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医护人员是一线的“战士”,那么调查员就是前沿阵地上的“侦察兵”,是流行病来袭的“瞭望者”。他们承担着对传染病病人流行病学的调查任务,站在预防控制新冠肺炎疫情的第一道关口。
冲锋在前,却鲜为人知。湖北省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治研究所所长官旭华感慨:“或许感染风险会突袭我们,或许以后没人记住我们做了什么,但严防死守遏制疫情扩散、守护大众健康是我们的职责。”
冲锋:只为抽丝剥茧
接到任务,陈琦匆忙安顿好孩子,一溜小跑赶到省疾控中心。带上防护服,拿起流行病学调查表,登车直奔武汉市金银潭医院。
1月22日早上8时,金银潭医院又发出紧急通知:该院又接诊了多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请求省疾控中心派出人员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出发!马上出发!从业8年的陈琦,“条件反射”早已深入骨髓。她深知,这是一场和病毒的赛跑,必须抢在病毒肆虐前,撕开它的真面目。此举意义重大,详细了解每一例病患的信息,找出异同,将为下一步防控措施的规划、诊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
流行病学调查不只是简单的问话。它需要从患者提供的海量信息中,找寻蛛丝马迹,排除混杂因素。陈琦说,自己更像福尔摩斯,敌人是肉眼看不见、双手摸不着的“隐形恶魔”。因此,任何细节都不能放过。
风险如影随形。在一步步进入隔离区时,心也会一阵阵紧起来。因为,她并不知道,这个未知的病毒究竟有多顽劣,自己的防护是否足以应对这看不见的敌人。
其实,这份职业遭遇到许多人的不解:不能通过电话完成吗?何必一次次冒险进入隔离病区?
当了41年流行病调查处置员的刘公平说,大疫面前,不能错过一丝细节,只有更深入地了解情况,抽丝剥茧,才可能让病毒的把戏暴露无遗。“我们虽然多一分冒险,却可以减一分扩散的风险;多一分对对手的了解,就可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的生命。”
精准:追问每一个细节
一遍遍对不同的病人问同样的问题,一遍遍“拷问”每一个细节。乏味和枯燥是这个职业带来的痛感,但大家并不敢有丝毫的松懈,因为与细节接近,就会与真相接近。
很多时候,官旭华所长带领她的团队一天跑好几家医院。戴上两层手套和口罩、穿上防护服、戴上防护面罩,再套上鞋套,好似一只只厚厚的“茧”, 仅靠护目镜后面的眼睛彼此辨识。
“我们常年如此,一有疫情就穿上‘战袍’。有时,我们也会打趣,‘战袍’似乎和这份职业有种高度契合的隐喻,默默无闻到连同事都认不出自己。”官旭华说。
这般全副武装后,官旭华独自进入半污染区,经过封闭的门,再往里走,来到真正的隔离区。她的同事刘漫则在门外等她。
“新年好,我是省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您现在身体感觉好些了吗?您已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现在要对您调查一下发病的情况,谢谢配合。”这样的开场白每天都要重复无数次。
从患者每天行程的安排、走过的地方、接触的人群,临床表现、既往病史等,每一个细节都是捕捉的要点,并在调查表上一一记录。“虽然多待一分钟就多增加一分风险,但我们必须保证信息的精准完整。”
为了避免风险,官旭华不能把纸笔带出隔离区,刘漫就隔着玻璃用手机将调查问卷一页页拍下来。卸下防护用具,来不及歇息,她们又奔赴下一个战场……
深入隔离区,直面确诊患者害怕吗?许多调查处置员坦言:“我们是子女、是父母,是丈夫或妻子,也是血肉之躯,当然会害怕,但任务来了,就义无反顾。”
倾听:给患者戴上“心灵口罩”
与患者对话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面对素不相识的调查员,抵触和厌烦是许多患者的本能反应。
“有的患者记忆模糊甚至刻意隐瞒,给工作增加了难度。我们深知,除了耐心之外,还需要语言的温度、眼神的柔度。”急性传染病预防与控制部科长吴杨说,其实,被隔离的病人,内心都惊慌、无助,他们需要击败的不只是新型冠状病毒,还有“心理病毒”。
一位女患者在隔离病房,给吴杨讲述了自己的遭遇。她全家因为照顾生病住院的老父亲,相继染病被隔离。住院之前,她已独自在家待了9天。对未来的难以把控,让她内心充满恐惧。她眼里噙着泪:“现在住院了,只希望赶快好起来,早点回家!”
“那一刻,她的话语触碰到我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我感到自己的职责不仅是调查,也应是心理疏导。”吴杨说,在这个特殊的时期,许多调查员开始捧读心理书籍、下载相关文章。因为只有更好地换位思考,才能更出色地完成本职工作,驱逐患者心中阴霾。
家,已然成了最遥远的地方。借着深夜的微光,他们依然奔袭在路上。20多天、上百例病例的个案调查,调查员们为认识新型冠状病毒流行规律和疫情研判,不断提供有力的证据支持。(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胡蔓 曾莉 通讯员 戴涌)