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双手托举一个个生命

A-   A+
发表时间:2020-02-18 09:46    来源:湖北文明网

  【编者按】

  “武汉胜则湖北胜,湖北胜则全国胜。”湖北、武汉,作为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决胜之地。

  殷殷叮咛言犹在耳,铿锵号令响彻长空。我省疫情正处在高位运行的持续增长期、攻坚克难最吃劲的关键期、重中之重决战之地的窗口期。“要以更坚定的信心、更顽强的意志、更果断的措施,早日稳定局势、扭转局势,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2月15日,省委常委会(扩大)会议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吹响了攻坚拔寨的号角。

  成功从来不易。愈是胶着之时,愈需要发扬干劲、冲劲和韧劲。自今日始,本报推出“攻坚克难硬措施”系列报道,聚焦疫情防控工作中的硬举措,请广大读者关注。

  时间就是生命,在这一刻显得弥足急切。时间不等人,疫情的蔓延更不等人。

  进入疫情阻击战最吃劲的胶着阶段,更需要咬紧牙关、不胜不休。

  病房里,一线医护人员在不断从八方汇聚,优化诊疗方案,坚持中西医结合,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病房外,落实应收尽收,加快定点医院、隔离点和方舱医院建设,坚持防控靠前、救治靠前,“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窗口期,全力以赴,争分夺秒,攻坚克难,千方百计救治患者的战斗正在紧张进行。

  想千方设百计,打一场遭遇战

  截至2月16日24时,全省累计报告确诊病例58182例,其中武汉41152例。

  数据的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是需要千万双手去托举的生命。

  曾经一个严酷的事实摆在眼前:2月初,武汉市第一批征用的7家医院2462张床位,已满;第二批3家医院约1380张床位,已满;第三批征用的14家医院提供的近5000张床位也迅速饱和……

  2月5日,湖北立下军令状:做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2月15日,省委常委会(扩大)会议提出“千方百计提高收治率治愈率,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2月16日,全省疫情防控视频调度会提出“以更坚决的态度、更严厉的措施、更扎实的作风,打好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

  从最初仅有两家传染病医院符合收治条件,到分批次紧急改建增加定点医院;从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建成移交,到改建一批方舱医院收治轻症患者,包括武汉在内的全省各地与时间赛跑、为生命接力。

  定点医院一扩再扩。汉口医院6小时紧急完成门诊“三区二通道”改建;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紧急改建开放,开通3个病区;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紧急改建增设700张床位……在武汉,定点医院从首批7家扩至46家,各市州也扩至百余家。

  火神山、雷神山彰显中国速度。1月24日、26日,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先后动工。仅用10余天时间,两座用于集中救治的医院拔地而起,共提供床位2500张。黄冈用3天时间紧急将大别山医疗中心改建为有1000张床位的集中救治医院。孝感则通过征用已有医院,设立4家“小汤山”模式医院,拥有床位990张。

  方舱医院“临危受命”。原本应用于军方野战治疗救援的方舱医院也首次大规模运用于地方救治。截至16日,武汉已开放9个方舱医院,有6960个床位。

  一切努力的目标就是:病床要“跑”在患者前面。

  “现在心安下来了,父母住进了定点医院,我在酒店接受隔离观察。相信都会好起来。”2月13日,武汉市武昌区的小何对生活有了新的憧憬。

  扩增床位依然在进行。预计到2月20日,武汉市新增床位储备总数将达到10万张,其中,定点医院收治重症病人14000张、轻症点(方舱)床位30000张、集中隔离点床位56000张。“宁可让床等人,也不让人等床”的诺言渐行渐近。

  汇聚最强力量,打一场歼灭战

  “广大医务工作者一定要坚持下去,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发挥火线上的中流砥柱作用,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全力以赴救治患者,打好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习近平总书记发出号令。

  人民解放军来了,国家医疗队来了,兄弟省份的援助医疗队也来了,白衣战士汇聚湖北、驰援武汉,这是义无反顾的出征。

  除夕之夜,一名身着迷彩服、即将驰援武汉的女兵扭着头、抿着嘴,挽起袖子接种提高免疫力的胸腺肽;7天后,口罩和护目镜在她脸上留下了深深的勒痕。陆军军医大学援鄂医疗队队员、西南医院肝胆科主管护师刘丽的面庞,成为万千白衣战士同新冠肺炎进行殊死搏斗的生动写照。

  “北协和、南湘雅、东齐鲁、西华西”,中国医学“百年老店”尽锐出战;钟南山、李兰娟、王辰、张文宏等院士、专家团队共克时艰;国内各大医院院长、书记挂帅一线;全国、军队200余支医疗队3万多名医疗队员成建制接管病区……从踏上这片土地的那一刻起,他们与湖北17万名医务人员日夜并肩奋战:“我们是共同战壕里的‘湖北人’!”

