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发生前,他们是残疾军人和优抚对象的“守护者”。
疫情发生后,他们毅然走上抗疫一线。
他们是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直属的省荣军医院的医护人员;他们用自己的勇敢与专业,与病毒搏斗,护患者平安。
截至2月28日18时,省荣军医院发热门诊累计收治住院发热病人451人(其中累计确诊382人),治愈出院160人。
连日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探访荣军医院,倾听医院人员和患者讲述他们的故事。
坚定信心,我们不孤单
讲述者:王中伟
人物名片:48岁,发热一区党支部书记、主任
1月21日,是最煎熬的一天!
由于疫情加重,14张床位很快就收满,还有大量的疑似患者要住进来。但此时,清洁工早回家了,没人做卫生,这些活只能由医务人员完成。
当天晚上,两名年轻护士突然号啕大哭……我和护士长带头讲笑话,想让她们放松下来,但收效不明显。吃过晚餐,我和护士长商量,利用有限的空闲时间,跟她们进行一些轻松的互动小游戏。慢慢地,她们终于笑了。
有位老奶奶在病床上有些害怕,我跟老人家说:“核酸检测结果并不代表疾病的轻重,只是疾病分型而已。”耐心解释后,老奶奶神色轻松许多,我也放下心来。接受治疗,信心很重要。
一个多月来,我们科室不仅没有一人当逃兵,还有9位同志主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战斗还在继续,我们仍将负重前行,但我们并不孤单。期待疫去花开,还患者健康,送战友回家。
我已痊愈,能继续战斗!
讲述者:童振振
人物名片:40岁,中共党员,发热四区护士长
1月24日,大年三十,是我的夜班。
因为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医院原有3个收治病区满员。1月25日上午,院党委决定,把我们科室整体转为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发热四区,要求当日11时30分开始收治患者。我们赶紧着手转移科里原有的专科病人,打扫房间、病房消毒、铺好床铺……忙完,大家浑身汗透。下午,如期收治30多位患者。
忙,还是忙。从早到晚,大家都拼了。我们每天睡不到4个小时,确实有点累。
2月1日,之前一直感觉有点低烧的我,经过检测,确诊感染了新冠肺炎。心情虽然不好,但我不能因此影响科室的兄弟姐妹们。从同事变为病人,他们心里也不是滋味。为让大家少担心,我给他们每人都做了一个简易的手工包包,每个包上都有一句话,如大BOSS、加油,小姐姐、萌萌哒……
经治疗,我的病情逐步好转。2月8日,CT检查结果显示病灶已经被完全吸收,核酸检测结果阴性,我可以出院了。我由衷高兴,因为14天后,又能继续战斗了!
待疫情退去,领略江城之美
讲述者:喻红群
人物名片:45岁,江西省荣军医院副主任护师,退役军人事务系统首支援鄂医疗队队员
经过几天的磨合,和发热三区的护士们配合得越来越默契。
团结拼搏、互帮互助的氛围,让我很快融入其中。
她们坚守抗疫一线,没有人退缩,没有人逃避,更没有人埋怨,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工作热情。我问她们:“这个病毒传染性这么强,你们不害怕吗?”
她们七嘴八舌地说:“怕也得上,这是我们的职责和使命。”“害怕有啥用,我们不去救治他们,他们怎么办?我们必须克服心中的恐惧。”
是啊,哪有生而英勇,只是她们选择了无畏!
来之前,家人难免担心。此刻,我想对我父亲说:“爸爸,你放心吧,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们医疗队员之间团结得像是一家人。”
作为“一家之主”的领队张大文院长(江西省荣军医院副院长)关心照顾着我们每一位队员,天天叮嘱着我们做好个人防护。
连日来,新增感染病例持续下降,新增出院病例持续上升。这些数字让我们对取得抗击疫情的胜利充满信心!
我和家人团聚的日子不远了,待疫情退去时,我一定要带我父亲来武汉,领略江城之美,感受武汉人民的热情好客。
致敬白衣天使,感谢你们
讲述者:小钟(化姓)
人物名片:34岁患者,1月28日确诊入院,2月13日出院
1月28日,刚住院的时候,我有些恐惧。当时,我隔壁床是一位重症确诊老人,我有些害怕,甚至不敢大口呼吸。
内一科主任刘元豪察觉到了我的情绪,一直鼓励我,嘱咐我注意事项。比如,尽量减少活动,让肺不要负担太大,这样利于恢复。
看到白衣天使们悉心救治隔壁床的患者,我心里踏实了很多。
慢慢安定下来,我开始观察大家的上班时间。刘主任每天查房很准时,其他几位医生都非常好,耐心指导我怎么恢复。
2月5日早上,我左手手背的血管“罢工”了,按铃喊来李萍护士。我的血管不是太好找,李护士找了半天,我疼得满头大汗。隔壁床的阮大姐开玩笑说:“5号挨5针,你这个生日礼物深刻吧!”一句话把大家逗笑了。
我已经出院了,一切都好。我要向奋斗在抗疫一线的白衣天使们致敬,感谢你们!(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际凯 通讯员 孙四海 包晓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