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名90后“男丁格尔”的援鄂故事:是战士,也是暖心亲人

A-   A+
发表时间:2020-02-29 09:37    来源:湖北文明网

  1860年,弗洛伦斯·南丁格尔在英国圣多马医院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所正规护士学校,并撰写了多部护理学专著,被誉为近代护理专业的鼻祖。今天,在援鄂医疗队中,也有一批“男丁格尔”。这些90后男护士冲锋在一线,不仅发挥着体能优势,而且心灵手巧、温暖如春。他们对工作认真负责,对患者体贴入微,在抗击疫情中发出自己的光与热。

  细心护师严守感染防控线

  2月28日零点,屋里没有一丝光亮,河南第五批援鄂医疗队队员钞杰起身关掉“丁零零”的闹钟。穿衣、洗漱、简单吃点东西,他便背上自己的武器“消杀壶”,坐上班车,奔赴武汉市青山区方舱医院。

  钞杰,原是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心手术部护师。外形高大、体格健壮的他被安排负责方舱医院感染控制工作。

  进舱的第一道安全防线是穿防护装备。七步洗手,戴帽子、口罩、手套,穿防护服、靴套,戴防护镜、二层手套……穿戴好的钞杰已经感觉呼吸有些困难,浑身出汗。可他还要背上喷洒壶,开始消毒杀菌工作。

  “身上的喷洒壶有20公斤重。”钞杰说,在舱内喷洒一遍,通常需要一个小时。结束时,他的护目镜上满是雾气,内层衣服也全部湿透,都能拧出水来。

  一有空,钞杰便协助队友完成防护措施,穿脱防护服就是其中重要的环节。穿上防护装备操作流程繁琐,但“脱衣”实际操作更复杂,至少得30分钟以上,每一道工序都需要不少于15秒的洗手,整个流程下来得洗14遍手。

  钞杰介绍,穿脱动作都有讲究,手可以接触哪里、不能接触哪里,有专用的手法。高强度的工作让他每天都精疲力尽,但他从来不敢有丝毫马虎。他说,“要用万无一失的感控流程,给舱里人带来稳稳的安全感。”

  巧手男护士缝制特色小挎包

  2月26日,在武汉市沌口方舱医院里,甘肃第三批援鄂医疗队员们背着小挎包在病床间忙碌穿梭。挎包上绘制有“黄河母亲”“中山桥”“兰州牛肉面”“马踏飞燕”等富有甘肃文化特色的图案。没想到,这些精美的挎包,最初竟然出自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男护士齐玉龙之手。

  提到初衷,齐玉龙解释,医护人员穿着防护服,没有口袋,不能随身携带一些医用小物品,工作时略有不便。于是,他萌发了自制挎包的想法。说干就干。休息时,他找来材料,一针一线,开始缝制。

  “我平时喜欢画画,就在挎包上绘制了富有甘肃文化特色的图案。”齐玉龙表示,他还想通过这些挎包为患者们加油打气。希望他们坚定信念,早日康复,以后到甘肃去亲身领略黄河、黄河铁桥、马踏飞燕等景观。

  队员们背上小挎包后,再也不用为了取小型医用物品而来回跑了,节省了时间和体力。而富含甘肃元素的小挎包也让患者眼前一亮。

  在甘肃省妇幼保健院护士长刘萍带领下,队员们商量,共同制作一些类似的手工袋送给出院的患者作为礼物。此后,队员们在工作之余每人每天缝制几个,再由队员张丽和齐玉龙进行图案设计和绘制。2月23日,首批治愈患者在出舱时收到了这份意外的惊喜,他们再三邀请医护人员疫情结束后畅游武汉。

  热心小伙辅导小病人

  2月14日,邵逸夫医院男护士赵树林随浙江省第四批援鄂医疗队驰援武汉,整建制接管协和肿瘤中心八楼重症病区。他负责15名病人,和父亲一起入院的10岁男孩小松是他最牵挂的小病人。

  有一天,赵树林查房,看到小松一个人直挺挺躺在病床上,双眼空洞地看着天花板,嘴里嘟囔着“好无聊啊!”原来,他和爸爸转院过来时很匆忙,忘了带课本、课外书,而小松的手机网络信号不稳定,无法上网课,心里着急。

  看着和自己亲弟弟一般大的小松心焦的样子,赵树林主动提出要给小松出题目做。此后,他在日常工作之余又多了份“私人家教”的“兼职”。根据小学的教材,赵树林为小松列出学习清单:背诵古诗文、完成计算题、默写单词短语……语数外一门课都没落下。

  赵树林发现,小松的英语口语有些磕磕绊绊。他用手机录下单词和句子的发音,让小松跟着录音练习。这样的小课堂安抚了小松的情绪,他治疗时更加配合,每日也有了期待。“树林哥哥,今天再给我出点题吧!”2月26日,已完成当日任务的小松主动要求增加试题。

  “这里的病人很多是家庭式发病,有些住在我们这里,有些在别的医院治疗。前几天,一位病人的家属在另一家医院去世了。在这里,我可以感受到他们的孤独、害怕,而自己能做的,更多的是去安慰、去帮助。”赵树林说。(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胡雯洁)

责任编辑:何霄
  • 湖北省文明网站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hbwmwxxbs@vip.163.com    鄂ICP备180252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6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