治愈患者出院时与医护人员合影。 (视界网 毛学锋 摄)

  2月29日上午10点,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指挥室。

  运行保障团队成员王旗华等,正目不转睛盯着前方墙上的18块显示大屏。

  通过大屏,与指挥室一路相隔的方舱内,800多名病友生活起居与100多名医护人员忙碌的身影,一目了然:有的在床头听方舱广播、看书,有的起身去打水,有的跟随医护人员做健身操……

  托举这方生命之舟,让病友早日康复出舱,681名来自安徽、江苏援鄂医疗队和国家(江苏、贵州)紧急医学救援队队员,与400多名来自武汉开发区运行保障团队人员,在此已度过18个不眠之夜。

  方舱迎来出院小高峰

  乐观风趣的“大衣哥”:我怎么哭了

  2月29日,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出院84人。

  和前几天一样,一早上,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的安徽、江苏、贵州医疗队队员,显得格外忙碌。他们在细致做好各项医疗管理工作之外,又为出院的病人精心准备小礼物。

  当天治愈出院的病友中,80后“大衣哥”夏先生和13岁的“小胖墩”刘明(化名)格外引人注目。

  帅气的“大衣哥”,原是洪山区一名货车司机。春节前陪爱人看病时不幸都“中招”。2月12日晚6点,他作为轻症确诊患者,转入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救治,身患重疾的爱人则被收治在另一家医院。尽管遭遇不幸,但在医护人员鼓励下,他很快走出阴霾,与同舱病友共同编演的小品《地道战》《列车上的售货员》等节目,成了方舱内一股暖流,感染了无数医护人员和病友。一些惟妙惟肖的小品,经朋友圈转发,成了各方病友争相观看的热点视频。

  高高的个头,身穿长大衣、头戴黑色针织帽,夏先生被病友们亲切称为“大衣哥”。谈及当年爱情时,他说:“当初装修房时,自己一眼就看中了装修公司的她。”“她赚了我的装修费,我娶了她整个人。”开朗的爱人则回应:“当初并没太用心装修的房子,没想到是为自己装的。”

  29日中午,与医护人员和病友临别时,一向坚毅的“大衣哥”落泪了。他说:我们都曾遭遇不幸,但有幸的是,有这么多医护人员与各方保障团队,始终无微不至地在关心、救治和鼓励我们,才让我们战胜了内心恐惧,增强了战胜病毒的信心,终于又见阳光。

  这场疫情中,“小胖墩”刘明的爸爸不幸感染去世,妈妈也重度感染转院救治。2月12日,“小胖墩”来后,内心极度恐惧、不安。其母无奈打本集团新闻热线求助。安徽医疗队主管护师周国红得知后主动来安慰他,说:“就把我当作你的妈妈吧。相信我们,在这里所有人都会平安回去的。”“你是男子汉,要勇敢点。此刻你有一个比你小一岁的妹妹,一个人还在合肥家里呢。”

  “小胖墩”生活自理能力弱,周国红只得手把手教他叠被子,整理物品。2月14日至15日,天气骤变,担心“小胖墩”吃不好睡不踏实,周国红就鼓励他:“多吃点才能有力气战胜病毒。”有时半夜还过来给孩子扎紧被子。

  “小胖墩”想吃炸鸡、喝可乐,周国红又尽量满足孩子心愿。为了不让“小胖墩”落下功课,周国红利用休息时间,从网上下载打印学习教材,在病区手把手教他学习,定时督促检查背默知识点。

  2月29日中午,临出院时,“小胖墩”亲切地喊了一声“周妈妈,我将永远记住您的好,我会好好学习的。”

  累计治愈出舱363人

  患友自述:好胃口好心情很重要

  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由面积3400平方米的训练馆和4300平方米的主体育馆改造而成,分别命名为1号舱和2号舱,共设床位1000张。

  2月12日下午5点,第一辆载着两名患者的救护车抵达。拉开了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收治病友大幕。

  一组入舱时间,记录了这座生命之舟所承载的使命:2月12日晚9点,运转高峰来临,长长的转运车队一辆接一辆。至次日凌晨1点,入舱患者增至340名;至13日下午2点,收治病人增至409人;到14日下午6点半,增至718;到16日下午4点半,增至985人。

  同时,一组数据记录了另一个重要时刻:2月18日,首批8名治愈患者出舱。截至2月29日,这座生命之舱已累计治愈出舱363人。

  “2月20日,出舱15人;2月27日,出舱54人;2月28日,出舱58人;2月29日,出舱84人。”数据清晰显示,治愈出舱病友越来越多。“人等床”现象已消退,“床等人”成常态。

  从2月12日开始收治患者,几天内就有人出院,他们靠什么战胜病毒?

