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疫”前线,有一群特殊的逆行者,每天冒着风险,将一桶桶医疗废物安全运至专业机构消毒焚化。他们是武汉新冠肺炎定点医疗机构和方舱医院的“清道夫”。
在逆行的“清道夫”中,来自襄阳民营企业——湖北中油优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油环保”)的志愿团队表现突出,2月18日,受到生态环境部表扬。
这是一个怎样的团队?“清道夫”是如何开展工作的?连日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对他们进行了跟踪采访。
81名男将全部剃“板寸”头
“我们明天有4个人要去蔡甸支援,今天赶紧把酒店住宿落实好。”2月23日11时,在汉阳龙阳大道玫瑰街附近的一座青年社区公寓,记者见到了中油环保支援武汉志愿团队领队王宁,只见他电话不断,忙个不停。
“实在太忙了,都是火烧眉毛的事情,抱歉。”王宁介绍说,1月29日至今,公司陆续有81名男性志愿者作为司机和押运员到武汉开展医疗废物收运工作,从早上6时忙到晚上“转钟”,全员满负荷高强度运转,没有一天休息。
中油环保是一家以工业危废和医疗废物处置为主要经营业务的民营企业,曾在抗击“非典”战役中作出了突出贡献。
1月27日,武汉医疗废物收集转运运力趋紧,省生态环境厅发出消息征集医疗废物运输车辆,襄阳市生态环境局随即联系该公司支援武汉。1月29日,中油环保的首批5台医废车和12名专业医废处置工作人员,就自带一部分防护装备和物资,踏上义务支援武汉的征途。
记者看到,十几个穿着中油环保蓝色工服的男将,全部剃了便于打理的“板寸”头。因频繁涂抹酒精消毒液,他们的手背皮肤发白发干。
志愿团队队长田英城介绍,截至目前,志愿团队带来了35辆医疗废物运输车,分散在武汉市各个区,接受环保部门的统一调配。
再苦再累不言悔
2月24日晚10时,中油环保志愿团队的董清、李宏瑞、章兵、彭洪波共四人,住进了蔡甸中核国际酒店,他们奉命支援蔡甸区的医疗废物收处工作。
“我们刚来武汉也睡不着觉,一是工作强度大,二是家人担心,每天都恨不得用酒精把身上擦个遍。”董清话没说完,妻子的微信视频电话就响了。
“爸爸什么时候回来?”“你还有没有衣服换洗?”这是视频电话里,董清女儿和妻子对他说的第一句话。
隔壁房间的彭洪波则躲在厕所悄悄给远在襄阳的妻子打电话,他的妻子不幸感染了新冠肺炎,仍在接受治疗……
2月25日6时,董清等四人接到命令,蔡甸区济和医院、蔡甸区中医医院有一批医疗废物需要收运。
董清等四人立即准备发车。两台医疗废物运输车都是4.2米长的特种车辆,车后厢采用全封闭设计,车头顶部有一块醒目的黄色三角形指示牌,标有“危险”二字。发车前,四人用酒精喷桶对车辆和人员进行全面消毒,他们戴的手套有两层,内层是乳胶手套,外层是掌心带有倒刺的专用防滑手套。
8时整,两台运输车驶入济和医院,在该医院医疗废物暂存区,摆着一排标有醒目标识的黄色垃圾桶,垃圾桶里面有一大包黄色塑料密封袋,大包密封袋里又有许多小黄色密封袋。
董清说,疫情区域产生的垃圾都属于医疗废物,包括医护人员防护服、病人的衣物、被褥、毛巾、病区的盒饭、病人的呕吐物等。
他们两人抬一个垃圾桶,每个桶重约50公斤。一台运输车可装18个医废桶,装满后,四人再次对全车内外及人员进行酒精消毒,然后行驶几十公里,到蔡甸区千子山医疗废物处置中心消毒焚毁。
9时,在千子山处置中心完成卸货后,两台车又马不停蹄地赶往蔡甸区中医医院装货,如此反复。直到13时30分,四人才回酒店吃午饭。他们做完车辆卫生消毒后,脱掉了防护服,全身被汗水浸得像落汤鸡一样。
近一个月时间,中油环保志愿团队,累计转运医疗废物超900次,转运医疗废物量超500吨。
“再苦再累再危险,我们也豁得出来、顶得上去。疫情不解除,我们不回家。”志愿团队队长田英城说。(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天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