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尹,你跟我去!”“没问题!”过去,这段对话重复过无数次,但这一次换了地点,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对话的主角是辽宁驰援武汉重症医疗队队长、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丁仁彧和护士长尹超。从沈阳到武汉,他们是并肩作战、出生入死的战友。
2月15日上午,一名危重患者病情恶化,氧饱和度直线下降,出现严重呼吸衰竭。丁仁彧迅速做出判断,“必须插管上机才能救命!”
平时普通的操作,在这里却变得十分危险。隔离病房不具备负压系统,气管插管时打开呼吸道的瞬间,含有大量病毒的分泌物会喷涌而出,实施操作的医护直接面临被感染的巨大风险。只有一套正压送风隔离式防护服,丁仁彧穿在身上就像充了气的“暖心大白”。穿戴完毕后,丁仁彧又快速给团队中穿普通防护服的战友检查了一下密闭性,并肩走入隔离区。
待静脉给药起效,迅速准确将导管送入气道,吸引分泌物,连接有创呼吸机……行云流水地完成一系列操作后,丁仁彧终于轻松一些,“我主要是担心这帮兄弟啊!好在最危险的操作完成了,没有呛咳!”
忙碌仍在继续。调整呼吸机参数、调整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穿刺置管、泵注镇静药……待患者病情终于平稳,团队走出隔离病房,已是几个小时之后了。脱下防护装备,每个人都湿淋淋的。
“看,用自己的汗洗了个澡!”尹超舒了口气,用碘伏棉签擦了擦被防护装备压破了的鼻子。“得养一养,明天还得接着戴呢!”有人问他穿这身三级防护难受不?其实干活的几个小时,他忙得根本感受不到,只有脱下来才发现鼻子压破了,汗也流光了。带着尿不湿也只是为了以防万一,不吃饭不喝水就几乎用不上。
虽然忙碌,丁仁彧却很开心:“有创机械通气,对救治危重症患者起到了关键作用,也标志着重症病房改造的成功!”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有来自全国的8支援助医疗队,辽宁团队第一个实施气管插管技术,第一个实施血液净化技术。截至2月17日17时,共完成7例有创机械通气,已有13名重症患者好转出院,另有8名极危重患者转为重症或者轻症。
“作为第一个出院的我,会记得此次终生难忘的大恩大德。我和所有武汉的患者一样,这份感恩无以言表,将永留心中……感谢驰援武汉、全力救治病患的辽宁医护团队。”2月13日凌晨,丁仁彧突然收到了经他治疗的首位出院危重症病人的短信。为了避免交叉感染,丁仁彧没能跟他留个合影,甚至对方都没见过防护服里医疗队员们的样子。
“有些遗憾。不过没关系,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辽宁重症医疗队!患者生命是我们共同的守候。” 丁仁彧说。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辽宁派出了二批共计150人的重症医疗队,丁仁彧和他的团队已经在武汉高强度工作14天。不过他们不会感到孤单,自1月26日以来,辽宁省已先后10批、共1850名专业医护人员千里驰援湖北,投身到疫情斗争的第一线。截至17日,辽宁援汉医疗队员共救治1248名新冠肺炎患者,227 名患者已治愈出院。(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卫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