  2月18日2时半,家住武昌的徐女士和上高中的儿子走出方舱时,讲述了连日方舱生活。

  “没入院前,内心一直很焦虑和惶恐。住进方舱医院后,心里踏实了。因为有国家和政府管我们,还有这么多医生和护士照顾。”徐女士说,心态好了,精神也好了,胃口也跟着好了,恢复得也就越来越好。方舱内每天作息时间很规律,8时吃早饭,午餐和晚餐分别于12时30分和18时30分吃,晚上还有宵夜。

  “早餐是包子、银耳汤、红薯、山药,午餐和晚餐都是三荤一素,宵夜还有牛奶、面包、方便面,水果。如果不是每天要喝中药,感觉不像是在治疗,更像是在食疗。”在汉上大三的程洁(化名)说,医护人员对每一位病患都非常细心,我平时喜欢熬夜刷手机,晚上睡得比较晚,经常发现护士查床的时候,还不时为患者折被角。病情稍微严重一点的病人,护士会经常过去查看,真的非常感激他们。

  “医治病友的病,先得培养各方积极乐观的心态,提高战胜疫情、恢复健康的自信。”为营造良好就医环境,来自安徽、江苏的600多医护人员,每天分四班轮换进舱,除一一了解病情,有针对性开展核酸与CT检测外,一项重要的使命就是,尽可以发动舱内党员干部和热心病友,开展志愿服务,组织跳广场舞、做广播体操、呼吸操、八段锦,共唱励志歌曲。

  “每天下来,所有人都全身汗透。”周国红说,18天来,自己瘦了十多斤。

  军运会原班保障团队

  每一个细节工作尽量做到周全

  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是武汉开发区建设的第一座方舱医院。

  2月4日中午,武汉开发区接到紧急建设任务后,400多名服务军运会运行保障团队原班人马,立即组建进驻。

  历时3天不眠不休建设中,该区各部门各司其责,全力配合各建设单位,以最好的服务,满足医患各方需求。

  武汉开发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如进出通道上,设计了医患分区进出通道。在污染物处置上,充分考虑各种潜在污染可能,如患者涮茶杯、洗漱等使用过的水,保洁拖把上的滴水,都用专用桶、池和管道收集、消毒处理。使用过的纸巾等废弃物,由专用集装箱消毒处理,排泄物则通过连接在移动厕所背面的负压泵,定时抽排到密封化粪池消毒处理。在病人细心关怀上,每个床头设有两个插座,所有患者配备洗漱用品,为防止气温骤变,还配备了医用棉被、电热毯。

  特殊时期,2000名来自不同地域、不同生活习惯、不同工作规律的人集中用餐,是次大考。

  “每天需供餐4次,一天就得供餐8000份。”武汉体育中心副总经理付俊介绍,为了保障每名患者和医护人员按时吃上放心、舒心的热腾腾食物,他们想尽了一切办法。如针对贵州医护人员喜欢辣,江苏医疗队员喜欢清淡,有患者喜欢米饭,有患者要吃面食,有的患者想吃泡菜、豆腐乳等,他们为此成立了工作专班,将所有工作人员电话贴在方舱醒目地方,同时主动收集各方信息,尽可能满足各方需求。针对雨雪天气变化,他们还专门组织集装保温箱车,派专班协助供餐公司运输。针对部门医护人员出舱时间推迟,工作专班为此设立微波炉,保障医护人员第一时间吃上舒心食品。

  为保障各类食品安全,该区市场监管部门还全程对供餐公司食品采购进行监督。

  安徽省第三批援鄂医疗队副领队王建明坦陈,方舱医院对地方来说是新事物,在运行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挑战,但运营保障方考虑周到,努力解决各种问题。这位毕业于武汉同济医学院、现任合肥京东方医院专家委员会主任的专家,曾参加过抗击非典。本月初得知安徽组建援鄂医疗队时,他第一时间从美国直接赶来了。(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唐晓安 通讯员 张敏 童新华 )

责任编辑:
  • 湖北省文明网站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hbwmwxxbs@vip.163.com    鄂ICP备180252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6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