  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的病人。

  大年初一凌晨,突发大面积心肌梗死,同时又感染新冠肺炎的鲁先生,被送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必须救!创造条件坚决救!”医护人员21个昼夜精心护理,鲁先生各项生理指标好转,即将出院。尽管脸颊已被口罩勒到破皮,眼里满是血丝满是疲惫,但医护团队笑得灿烂。

  “我自愿报名,不计报酬,无论生死”“如有不幸,捐献我的遗体做研究攻克病毒”,一封封请战书让人泪目。拼渐冻之躯、也要与病毒竞速的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骑行自行车300公里、辗转返回工作岗位的90后社区医生甘如意;父亲患癌症住院、无暇亲自照料的县医院医生曹慧……一个个故事让人动容。

  危难之际,一个个你、我、他,挺身而出,诠释着那句医者誓言:生命所系、性命相托。

  降低病亡率,打一场攻坚战

  病毒来势汹汹,广大医者和研究者们迸发出强劲的力量。

  1月17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在我省首次采用人工心肺技术成功救治一名新冠肺炎患者。这个让医生48小时内“不敢合眼”的创新,打通了新冠肺炎治疗的一条通道。从个案到更多,不少患者从死亡线上挣扎着闯过来。

  药物试验紧锣密鼓。2月6日,在武汉市金银潭医院,一位68岁的男性重症患者开始使用瑞德西韦,成为该药的首位试用者。目前,瑞德西韦已在多个医院试药。在武汉,与新冠病毒相关的药物临床试验项目达19项之多。

  中西医融合如火如荼。大年初一,国医大师梅国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巴元明等教授紧急制定《湖北省中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药防治协定方》,其后,在湖北省中医院6个隔离病区迅速推广使用,并总结形成“肺炎1号”方;2月12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中医内科学科带头人张伯礼率领天津、江苏、河南、湖南、陕西五省市三甲医院的209名专家,齐聚大花山方舱医院,开展中医中药对新冠肺炎的临床治疗。

  新方法积极推进。2月8日,第一例新冠肺炎康复者血浆抗体治疗在协和江南医院进行,9例重症患者“首试”这一新技术。在接受治疗12至24小时后,患者血氧饱和度明显上升,主要炎症指标明显下降,临床体征和症状均开始好转。

  “狭路相逢勇者胜”,一次次极限挑战在不断地延展着疾病救治的年龄边界。2月7日上午,91岁高龄的新冠肺炎患者王明光从宜昌市第三人民医院出院,有多年冠心病病史、身体里还有心脏支架的他成为目前我省年龄最大的治愈患者。

  “惟其艰难,方知勇毅”,技术的进步拉伸着人们的想象,许多“危重中最危重的患者”有了喜极而泣的结果。命悬一线的31岁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李女士,经过抢救,在中部战区总医院生下了孩子。更为欣喜的是,孩子摆脱了“母子传播”的魔咒,未感染新冠肺炎。

  截至2020年2月16日24时,湖北累计治愈出院6639例。作为武汉市最早的两家重症定点医院,金银潭医院和肺科医院的患者出院率已达30%至39%。

  中西医结合治疗交出的阶段性答卷也让人振奋:中医药参与治疗能很好地促进渗出的吸收,减少甚至解决肺功能损伤等后遗症。在湖北确诊病例的治疗中,中医药参与度达75%以上。

  “用无所畏惧的日夜辛劳,与病魔搏斗,是白衣天使们的热血担当。”白衣战士正在用誓言,践行他们的国家使命。(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胡蔓 龙华 张茜 )

责任编辑:王炯
  • 湖北省文明网站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hbwmwxxbs@vip.163.com    鄂ICP备180252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6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